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的清史稿
黄钺,字左田,安徽当涂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时和珅管部务,
钺不欲趋附,乞假归,不出。嘉庆四年,仁宗亲政,硃珪荐之,召来京。入见,上
曰:“朕居籓邸时,知汝名久矣,何以假归不出?”钺以实对,荷温谕,寻直懋勤
殿。九年,改赞善,入直南书房,未补官,命与考试差,典山东乡试。十年,督山
西学政,累迁庶子。十五年,差满,仍直南书房,迁侍讲学士。十八年,复典山东
乡试,留学政,擢内阁学士。是年,滑县教匪起,蔓延山东,劾罢失察武生习教之
菏泽训导宋璇,请恤击匪阵殁之曹州学录孔毓俊、生员孔毓仲,奖励手擒贼渠之金
乡生员李九标。十九年,召回京,仍内直,擢户部侍郎,寻调礼部。充秘殿珠林、
石渠宝笈续编总阅、全唐文馆总裁,书成,并邀赏赉。复调户部。二十四年,擢礼
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二十五年,命为军机大臣,寻调户部尚书。
钺受仁宗特达之知,久直内廷,书画并被宸赏。习於掌故,持议详慎。宣宗即
位,始畀枢务,甚优礼之。道光四年,以年老罢直军机。累疏乞休,六年,始许致
仕,在籍食半俸。二十一年,卒,年九十二,赠太子太保,谥勤敏。
看来他没有当过大学士,最高做到尚书、军机大臣,又没有点过庶吉士,不谥文很正常。
【 在 huizong (没有昵称) 的大作中提到: 】
: 的确,一般要翰林出身的一二品大员才可以谥文。但按惯例,当到大学士,虽不来自翰苑,亦得谥文。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要看他是否死在大学士任上,或者以大学士致仕,总之要看他最后的官职中是否有大学士,黄这个人我不熟,如果他仅是“当过”大学士而后来降调的话,不谥文字头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他以大学士的身份去世而不得谥文,那确实比较奇怪。
: 左宗棠不过是一个举人,但死时为东阁大学士,为当时重臣,又有平定西域的武功,戡平大乱曰襄,得谥文襄。
--
FROM 218.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