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衰落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外因,一个是内因。
1。外因是外部势力主要是西边的吐蕃和东边的契丹,朝廷必须有能力抵抗这两股强大势力
的进攻。一中央集权的方式组织防御(或进攻)的代价非常大,效果也不好。虽然在建国
初期对突厥取得了成功,但更多时候,尤其是长治久安之后,这种中央集权的效果特别差
。一直没有解决东西两边的威胁。以后宋、明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2。内因是朝廷为了抵抗这两股强大势力的进攻,采取了向地方放权的藩镇政策。在安史之
乱之前,朝廷在边境地区设置的藩镇是很有效的国家屏蔽,打得吐蕃、契丹和奚抬不起头,但由于内地没有相应的制衡力量,所以引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刚结束的时候,朝廷本来有取消这一政策的机会,但他们还是保留了藩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部势力对唐朝的严重威胁程度。为了避免再出现类似于安史之乱的情况,他们在内地也设置了很多藩镇,来制约边境地区的藩镇。事实后来证明这是严重的失误,造成中央对地方失控。
【 在 plague (颓人|斯巴斯基门)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讨论。
: 大唐的安史之乱后,唐朝快速的衰落,
: 看了一些讨论一般又以下几个看法:
: ...................
--
修改:mlhs FROM 211.71.75.*
FROM 21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