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秦统一之后人才管理政策是否有所变化?
记得秦以前对六国人才是求贤若渴的,大量六国人士投奔秦国。
但秦始皇统一之后,却发生奇怪现象,六国贵族以及知识分子并没有得到秦的重用,
反而被打压的很厉害。后来秦末农民起义时,涌现出那么多人物,但似乎很少有
曾经被秦政府重用的,最多当个小官。这与汉末、隋末都差别很大。
是否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人才政策发生了变化,从唯才是举转变为任用本地人(也就
是秦人)来压迫六国民众?
--
FROM 159.226.47.*
【 在 AmethystZh (空の軌跡◎游走在虚幻与更加虚幻边缘) 的大作中提到: 】
: 乱世出英雄嘛
: 秦的政府机构也许也任用了很多六国人才
: 只不过史书有记载的太少了
如果真是人才,后期楚汉相争不可能那么默默无闻的。汉末、隋末英雄中有不少都是
政府背景的。秦官方背景的人那么少,唯一的解释就是秦的用人制度有问题。
: 秦郡县制
: 大量的地方官员也不大可能都是从陕西出人吧
: 说起来
: 刘三儿不也是旧秦官员么:D
前面已经说了,只有当小官的,中官、大官的很少。
--
FROM 159.226.47.*
如果这些人真是能人,后来楚汉相争的时候,不可能不冒头吧。
【 在 AmethystZh (空の軌跡◎游走在虚幻与更加虚幻边缘)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涉吴广初起之时
: 四处攻城拔寨
: 然则也有很多不克的记录
: 然则这些记录里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起义军方的将领纪录
: 纵使有守城方的首领纪录也往往无从得知其出身背景
: 这些郡县长官,从汉代郡县的规模数目来推断
: 也应该不小,然则几乎都没有留下纪录
: 说道中官大官
: 汉承秦制
: 百官公卿表里列的这许多中央官职
: 也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担当官职人的记录
: 所以俺觉得
: 不能排除秦地确任用了六国人才的可能
: 只不过大概是秦时郡县制的局限让这些人面对汹涌而来的起义军没办法出头而已...
--
FROM 159.226.47.*
确实只是一个猜测,有时间可以仔细考证一下。
【 在 kangaroo (一切皆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别冒头的总只有那么一些吧:)
: 我觉得你的判断作为推测可以,但是不够严密,缺乏说服力啊....
--
FROM 221.216.181.*
有道理,看来我得猜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秦统一中国无非是一种武力征服罢了,并没有征服人心。
【 在 pauli (泡利不相容)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方文教远胜于秦国,秦国本身无文化传统,前期任用三晋法家功利之士,但求富国强兵,
: 对东方文化并无认同之义,东方也一向看不起秦国,于是引起冲突,清洗吕不韦时候,对
: 晋人就特别严苛,三晋功利之士被打压后,转向齐鲁方士,然而秦国并非仰慕东方文化,
: 而是急功近利,既已统一六国,便求长生不老,如此赤裸裸利用的心态导致了诸多牛人的
: 悲惨下场,商鞅,韩非,吕不韦死于秦人之手。。张仪,范睢等人也不能扎根于秦廷。。。
: 一句话,秦人一贯鄙视东方文化,对东方客卿存在相当的戒心,东方文士也一贯在文化上轻
: 慢秦国,但秦人既已达到目的,接下来只需以秦俗秦法整齐六国即可,便不再存在对东方人
: 才的需求,反而实施对东方文化的反动政策,焚书坑儒就是一个例子。
--
FROM 61.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