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求教:关于 皇姑屯事件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2个问题。
要谈郑成功,首先要说明的是,郑氏是一个海盗加私商集团,它的力量在于沿海的船民海盗
和海外贸易带来的巨大财富.与中国的传统割据力量不同,郑氏在大陆上始终没有稳固的
据点,除了厦门等海港之外.郑氏要养众多的军兵,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对沿海富裕地区的劫
掠和与船民的私下收购.所以说,当满清靖海令一下,对郑氏是有很大影响的,没有粮食补
充,没有源源不断的船民补充人力,郑氏彻底的沦落为一个海盗割据集团,如果郑成功没有
拿下台湾的话,根本就无法生存.
郑氏进攻台湾的主要原因,是沿海诸港口的失陷,厦门的丢失,绝非失而复得的一个港口这
么简单,郑氏自芝龙以来海外贸易所积累的巨额财富,据说达到黄金九十万两,全部被清兵
略走,郑氏的经济受到致命打击,虽然清兵后来在郑氏表露投降意愿的时候,以贪污俘获为
由,处置了当时攻克厦门的清兵将领,但是始终没有将这笔财富还给郑氏.金陵之败,彻底
的暴露了郑氏战斗力低下,指挥无能的弱点,十倍的数量,数倍的物资,东南最强的装备都
不足于攻下一个五百北兵(其中有汉军旗人三百余,满洲兵不过一百多),两千五百明降兵
的金陵,郑氏已经丧失了在大陆发展的勇气,东南一带的亲明势力完全失望.郑成功所以攻
略台湾,还要考虑到郑芝龙多年来对台湾数万汉人的移民和多年的贸易经营,以及郑氏,荷
兰/葡萄牙之间的三角关系.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是老外的说法太搞笑了.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郑成功的问题这个你不必相信老外的说法,历史错误极多,我就不一一批驳了。
: 清朝命令沿海三十里以内不许住人,实际上是为了围困郑成功,这条计很毒,也很有效,
: 但老外非要把这么一个纯粹的军事行为上升到中国人精神的高度,我只能说他根本
: ...................
--
FROM 159.226.6.*
俺认为,靖海的确没有把郑氏饿死,但是郑氏完全的被限制在大陆之外,对大陆的影响急剧
下降.郑氏从此之后,只能一门心思的搞台湾了,而且从此之后,郑氏再也没有机会利用大
陆的人力,这是一个致命因素.台湾人口太少,无论怎么发展,也只能等着大陆杀过来的时
候投降了.
靖海有其局限性,但是绝对不像那位外国专家说的那样,国家迁徙平民是一件事,凭空从北方马队中间弄出一支海军来是另一回事.郑氏海战的装备之精是罕见的,在郑芝龙时代就多次击败荷兰,郑成功的佛朗机手都是雇佣的葡萄牙人,贸然出海作战,一旦失败,国家的财政会受到很大打击.如果想要迅速练出水军,不过就是用降将招渔民六个字,经过姜瓖李成栋等一系列明将的降而复反,满清暂时还有没有这种勇气的.
【 在 jiang2000 (委员长|准备答辩|Blog)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明史》中认为禁海并没有能够限制郑的活动
--
FROM 159.226.6.*
另外,郑氏受的贸易打击也非常重.
郑氏贸易,是以国内的白糖生丝茶叶瓷器为主,都是大宗货物,每年交易几万斤,郑芝龙时
代,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就签约想每年买14000斤白糖,再卖个1000磅胡椒给老郑,当然,老郑
是个匪商,合同照签,事情照样不干.
这些贸易,都是属于空手套白狼的买卖,国内收购便宜,倒出去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海禁之
后,郑成功再怎么偷偷的运,也不能弄到这么多物资了,台湾虽然因而从单纯的走私贸易基
地转变为生产地,但是从财力上说,郑氏恢复不了啦.
靖海之后,海盗也没的玩了,片板都不下海,没的抢了,当然,此时郑氏已经半官半匪,这是
副业啦.
至于征服菲律宾,谈何容易.台湾是郑氏家族经营十几年的基地,老郑从大陆沿海弄了几万
汉族移民过来,属于郑氏传统势力范围.就这样,众将都还不想来,思乡情切啊,后来留在大
陆的郑氏将领基本都降清了,不愿意去荒岛上打兔子.而且,一旦退出大陆,中国历来这样
,你一旦逃出去,从此就被踢出大陆系统的势力之外了.就算你在台湾实现了共产主义,对
大陆的影响力照样小的可怜,没办法,交通不便,通信全无啊.国姓成功,熟知台湾虚实,以
多胜少,装备基本类似,还打到没粮食,三军以"木子为食",再让他们去远攻菲律宾,这不是
要小郑的命吗?
【 在 jiang2000 (委员长|准备答辩|Blog)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廷禁海代价惨重
: 当然冒险出战估计代价更惨重
: 不过记得主战的施琅和姚启圣都是反对禁海的把
: ...................
--
FROM 159.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