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求助:几位明宋史大拿进来一下。
当时的财政赤字是如何解决的?
是像明末那样征收额外田赋还是有了其他方法
感觉宋的军队就是防守有余攻击不足
当然这个也和其军队建制、指挥有直接的关系
【 在 wolf3 (黑暗世界的黎赛留)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考虑物价因素,这种比较没有意义,
: 宋朝岁入虽多,岁出更多,真宗时就有财政赤字
: 三冗三费成了财政的沉重负担,屡有大臣上奏称国用不足,
: 这种情况直到王安石变法才稍稍改善
: 宋和金辽维持了多年的和平,
: 南宋朝廷一等局势稳定就罢去三大帅兵权,不顾北方人民南望王师一年又一年,毫无进取
: 心可言,最后被胡化的汉人张弘范灭掉,也算咎由自取
--
FROM 219.224.169.121
问题在于很多地方不是你用粮食和其他实物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比如军队的开支难道都是粮食
政府难道可以将粮食又投入到社会中换取需要的物品
【 在 RoyKeane (kea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朝一石粮食三贯钱,明朝永乐岁入3200万石以上,加上盐税和其他实物,一年的
: 收入折合成粮食超过4000万石,相当于宋朝10000万贯的财政收入。
--
FROM 219.224.169.121
各个时期不同
【 在 woaichina (我爱中国) 的大作中提到: 】
: 1石粮食有这么贵?我看到一片文章上北宋时每石500-700文钱
--
FROM 219.224.169.121
两宋时期四川就专用铁钱吧
【 在 zhc1976 (平等智慧)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还流通过铁钱哪,呵呵。
--
FROM 219.224.169.121
觉得宋就是一个例外
居然不抑兼并
如果不是开朝之初为了让武将安心
很难想象一个以土地为生命的国家会有这样的决定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惜中国封建社会自明以后又开始遏制商业。
--
FROM 219.224.169.121
定都开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燕云不在手中
关中又破败不堪,吃饭都成问题
【 在 woaichina (我爱中国) 的大作中提到: 】
: 恐怕宋朝重商的政策与其都城的位置有关。将都城定在大平原上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开封所在的位置既有商业之便,同时政策上也要求更多的从百姓角度考虑一下。
--
FROM 219.224.169.121
最后一句话很重要了
唐后期为了运输粮食到关中
可是花了很多功夫的
经过战乱
我自己不相信当时关中足以承受一个首都的负荷
而且北宋建国后面对的最大问题还是一个统一的问题
后来一直有北方强大的辽在虎视耽耽
没有空闲去迁都建城了
【 在 woaichina (我爱中国)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本书上关于宋代北方地区经济的介绍,其中关中地区还是不错的,如果首都在状况还会再好些。只是不足以养活一个首都。
--
FROM 219.224.169.121
他可是农民出身
是兼并的受害者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惜这样一个重要的政策没有被朱和尚继承。
--
FROM 219.224.169.121
不是这样讲法
还有就是宋最后的灭亡也给了他教训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 要是一个商人出身的,也许会走上重商主义?
--
FROM 219.224.169.121
关键是当时明初统治者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
自己没有翻过《明史》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灭亡是因为外敌,说经济政策比较勉强了吧。
--
FROM 219.224.16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