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黄海海战命中弹数据
资料来源:《廿七八年海战史》上卷
P257
松岛 13
严岛 8
桥立 11
扶桑 8
千代田 3
比睿 23
吉野 8
浪速 9
高千穗 5
秋津洲 4
赤诚 30
西京丸 12
——————
P258
定远 159
镇远 220
来远 225
经远 未详
平远 24
济远 15
靖远 110
致远 未详
扬威 未详
超勇 未详
广甲 未详
广丙 1
这可能是关于双方命中弹的最权威的数字了。但还是无法精确计算双方命中率
,最重要的是这个数字是存在问题的。《日本近世造船史》P208指出:松岛号命中
弹是17(左9右8,其中水线附近3),镇远220的命中弹数目来源于威海卫陷落后检
查被俘的镇远船体的弹痕数。因此我认为黄海海战双方命中率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北洋海军不低于日本联合舰队”,探讨精确的命中率数据是无意义的。
--
FROM 218.244.240.*
为什么中国这么多,日本那么少?
中国军舰经打?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资料来源:《廿七八年海战史》上卷
: P257
: 松岛 13
: 严岛 8
: 桥立 11
: 扶桑 8
: 千代田 3
: 比睿 23
: 吉野 8
: 浪速 9
: 高千穗 5
: 秋津洲 4
: 赤诚 30
: 西京丸 12
: ——————
: P258
: 定远 159
: 镇远 220
: 来远 225
: 经远 未详
: 平远 24
: 济远 15
: 靖远 110
: 致远 未详
: 扬威 未详
: 超勇 未详
: 广甲 未详
: 广丙 1
: 这可能是关于双方命中弹的最权威的数字了。但还是无法精确计算双方命中率
: ,最重要的是这个数字是存在问题的。《日本近世造船史》P208指出:松岛号命中
: 弹是17(左9右8,其中水线附近3),镇远220的命中弹数目来源于威海卫陷落后检
: 查被俘的镇远船体的弹痕数。因此我认为黄海海战双方命中率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 北洋海军不低于日本联合舰队”,探讨精确的命中率数据是无意义的。
--
FROM 159.226.47.*
火炮射速、军舰速度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中国这么多,日本那么少?
: 中国军舰经打?
--
FROM 202.205.168.133
可中国的船中了200多发都没有沉
日本船中了几十发就失去战斗力 退出战列了?
我记得历史书上说吉野 以及他们的旗舰都伤得很重
【 在 false (秤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炮射速、军舰速度
--
FROM 162.105.91.*
火炮口径,装甲厚度,呵呵。
【 在 dcking (BLACK LO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中国的船中了200多发都没有沉
: 日本船中了几十发就失去战斗力 退出战列了?
: 我记得历史书上说吉野 以及他们的旗舰都伤得很重
: ...................
--
修改:false FROM 202.205.168.133
FROM 202.205.168.133
日本军舰装的是6磅(?记不清了)速射炮,威力小,然而一分钟打6发
北洋水师定镇装的炮威力大,然而2分钟打一发
又兼装甲厚,6磅炮打上去不过挠痒痒而已
【 在 dcking (BLACK LO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中国的船中了200多发都没有沉
: 日本船中了几十发就失去战斗力 退出战列了?
: 我记得历史书上说吉野 以及他们的旗舰都伤得很重
: ...................
--
FROM 219.224.192.*
应该是阿姆斯特朗152(所谓一等快炮)和120(所谓二等快炮)
其中以120的数量最多
这些炮对付定、镇是比较吃力
可是对付靖、致、经、来却是毫不吃力的
至于广甲扬威这类船就更不在话下了
另外,日本军舰也是有大口径重炮的
三景舰的320炮
浪速那几条船的203炮
但是日军的大口径炮表现实在不怎么样
风头全被速射炮给抢了
【 在 punishment (阿绿)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军舰装的是6磅(?记不清了)速射炮,威力小,然而一分钟打6发
肯定不止六磅,75/76炮就是17磅了
: 北洋水师定镇装的炮威力大,然而2分钟打一发
: 又兼装甲厚,6磅炮打上去不过挠痒痒而已
: ...................
--
FROM 218.247.148.*
俺觉得不提李鸿章指导思想上的错误
黄海海战中国吃亏的主要原因是皮薄的小舰占的比例太大了,所以沉的多
要有日舰那吨位,多半就是双方平手
您说呢?
【 在 alarm (小闹钟)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是阿姆斯特朗152(所谓一等快炮)和120(所谓二等快炮)
: 其中以120的数量最多
: 这些炮对付定、镇是比较吃力
: ...................
--
FROM 219.224.192.*
实际数字,中国的应该要少一些,日本的应该要多一些。
我在正文里没有挑明而已,因为我觉得不应该诱导读者的想法。既然你问到了,就多说
两句。首先日本军舰的中弹数字,《日本近世造船史》给出了松岛中弹左右舷的数字,
并且指出了其中三发在水线处,尽管此书成书更晚(1911年),而且《廿七八年海战史
》也是它的参考数目,考虑到这是由日本造船协会编写,我认为它否定《廿七八年海战
史》是可信的。中国军舰的中弹数字从镇远的例子来看(书中同时也提到了定远)是威
海卫后检查船体的数字,这明显是多了威海卫保卫战的中弹数。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中国这么多,日本那么少?
结果就是中国海军被打沉了4+1艘啊。要说原因,日本速射炮优势太明显。
: 中国军舰经打?
定、镇个头大,普通受伤很重啊。
--
FROM 218.244.240.*
关键不在船的大小,而在船的整体技术水平、维护状况和火力配置
这三个方面,北洋都比日本联合舰队差了老大一截
联合舰队表现最好、贡献最大的那几艘船——吉野、浪速三兄弟等
恰好都是防护巡洋舰,并非装甲最强的(那是三景)
就是因为它们在火力和机动性方面突出,防护也还算均衡(不过这
建立在北洋的火力密度不足的基础上)
北洋想打赢(老实说很难)或者不输,最首要最可行的有两条:一
是战前对所有主力舰进行大修维护,二是在主力舰上见缝插针地装
速射炮
不过话也说回来,就算1894年能够侥幸打得赢或者不输,北洋海军
的建设如果不切实加强,迟早还是要上演战败割地赔款的历史。因
为日本的战略目标清晰而坚定,而且当时日本向英国订购的两艘前
无畏舰已经完工或接近完工了(未能参加甲午战争的原因好像是被
英国扣留,延迟了交舰时间)。
【 在 punishment (阿绿) 的大作中提到: 】
: 俺觉得不提李鸿章指导思想上的错误
: 黄海海战中国吃亏的主要原因是皮薄的小舰占的比例太大了,所以沉的多
: 要有日舰那吨位,多半就是双方平手
: ...................
--
FROM 218.2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