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问史书的写作受不受当时皇帝的限制
说歌颂崔杼弑庄公
好象不是这个意思吧
不是说崔杼弑了庄公,史官写“崔杼弑其君”
崔杼杀了他
另一个史官接过笔有些“崔杼弑其君”
崔杼又杀了他
第三个史官还是这么写,崔杼不敢杀了
好象还有一个史官听说了这件事情,急急往那里赶,为了写下真实场面,听说写
下来了,就作罢了
没有歌颂的意思啊,史官完全是按照当时写史的原则写的
包括晋国史官写赵盾弑君一样,虽然孔子亦惋惜,但是史实就是这样(我觉得如
果孔子写的话,可能就会改了)
那个时候的史官是很有个性,很有原则的
包括春秋时候的人都是挺有血性的,不怕死的
随便怎么就栓绳子抹脖子死了
死对他们并不是极大的威胁
【 在 whiho (逢赌必输~~我回家了,happy中)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看上一个主题就有点概念了
其实很难想象中国这种集权制的政治下面
会有学术独立成长的空间
而且历史和政治又结合的那么紧密
唐太宗对玄武门之变前历史的修饰是典型例子
再往前,北魏拓跋焘因为崔浩把祖宗说的比较土发飙也是一个好例证
再往前,被史官们歌颂的崔杼弑庄公,其实可以从反面解读
也就是至晚崔杼时代已经试图干扰史书的写作
只不过没有成功而已
【 在 qdjn (grasshop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某些事件上写作是否受到皇帝喜好的限制。
--
修改:icepiao FROM 202.113.16.*
FROM 202.113.16.*
哦,是这样啊
这么说那几个齐史官不是齐国人
好象还是兄弟呢,呵呵
【 在 roarcher (宁古塔) 的大作中提到: 】
"崔杼弑其君"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崔杼这个人杀了他的国君,换句话
说不是史官本人的国君。按照周的体制,史官是多从王室派出的.
【 在 icepiao (ic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歌颂崔杼弑庄公
: 好象不是这个意思吧
: 不是说崔杼弑了庄公,史官写“崔杼弑其君”
: 崔杼杀了他
: 另一个史官接过笔有些“崔杼弑其君”
: 崔杼又杀了他
: 第三个史官还是这么写,崔杼不敢杀了
: 好象还有一个史官听说了这件事情,急急往那里赶,为了写下真实场面,听说写
: 下来了,就作罢了
: 没有歌颂的意思啊,史官完全是按照当时写史的原则写的
: 包括晋国史官写赵盾弑君一样,虽然孔子亦惋惜,但是史实就是这样(我觉得如
: ...................
--
FROM 202.113.16.*
崔杼弑君在当时的影响应该是坏的
从史官的态度以及最后崔杼被逼杀,都可以这么觉得
关于前一楼主说当时的史官都是周王室派去的
到底有这一回事吗?呵呵
很想知道的说
我一直认为当时的史官应该是本国人。
【 在 flzt (吾家之宝树)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对吧,这句话的意思是庄公无过而崔杼弑君,是表示单方面
: 谴责崔杼的,这涉及春秋笔法的问题,不能按一般的理解方法
: 来解释。而且史、祝这些人员都是各国自有的,连世族中都有
: 自己的史、祝,更何况诸侯国呢?
--
FROM 202.113.16.*
主要是齐庄公想要复强齐国
所以才会抵晋,从这一方面来说,他是一个上进的君王,只不过存在着个人缺陷
力不从心而已。
呵呵
不过我猜这些应该是和国内贵族的利益相冲突的
因为那个时候贵族一逃亡往往都往晋国跑,呵呵
【 在 oldmonk (老和尚) 的大作中提到: 】
齐国怎么也不能算弱国吧
【 在 flzt (吾家之宝树)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可以这么说吧。庄公被弑的直接导火索是所谓庄公与崔杼的
: 妻子私通,不过这和左传中记载的很多私通事件一样不过是表
: 面的原因。春秋时期,弱国的大夫国人谋杀或驱逐国君来向大
: 国讨好的事情很多,与庄公被弑事件相似的还有郑僖公被国内
: 的亲楚派毒死的事件。
--
FROM 202.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