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浅谈如何运用优势兵力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
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这个就说的比较清楚了,就是兵力多的时候稳妥是最保险的战法
这里就想到了卫青多次出征,逶迤万里,缓缓进兵,就是这种打法,此外还可以想到的就
是康熙对沙俄的战争,这些都是打的兵力众多的优势,基本就是把对手慢慢逼到墙角。
自己觉得兵力众多最难的就是各个方面的协调问题,也就是资源如何配置才能达到最优
forgauss已经说了很多方面的注意事项了,其实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必须注意到自己军
队方方面面的协调问题
但凡作战,从纯粹军事上说可以分为前线和后方两部分,前方牵涉到各个部分军队职责的
明确,牵涉到时间空间的分配,牵涉到信息的互相沟通,牵涉到战略物资的分配,后方牵
涉到后备的建设,战略物资的成功输送等等方面
前面forgauss说到的很多问题,就是由于人多造成的这些协调方面的麻烦,这些麻烦就是
敌人进攻的出发点。
具体补充一下
在弱点方面,军队的调度困难除了因为人多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组织上的建立
必须建立很严格的分工机制,建立总指挥性质的绝对权威。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就是针对
历史上不断的出现所谓的监军这个角色,还有就是针对那种临时征集的各个方面的部队同
时作战的情况。经常就是无人能够真正负责。
在具体作战方面,稳字当头是必须,也就是forgauss所说的即使按照1:1的伤亡,也可以
取得胜利
但是需要多稳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因为一支兵力占优势的军队不一定就每个方面都可
以占优势,处于劣势的军队可能只是暂时处于劣势,如果不抓紧机会,“宜将剩勇追穷寇
”,可能得到的就是失败而不是最后的胜利。
作为人数方面占优的一方,需要的就是利用自己人数上面的优势,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
forgauss也提到了,建立预备队,广泛全面的情报收集,对于敌方的有效的骚扰,破坏敌
人的战略储备,在心理上对敌人的打击,宣传攻势,这些都是人数方面优势可以带来的有
利的方面。这方面例子很多,比较代表的就是历次统一作战了,基本都是这些方面做的比
较到位,处于劣势一方没有反抗的余地,或者没有找到对方的弱点。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浅谈如何运用优势兵力
: 看了轮子兵法有些启发,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 我们常常喜欢研究以少胜多的战例,对以多胜少则不太重视,认为是应该的。其实
: 从古今战例来看,“以多胜少”未必就多于“以少胜多”,优势兵力并非在所有方面都高
: 于劣势兵力,也存在不少弱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容易使统帅产生轻敌情绪,麻痹大意,而战场上最要不得的就是轻敌。
: 2、军队数量众多给机动性带来很大影响,同时也削弱了主帅对军队的控制力。信息传
: 递不畅,主帅指挥不力,这些因素在战场上都是致命的。
: 3、军队数量一多,调度起来就很麻烦,进攻的时候容易产生混乱,而一旦发生混乱,
: 想重新集结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撤退的时候就更危险,低落的士气、各种各样的
: 谣言在大部队中更容易传播,而且想控制这种状况十分困难。
: 4、优势兵力消耗惊人,给养补给是一个大问题,而这很可能成为对方攻击的重点。
: 5、拥有优势兵力的一方,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胜利者,因此来自上级的压力也会
: 更大。如果一段时期内没有取得像样的战果,将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责难,这些对统帅的
: 心理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急于求胜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 优势兵力就好比一支巨兽,力量强大,但平衡性和敏捷性都很差,全身上下弱点多
: ,如果运用不好,一身肥肉不仅不会转化为蛮力,还有可能成为累赘。
: 下面具体应该如何运用优势兵力,主要分战略和战场两个方面。
: 注:在以下的讨论中,排除了两种情况:
: ...................
--
FROM 219.224.169.121
相反
对于处于劣势兵力的一方来讲
防守,尤其是消极的防守是没有用的,除非防守的一方有坚固的堡垒,充足的战略物资,可能的后备军,以及进攻方面的无能,比如高欢对阵韦孝宽的玉壁一战
处于劣势一方的优势就是自己良好的机动能力,迅速快捷的协调组织能力,容易隐蔽的特点,以及对于物资消耗的相对少和相对完备的防御阵地。
纵观历史以少胜多的战例,基本就是出奇制胜的道理。
即墨之战,田单充分利用了敌人非军事方面的弱点,最后火牛阵水到渠成
官渡之战在于对于乌巢的袭击
昆阳之战也在于先挫敌锐气,接着利用敌人主帅无法指挥的机会溃敌
淝水之战在于以刘牢之破敌先锋加上成功让前秦军队后退,加上内部不稳,于是发生了自相践踏的情况。
这些例子就不举了,就是一个发现敌人弱点的问题
尽可能的打击敌人的士气,保存自己实力
这个发现弱点的本领就是优秀的军事家所体现出来的魅力。
具体来说,如果有比较好的城防,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要取得胜利,一般有:
1、保证粮草弹药充足
2、利用敌我两方面资源鼓励自己士气,瓦解敌人士气
3、积极防御,掌握主动
4、外界环境对于敌方的牵制
5、出奇兵,一举破敌
这方面的战例有即墨之战、昆阳之战、合肥之战(张辽)、太原之战(李光弼)
顺昌之战、钓鱼城之战、宁远之战等等
倘若没有了城防,困难会比较多一些,不过基本方法还是那样:抓敌人弱点,出奇制胜
一般说采用的方法有:
1、利用非军事因素促成敌军瓦解(士气、组织、指挥等方面)
2、极大的激励自己士气
3、调动敌人分兵,各个击破
4、打击敌人软目标(指挥人员、粮草、军械)
5、制造混乱,出奇制胜
对于占优势一方forgauss说的很清楚了有很多方面弱点,而且还有的弱点被表面的强大掩盖,这些就是弱势一方克敌制胜的出发点和关键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浅谈如何运用优势兵力
: 看了轮子兵法有些启发,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 我们常常喜欢研究以少胜多的战例,对以多胜少则不太重视,认为是应该的。其实从古今战例来看,“以多胜少”未必就多于“以少胜多”,优势兵力并非在所有方面都高于劣势兵力,也存在不少弱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容易使统帅产生轻敌情绪,麻痹大意,而战场上最要不得的就是轻敌。
: 2、军队数量众多给机动性带来很大影响,同时也削弱了主帅对军队的控制力。信息传递不畅,主帅指挥不力,这些因素在战场上都是致命的。
: 3、军队数量一多,调度起来就很麻烦,进攻的时候容易产生混乱,而一旦发生混乱,想重新集结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撤退的时候就更危险,低落的士气、各种各样的谣言在大部队中更容易传播,而且想控制这种状况十分困难。
: 4、优势兵力消耗惊人,给养补给是一个大问题,而这很可能成为对方攻击的重点。
: 5、拥有优势兵力的一方,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胜利者,因此来自上级的压力也会更大。如果一段时期内没有取得像样的战果,将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责难,这些对统帅的心理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急于求胜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 优势兵力就好比一支巨兽,力量强大,但平衡性和敏捷性都很差,全身上下弱点多,如果运用不好,一身肥肉不仅不会转化为蛮力,还有可能成为累赘。
: 下面具体应该如何运用优势兵力,主要分战略和战场两个方面。
: 注:在以下的讨论中,排除了两种情况:
: ...................
--
FROM 219.224.169.121
这就是劣势兵力下怎么对付优势兵力敌人的做法了
【 在 edberg (让心情任意游走)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时全局不是优势但合理的调配运筹和机动能形成局部优势。
: 歼灭一部后让对方全局动摇或干脆通过机动各个击破对手的分散兵力。
: 清初有几战例子。
--
FROM 219.224.16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