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谁能给从学术的角度讲讲康熙晚年诸子争储的具体情况
推荐杨启樵《康熙朝皇储角逐及雍正秋后算帐》一文(首发于日本京都大学〈史林〉学报,后收录于〈揭开雍正帝隐秘的面纱〉一书),该文不长,但却是我见过的关于这个问题讲得最到位的文章。冯尔康的相关论著也可看看,但他在争储问题上的研究不如杨细致。
【 在 lleader (领袖) 的大作中提到: 】
: 到底都有那几个皇子真的是参与争位,
: 其他的都是谁的同党?
: 最后史实是怎么样的?
--
FROM 61.49.126.*
学术研究显然不能根据野史,而清史稿史料价值之低下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所以近年来有重修清史的动议。把杨的文章重新翻了一下,将他注明的主要引用文献作了一个粗略归纳:
《圣祖实录》
《世宗实录》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
《雍正朱批谕旨》
《大义觉迷录》
王士祯《居易录》
萧奭《永宪录》
《清史稿》
朝鲜《李朝实录》
朝鲜《承政院日记》
白晋《康熙帝传》
萧一山《清代通史》
王钟翰《清世宗夺嫡考实》
李宪先、白新良《康雍之际继嗣制度的演变》
其他一些零散档案,这里就不写了。
至于有关史料的原始性和可靠程度排序,大致是:《朱批谕旨》>《起居注》>《上谕八旗》and《上谕内阁》>《实录》,其中《朱批谕旨》原件共两万多(现全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乾隆刊本只刻了其中八千多件,1976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始陆续刊行,共27册。而杨启樵在1969年就开始根据原件进行研究了(这时我们大陆正革命得如火如荼,呵呵),这成就了他日后在康雍之际皇位继承问题上造诣独深傲视同侪的基础。北京方面,第一历史档案馆更是被他翻了个底朝天,连生僻的《活计档》也被看出了不少端倪。清亡以来,学术界对此段历史聚讼纷纭,异见迭出,前有孟森诸文为滥觞,后有王钟翰、冯尔康等阐发宏论,而以杨启樵的成果最为突出,所以想了解这段历史的话,看看他的文章应该不失为一个可靠而便捷的途径。
【 在 olives (风~做人要厚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实在是不大清楚这些文章是根据哪些文献写出来的,还是仅仅是民间稗官野史
: 根据清史稿是没有办法推断出来如此细致的环节的
--
FROM 61.49.126.*
网上没有,《面纱》一书已经出版,(上海书店出版社),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汗,
听起来象是卖广告的。)
【 在 hock (参商)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上有链接么?
--
FROM 61.4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