- 主题: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转载)
太祖是决策层,他的批示的意思是:一定要去,不要再争了。
总理是执行层,他的批示的意思是:抓住机会搞外交。
【 在 jiang2000 (委员长|胖了胖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俩人批示貌似不在一个频道上
--
FROM 124.65.175.*
真要说决策风险,我看也很小。万一去日本出了意外,总理肯定会主动出来承担责任的。
【 在 freeguy (升官发财大西域)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文告诉你了
: 当时,体委内部又出现了去与不去两种不同的意见,而且不赞成去的还占了多数,理由
: 是得知国外有几股敌对势力想破坏中国队的参赛,去了危险性很大。
: ...................
--
FROM 124.65.175.*
按照吴法宪说的,当时,林彪老婆和四大金刚忙着做检讨,根本是自身难保,哪有精力过问
这些事。
历史上来看,林彪一向是不掺和外交的。具体的反对派是谁,反对的理由是什么,没有明说
。
至于风险,未必是指安全问题。太祖的指示一贯意识流,要说有生命危险,那说不要怕苦又
是指的什么?
【 在 freeguy (升官发财大西域)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千人大会上周公确实主动出来认了两错
: 主席一样得自我检讨,当大领导哪有这么简单的事
: 再比如说考虑当时的政治环境,主席正跟林彪掐着呢,林彪反对对美和缓,实际理由当然是不愿意军队九大后一枝独秀的地位受到削弱,明面理由大概无非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不可妥协。万一世兵赛中国代表团发生了慕尼黑奥运村惨案,林彪一派就更有话说了,中美媾和就遥遥无
: ...................
--
FROM 124.65.175.*
吴法宪的说法,就是针对跟尼克松的讲话的内容做的辩解。
林彪在庐山上的动作,直接是针对张春桥的。而且,即使林彪能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毛主席一句话,所有人立刻认识到林彪的阴谋,局势为之反转。这足以说明,主席当时处于一个超然的地位,其他人的斗争,不过是“争宠”而已。
至于让球是不怕苦的精神,只能说结合后来的史实,你对太祖的意识流的批示领会的比较好而已。
【 在 freeguy (升官发财大西域) 的大作中提到: 】
: 林彪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黄吴叶李邱只是突出大将而已,陈伯达被公开拿下,李雪峰郑维山被帮助,汪东兴被保过关。九届二中全会是林系主动进攻,林彪大批张春桥,枪杆子想灭了笔杆子一统天下,主席反击林系败阵罢了,设不设国家主席只是个借口。
: 对美媾和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大事,不次于抗美援朝,肯定要在政治局和更高层面充分讨论的
: 当时刚刚经历了几年文革,相对较左,这时候要跟头号帝国主义媾和,反对的声音肯定不少,不一定都是林彪派系的,也不一定都是出于私心,可能只是个人认识跟不上主席的高度罢了
: ...................
--
FROM 124.65.175.*
吴法宪没有提出新的史实,只是对当时事实的客观描述。即使吴法宪不说,现在也能看得清,没有必要怀疑。
所谓“威信高的象喜马拉雅山”,也就是说太祖处于一种超然的地位。怀仁堂的时候,老干部争的无非是“江青枪毙,康生充军”,还是不同山头的斗争。四五是反WG力量的一次动员,瞄准的也是太祖的身后事了。
至于你所罗列的事实,跟批示中的吃苦,死人没有任何关系。
【 在 freeguy (升官发财大西域) 的大作中提到: 】
: 吴法宪的回忆录不很真实,谨慎采纳。典型的是他刚被审时承认跟叶群密谋过政变;进了监狱碰到邱会作被埋怨时又辩解说自己是乱说的
: 给你举个例子。二月逆流大闹怀仁堂的时候,谭震林先放炮被周公压下去,这时候陈毅跳出来,说延安整风的时候批他跟总理,现在看看谁才是叛徒。陈毅说的就是主席延安整风时用刘少奇批周公,现在又自己带头打倒刘少奇的事。你现在的说法,倒是很符合“结合后来的史实”,你
: 主席“意识流”的批示是给周公看的,你觉得周公会领会不了?何况当时整个中国代表队都领会的不错,女单淘汰赛有一个选手也碰上了柬埔寨选手,弃权;另一个没碰到,最后夺冠。或者说庄则栋后来十届中委,国家体委主任可不是混来的,让球只是服从命令而已,跟美国人交朋友
: ...................
--
FROM 124.65.175.*
【 在 freeguy (升官发财大西域) 的大作中提到: 】
: 吴法宪回忆录不真实这一点,文革史材料多掌握一点不难看出来。当然不是说他说的一切都是假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你给他封一个“对当时事实的客观描述”,拿他当论据,还没必要怀疑,我只能提醒你到这里了,呵呵
re文多了,你忘了开头了。我没有说吴法宪回忆录都能靠得住。乒乓外交的时候,林彪自身难保,而且林彪很少掺和外交,说是林彪反对中美接近,没有道理。太祖那一句话,并没有别的证据。这点,吴法宪说的没有问题。
: 林彪在九届二中争的无非是“拿下张春桥,拿下中央文革小组”,主席干嘛反应那么大?另可把钦定接班人废掉?
再回到原来的re文,太祖决策乒乓外交风险很小。即使出了问题,攻击的矛头也会指向周恩来。至于林彪在庐山上以及下来之后的迹遇,还是证明了太祖的超然地位。
: 至于你理解不理解当时政治环境下不怕死肯吃苦的意义,没有任何关系。主席的批示是写给周公看的,周公传达给中国代表队,他们理解的很好。我的解释是给看帖的版友们看的。
至于你说当时代表团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不怕死肯吃苦,我保留自己看法。
: ...................
--
FROM 124.65.175.*
谢谢你把吴法宪书中的内容转述了一遍。吴法宪的观点不能称为孤证,他并没有举证,他只是把公开的事实捋了一遍,以此证明林彪根本不可能反对中美接近。我认为,他的辩白是相当明晰和有说服力的。林彪对中美开始接近应该是一个不想管和管不了的态度。
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事情。九一三之后,写进党章的接班人突然身死国外,急需林彪的罪证。其中,最有力的罪证就是九大之后林彪的罪证,这样的罪证足以证明太祖没有看错人,而林彪自己变质了。为此,不惜把恶毒攻击伟大领袖的五七一纪要公开。但是,并没有提出林彪反对毛主席英明外交路线的明确罪证。这可能恰好从反面证明了确实找不到这样的罪证。
太祖本人说林彪反对中美接近。不过,他老人家也没有提出判断依据,其他人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林彪的反对中美交往的言行。
列出的一些说法,在我看来,是一些比较间接的证据。
【 在 freeguy (升官发财大西域) 的大作中提到: 】
: 集中讨论林彪是不是反对中美接近吧,这个比较有意义
: 吴法宪是这么说的:
: “这里我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人说,林彪和我们是因为反对和美国改善关系、反对中美建交而投靠苏联的。这个说法没有任何根据,也是不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据说毛泽东一九七二年会见尼克松时曾经说过:“我们国内有人反对和你们谈判,这个人现在见上帝去了。”很显
: ...................
--
FROM 124.65.175.*
原件烧了,只有影印件,周恩来出来保证确实有这封信。
这封信根本不能叫罪证。这封信的作用就是证明太祖早就看出林彪不是好人。这也奇怪,不是好人还那么捧他,还写进党章作接班人。
九大之后的罪证相对就好得多,可以说林彪自己堕落变质,辜负了毛主席的栽培。
【 在 freeguy (升官发财大西域) 的大作中提到: 】
: 林彪最有力的罪证是主席66年7月给江青写的那封信
--
FROM 124.6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