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沙俄以保护东三省铁路及其它权益的名义﹐
出动了近二十万军队﹐占领中国东北全境。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而沙俄占领东北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一个“黄俄罗斯”。
辛丑条约没有涉及俄军在东北撤军的问题,后来清政府经过艰苦努力和外交斡旋,
终于与俄国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约定俄军分三期撤出东北。
但是俄军在第一期撤出奉天省辽河以西之后,没有如约于1903年4月进行
第二期撤军,反而重新占领盛京(沈阳)。
日俄战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于1904年2月爆发的。
我国的历史教科书中往往强调,“这是一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
之间的战争”,并强烈谴责清政府的“中立”立场。但是教科书对日俄战争的背景
几乎只字不提,似乎要给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这是中国的耻辱,而且是清政府的
腐败无能造成的这种耻辱。
但是,要看到,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来保持国家主权的
完整。换了其他人,又能怎么样呢?二十万俄国军队,就是在欧洲,倾己国之力,
又有几个国家能对付呢?
不管怎么说,日俄战争的后果,对中国是有利的,在沙俄军队最后于1908年全部撤
离东北领土时(中东路沿线除外),东北已回到祖国的怀抱。
--
修改:luker FROM 211.96.233.*
FROM 211.9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