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求助:几位明宋史大拿进来一下。
不考虑物价因素,这种比较没有意义,
宋朝岁入虽多,岁出更多,真宗时就有财政赤字
三冗三费成了财政的沉重负担,屡有大臣上奏称国用不足,
这种情况直到王安石变法才稍稍改善
【 在 koeis (奥森)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明宝钞属于超级贬值货币啊~
: 明朝的岁入不是很多吧,“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以至“
: 太仓粟可支十年,同寺积金至四百余万(两)”,张居正一辈子就存了这么点儿。
: 到了崇祯年间,辽饷520万、练饷734万,剿饷330万,加上各边镇例行钱粮也不过2000多
: 万,这个数字远比宋朝要低,但是小农经济的明朝已经无法承受了。
: 相比之下,宋朝一直维持着与西夏、辽、金、蒙古的大规模战争,还能南北加起来挺319年,真也算难得了。何况北宋对西夏开始是战败,后来也是逐步推进,胜多败少,辽国打成了相持,女真也能隔江相抗,
宋和金辽维持了多年的和平,
南宋朝廷一等局势稳定就罢去三大帅兵权,不顾北方人民南望王师一年又一年,毫无进取
心可言,最后被胡化的汉人张弘范灭掉,也算咎由自取
--
修改:wolf3 FROM 61.48.64.*
FROM 61.48.64.*
王安石的做法是理财,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他一系列做法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
都是打击大商人大地主,把大商人大地主从农民手里掠夺的利益
收回一部分,并且让官户,寺观等特权阶级为免除劳役交钱,
练兵、保甲法以民兵代替募兵,减轻财政压力
开发荒田,使无地农民有地种,也增加了财赋收入
【 在 jiang2000 (委员长|毕业设计) 的大作中提
到: 】
: 当时的财政赤字是如何解决的?
: 是像明末那样征收额外田赋还是有了其他方法
: 感觉宋的军队就是防守有余攻击不足
: 当然这个也和其军队建制、指挥有直接的关系
--
修改:wolf3 FROM 61.149.32.*
FROM 61.149.32.*
把三冗三费当成宋廷为解决人口问题有意而为之,还套上
拉动内需的概念,恐怕过于一相情愿了,呵呵
有史料证明这是宋廷有意为之的吗?
我还是第一次见宋禁军厢军战斗力强的说法,ft了
战斗力强为何八十万禁军被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只能用天灵盖对付狼牙棒?
西北军是宋军中的异类,不能代表整体
【 在 koeis (奥森)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宋的河南也养活不了汴梁这样的百万人口大都市,何况开封附近没有有利地势,面对
: 辽的燕云压迫,北宋一直是用重兵集团保卫首都。巨大的粮食物资消耗都是北宋的难题
: 。北宋一直到南宋都是采用国家投资大规模拉动消费的方式,解决农民问题和游民问题
: ,所以国家有不少的赤字,但是相对的来说,国内的经贸和外贸都很有发展,这一点比
: 封海的明朝要好很多,整体经济形势也要好。
: 宋朝的弱兵很大程度是后代史家的春秋笔法,单论战斗力,宋兵绝对不弱。宋朝禁军、厢兵的区分方式,确立了禁军的兵源素质,武器装备都很精良,单兵战斗能力很强。在与辽、夏的战斗中,宋军获胜的次数远远超过打败的次数。宋军最大的难题是机动力,重型的步兵集团移动速度
: 初期,宋军总是大规模的集团出动进行战略决战,也是失败的理由之一。到了宋夏战争后期
: 宋军基本上都是依托有利地势,逐步蚕食拱卫西夏灵州的山地,缓慢的修筑堡垒前进,跟西夏拼正面战斗力和物资,就把西夏搞的很受伤。如果不是女真的迅速崛起,西夏基本上就向着完蛋狂奔了。
: 至于粮价,宋朝的实际交易粮价绝对要低于明朝,明朝的粮食一直不是特别充足,只有张居正那个年代积了几仓库粮食,明朝的粮价低在于物资流动小,根本就没有大规模的贸易。北宋时代粮价甚至能达到500-700文一石,大约150公斤,走卒类士服,农夫着丝履,国家还有能力养几
--
FROM 61.149.32.*
禁军数量见宋史:
开宝之籍总三十七万八千,而禁军马步
十九万三千;至道之籍总六十六万六千,而禁军马步三十五万八千;天禧之籍总九
十一万二千,而禁军马步四十三万二千;庆历之籍总一百二十五万九千,而禁军马
步八十二万六千。视前所募后浸多,自是稍加裁制,以为定额。
而且养了这么多的军队,也没有出现多一兵少一贼的效果,
真宗至英宗时期,爆发了多次士兵为主的起义
原因:1,虽然是募兵,但是不完全是自愿的,有时甚至把当地的精壮劳动力都收为兵,
2,官吏军官的欺压掠夺
【 在 koeis (奥森)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朝的大规模招兵和基础建设都是挑水灾旱灾的年份,这个在奏章之中都有,所谓多一兵
: 即少一贼。现在没时间找资料,但是禁军单兵战斗力是很强的。特别是宋初禁军士兵挑选非常严格,开硬弓,举重物,还按照身高定军饷,士兵都是高大威猛,战斗力强劲。厢军、射粮军之类的属于辅助兵,在军队中数量较多,但是战斗力一般。至于八十万禁军纯粹是个名字,别说80
: 的主要是征集来筑城的几十万民夫和骡马。
: 女真进攻的时候,整个黄河沿线也只有伍万不到的战兵,正是所谓宋人商议未定,金兵已渡河,属于战略决策失败。后期真正硬碰硬的战斗,宋军没吃特别大的亏。几个主要战区都没有被大规模歼灭的记录。第一次女真南下,有掳掠无战斗,宋军按照小编制分散在各个据点
: 中被穿插包围了,天灵盖对狼牙棒之说纯属春秋笔法。
--
FROM 61.4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