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华沙起义的一个疑问
要怪就怪波兰人自己吧,人一定要靠自己,别指望别人会帮你。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沙起义大家已经讨论的很多了,不过我最近有一个疑问。
: 支持苏联的一般都强调苏联虽然不满华沙临时政府的所作所为,但还是做了一些工作去
: 帮助华沙起义。
: 但是苏联自己应该清楚,华沙起义如果胜利,对苏联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以苏联以往的
: 国家政策,吃力不讨好的事是绝对不做的。
: 所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苏联所作的援助华沙的行动实际上只是避免自己担负上“见死不救
: ”的罪名。所以这个行动规模不能太小,太小不足以体现诚意;但也不能太大,太大则
: 对苏联有害,为他人做嫁衣。苏联在华沙起义爆发以后应该就已经确定了这个援救的基本
: 准则,而不是说苏联真想援救波兰,但是遭到德军抵抗而无法援救。
: 换句话说,苏联对华沙的援救活动到底是真心真意的援救还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做做样子”
: 的援救?
: ...................
--
FROM 61.49.210.*
我觉得苏联人既不是装装样子,也不是倾尽全力,而是量力而行。
苏联人当然觉得自己没义务不惜一切代价去拯救波兰人,别说起义组织者是反苏的,就是苏联的亲密盟友苏联恐怕也不会这么做,看看苏联的一贯作风就知道了。
但要说苏联人纯属装样子也不现实,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苏联还是做了自己能能做的一些事情。苏联人的行为往往是慷慨和小气交织在一起的,要一一梳理才能看明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客观的。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说苏联有这个义务。也没有谴责苏联的意思。
: 现在主要讨论的是苏联的一系列援助华沙的行动到底是“尽人事,听天命”,
: 还是就是装装样子。
: 从苏联一贯的国家政策来看,不可能去帮助波兰临时政府,所以说它对华沙的援救
: 很有可能是装装样子,最后苏联要求波兰军向苏军阵地突围说不定也是别有用心的。
--
FROM 61.49.210.*
第一,当时的波兰人不是苏联的敌人,而是盟友,无论是亲苏的共产党还是反苏的资产阶级,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轴心国,他们同属于一个反法西斯同盟。所以斯大林援助的是盟友而不是敌人,我也找不出斯大林援助敌人的例子。呵呵。
第二,苏联对盟友的援助是慷慨和小气相交织的,我得出这个结论主要是来自于苏联对于新中国的援助,具体的可以参阅沈志华的一系列著作,里面交代的比较详细。比较集中的是他写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书。另外沈志华关于苏联援助中国经济建设的一些文章也有相关内容。
第三,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今天看来,虽然不像以前苏联和我们宣城的那样无私(其实无私的援助有吗?就是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难道没有什么含义在里面吗?),但确实是超越一般国家关系的是别的国家不可能给予的,主要体现在苏联对于中国重工业体系和军事工业的援助,我想称之为慷慨并不算过分。当然这个慷慨同样是量力而行的,而不是不顾一切的,我想在这一点上,苏联并没有什么错,我们也没有资格要求苏联人这样做。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现在就是疑惑在这里,因为苏联很少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为什么要帮助一个自己的
: 敌人呢?借德国人消灭波兰政府军岂不更好。
: duanjian兄可否举几个斯大林时代苏联人“慷慨”的例子,感觉斯大林的政策是非常
: 实际的,很少无偿帮助别人,特别是自己的敌人。
--
FROM 61.49.210.*
你说的我不是很了解,如果属实我想这就是与慷慨交织在一起的小气。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不从苏联买还能从哪里买呢?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苏联人多要点不够义气,但只要没坑咱们,也不算太过分吧。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虽然黄盖吃了苦头,但总目的达到了,吃点亏也就值了。现实生活中种种奇货可居的行为不是比比皆是吗,不也很自然吗。有时候我们觉得不平衡,还是有一种义与理的思想在左右着我们,所谓义不养财,在这上面苛求未免有点书生气了。
【 在 batiao (BMW)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为什么龙云要抗议苏联用比国际市场高的多的价格卖给中国各种机床等设备。
--
FROM 61.4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