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结一下,整理一下思路
【 在 allanj (木瓜)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不会有长矛兵去追, 追的话也得用自己的骑兵.
那就是以骑克骑了...
: 骑兵再灵活, 也得冲到步兵身边才有用;
骑兵也有投掷兵器啊,干嘛非得近身
: 另外前面的射人不射马, 应该是反着来的, 射中马了, 人活的希望很小.
--
FROM 202.205.10.*
步兵射程怎么会比骑兵近 ?
【 在 sayinger (言者)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以骑克骑了...
: 骑兵也有投掷兵器啊,干嘛非得近身
--
FROM 166.111.206.7
我觉得你忽略了战争的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那就是攻城。
【 在 kangaroo (袋鼠^从头再来)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小结一下,整理一下思路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Nov 3 18:23:14 2004), 站内
:
: 按照《西方战争艺术》的定义,古代兵种主要分成4类,相互之间有如下的相克关系
:
: 重步兵═══D═══>重骑兵
: ∧ ↖ ╱ ∧
: ║ ╲ А ║
: ║ ╲ ╱ ║
: А ╳ А
: ║ ╱ ╲ ║
: ║ ╱ А ║
: ║ ↙ ╲ ║
: 轻步兵═══D═══>轻骑兵
:
: 其中,重步兵并不一定是指着重装甲的步兵,同理,重骑兵也是。它们主要是指使用近战兵器作战的部队。
: 轻步兵和轻骑兵,则主要是使用投射武器作战的部队。
: 但是从作战风格来看,轻步兵和轻骑兵的机动能力一般分别要比重步兵和重骑兵的机动能力强。
:
: 值得指出的是,这本书主要针对的是西方战争史。因此,是否适用于东方还不能那么肯定。但是我想说的是,即使由于某些原因,并不能很好地将这四个兵种的特征用于分析东方的军队,其基本思想和原则仍然是相通的,值得研究。而且这本书试图采用这个方块分析从希腊罗马时代一直到现代战争,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尝试。虽然我认为这一套方法用来分析现代战争有些牵强,但是对冷兵器时代和冷热兵器混用时代的分析,还是相当透彻。
:
: 所谓使用步兵对抗骑兵(这里说的都是战术层面的),则必须在轻重步兵的合同这一前提下完成。而对抗中的基本特色是防御。如果你同意上面那个图,那么这个结果是显然的,骑兵(无论是怎么样的骑兵,哪怕是拜占庭优秀的混合型职业骑兵)在良好的步兵合同下是脆弱的,无法发动有效的进攻。
: 因此,我作了“步兵可以对抗骑兵”这个断言。
:
: 然而,问题是存在的。你一定注意到了那个大大的“D”字。不错,步兵对骑兵的绝对(注意;这里用了“绝对”这个词,但是这并不是说在历史上随便找一支步兵部队就能把蒙古骑兵打败)优势,是建立在防御的基础之上。
: 为什么?
: 骑兵的强大的战场战术机动能力,是步兵可望而不可及的。骑兵可以利用其机动打击步兵方阵的薄弱部位。为了弥补方阵后方的薄弱,步兵方阵必须作相应的调整,这大大限制了其整体运动能力。因此,步兵主动向骑兵发动进攻,是相当困难的。这也是很多人坚持认为骑兵对步兵具有优势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优势是不可靠的。
:
:
: 简略考察一下西方骑兵兴起到没落的过程,也许可以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
: 重骑兵最早被亚历山大所熟练使用。
: 亚历山大的重骑兵,是和其马其顿方阵紧密合同的。
: 其目的有两个:一,当时希腊各城邦国家主要采用了重步兵方阵,缺乏骑兵。因此有必要使用骑兵这样一种利于进攻的兵种。在对方没有骑兵,而我方拥有步兵和骑兵的联合合同的情况下,战术上将会非常有利。二,在对抗波斯大量的轻步兵的作战当中,重骑兵发挥了其独特的效用,而我们知道,波斯的重步兵是不发达的。
: 但是,亚历山大的成就,也许更多的来自其优秀的战略眼光。因为我们看到,这里的合同是不完善的,如果对手采用的是蒙古式的作战方法,亚历山大的军队也许早就覆没了。但是,幸好他比蒙古人早出生了上千年,骑兵还没有马镫,轻骑兵还不能有效地发挥出其对重骑兵的优势。波斯人也还缺乏有效使用轻骑/步兵的战术意识(这其实在马拉松战役中就可以看出来了)。
: [写到这里,不禁想到复活的军团。如果秦军确实系统性地使用了马上弩兵部队,那么在这方面,中国的军事理论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
: 但是,轻骑/步兵确实令罗马军团吃了苦头。
: 罗马军团是典型的重步兵集团。罗马人依靠其良好的组织纪律,改进并发展了希腊的重步兵方阵,成为当时西方最强大的重步兵军队。在意大利、高卢、西班牙、北非,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 然而,重步兵天生的缺点使得其在对抗轻骑/步兵时要克服更多的困难,承受更大的损失。这本书把克拉苏军团的覆灭归结为重步兵在战术上的弱点的结果,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罗马人始终没能够在西亚内陆建立起有效的统治,大约也有这个关系。
:
: 罗马军团没落之后,西欧便暂时没有了具有良好阵型训练的职业重步兵。西欧又长时间系统性地缺乏轻骑兵(但是初期完全是因为没有马镫,轻骑兵的作战效能太低,训练也太困难),因此,重骑兵的兴起便成为自然。中世纪被重骑兵所统治,正是缺乏良好的重步兵和轻骑兵造成的。
: [缺乏轻骑兵确实是一件非常费解的事情。但是历史大约就是如此,正像玛雅人突然消失一样,费解但是无奈。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当时西欧军队的规模太小,不能满足轻骑兵数量众多的要求。另外,西欧复杂的地形也限制了轻骑兵作用的发挥。]
:
: 到了中世纪,重骑兵长期处于垄断地位。骑兵由贵族组成,所以指挥官一般都是骑兵出身,考虑时往往从骑兵的作战需要出发。步兵由下层普通民众组成,一般都是临时拼凑的,缺乏必要的合同训练,因此不可能发挥出重步兵方阵的威力。其结果是恶性循环,导致重骑兵至上的风气日盛。
:
: 英格兰人创造了一些著名的克制骑兵的战例。克雷西的大名使得长弓变得如此有名,以至于人们都忘记了长弓兵前面的长矛兵。法国人的失败,固然与愚蠢地向对方的正面猛冲有关,如果没有长矛兵的保护,长弓兵是不敢自如地射箭的。因此,这是典型的轻重步兵合同作战的战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西欧也开始重视步兵的作用。由于此前骑兵的绝对至上的地位,因此西欧发展最为充分的,是针对重骑兵的步兵战术。一旦面对截然不同的蒙古轻骑兵战术,欧洲人便缺乏现成的有效手段,初期的失败也便是自然的。
:
: 然而,正如前面所说的,步兵缺乏有效的战场机动。为了达到以步克骑的目的,只能采用各种策略迫使骑兵在不利情势下发动进攻。如果骑兵指挥官足够理智,形势又允许的情况下,骑兵完全可以拒绝不利的会战。另一方面,战术上,步兵缺乏有效推进的手段。重步兵的移动速度太慢,在战场上不具有实用性,特别是让重骑兵下马而形成的重步兵(在中世纪后期是常用的手段),机动非常困难。
: 因此,骑兵仍然是进攻的主力。没有骑兵便几乎谈不上进攻。
:
: 首先撼动骑兵地位的,是著名的瑞士方阵。
: 瑞士方阵是减轻了负重的小型重步兵方阵,其最大的特点是可机动。在防御方面,瑞士方阵保持了传统的重步兵方阵的优点,在防御中与重骑兵的直接对抗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而改善了的机动性,使得瑞士方阵具有了向前进攻的手段。步兵的推进,当时必须依靠重步兵的推进,因此这也就意味着步兵具有了进攻能力,虽然冲击威力还不能和重骑兵相比,但它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视的。
: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偏偏是瑞士首先出现了这样的步兵方阵。原因很简单,这种方针需要切实的训练。
: 因此,后来的重步兵战术,都需要建立在训练的基础上。而民族国家的成形和职业军队的建立,都保证了这一基础的稳固。
:
: 此后,西班牙人所采用的步兵战术,则是在保留了瑞士方阵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强。
: 主要的加强点,在于其轻步兵的发展。其轻步兵大量使用火枪。
: 火枪对弓、弩的优势何在?大概有四点。
: 一,火枪的操作逐步简便化,与弓相比,火枪手不需要长期严格的拉弓训练,对身体力量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可以大量装备军队,这和弩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 二,火枪的威力逐步加强,很快就可以和弩相当甚至超过。
: 三,火枪的制造成本逐步下降,使得国家能够负担得起装备足够数量的火枪。
: 四,火枪的射速逐步提高,很快超过了射速比较低的弩。
: 因为以上原因,除了英格兰人还使用长弓以外,弓弩很快被火枪取代了,只在城堡的防卫中,还能见到少数弩的身影。
: 火枪大大加强了步兵的威力。重步兵的角色转换就在这时发生了。
: 在古代希腊罗马,重步兵是军队的核心,即使在中世纪,重步兵也是步兵的核心。但是在火枪大大提升了轻步兵的威力之后,重步兵便逐渐沦为轻步兵的附庸。重步兵的角色由推进的主力逐渐转变为了轻步兵的保护者,并且很快就只剩下这样一个单纯的功能了。
: [你可以注意到,这一变化是迅速的,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军事思想的转变。这说明了什么?我想是和科技发展的加速相关联的。]
:
: 重步兵只剩下保护轻步兵的职责,是在线式战术采用之后。线式战术,以牺牲纵深来换取尽可能大的射击正面,提高火力,这是和传统步兵方阵的大纵深思想完全相悖的。因此,线式战术不仅仅是一次步兵阵形的转换,而是一次深刻的军事革命。
:
: 说了那么多步兵,和骑兵有什么关系呢?很清楚,这一时期的骑兵战术,处于停滞状态。
: 步兵在不断进步的同时,骑兵却进展缓慢。因此,骑兵遭遇到了越来越大的阻力,骑兵也从其鼎盛的中世纪开始不断地走下坡路。
: 引用一个战例,虽然不是西欧的,但是我觉得能说明问题,那就是长篠合战。它清楚地表明,重骑兵统治战场的时代过去了。如果说在过去使用骑兵无谋地直接冲击步兵正面还有不少机会的话,那么现在就只能是灾难和单方面的屠杀。这一幕,将在后面再度上演。
:
: 骑兵的冲击威力变得不值一提之后,它唯一剩下的就是其强大的机动力了。靠着它,骑兵又支撑了上百年。
: 步枪威力的增强,使得战场开始变化。轻步兵成为战场的主角。然而在火力越来越猛烈的战场上,如何才能突破敌人的防线,成了大问题。步兵本身运动速度不足,因此,骑兵快速通过落弹区,利用局部上高度密集的冲击,在敌方线形防线上打开可能的缺口,成为骑兵的一种使用手段。但是这样代价太大,如果敌方阵线没有经过充分的削弱,那么只能是白白送死。
: 另一种使用手段,则似乎回到了亚历山大的时代。即攻击步兵的侧后。一度曾为充分训练所弥补的侧后的弱点,在线式战术采用之后,又显露出来。因此,骑兵又逐渐活跃在这个领域上。但是和以前相比,现在要想迂回一个具有宽大正面的步兵阵地,是有着更大的难度和不确定因素。
:
: 步兵武器的进一步发展,又打击了骑兵。刺刀的发明,彻底取消了传统重步兵存在的意义。与传统的轻步兵相比,装备着带刺刀的步枪的步兵,同时具有远程打击和近程格斗的功能,增强后的步兵,也抹杀了骑兵在战术层面上的存在价值。
:
: 这时候的兵种相克图,变化如下:
:
: 步兵═══D═══>骑兵
:
: 轻重步兵的合一,即以自然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合同,使骑兵处于完全弱势的地位。
:
: 这里值得一说的,有一种特殊的骑兵——龙骑兵。
: 可以说,龙骑兵完全是火枪兵的马上版本,应该算是一种轻骑兵。但是又由于其保留了冲杀的功能,因此是一种类似于拜占庭职业骑兵的混合骑兵。它的出现,本质上没有改变骑兵没落的趋势,但催生了骑兵在步枪时代在战略上的最后一个用途——战略机动。它在骑兵的战术机动能力被克制之后,保留了骑兵战略上的机动能力——快速移动抢占有利地形、把握有利战机的能力。虽然很多人对龙骑兵的作用和实际表现表示怀疑,但这确实是骑兵最后有希望的形态了。
:
: 机枪和重炮、野战工事,摧毁了骑兵仅存的一点希望。看看一战几个骑兵的战例,确实惨不忍睹。只有在兵力密度比较低,战略运动空间比较大的战线,骑兵才有其保留价值。
:
: 最后,给骑兵这个过时的兵种洒上最后一捧土的,是它的现代版本——坦克。既然坦克可以以骑兵的高速度有效地进攻,又何必使用骑兵呢。
: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坦克是骑兵的一种延续。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该是结束的时候了。可怜的骑兵。
: 即兴而来,手边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全凭印象胡扯几句,所以想必有所错误,谨请指正。另外,一路上没有提纲,大约会有些乱,还请海涵:)
:
:
:
: --
: 发信人: kangaroo (袋鼠^一切皆水),
: 私たちは正義のために戦います。
: たとえそれが命をかける戦いであっても、
: 私たちは一歩も引きません!
: それが帝国華擊団なのです!
:
:
: ※ 修改:·kangaroo 于 Nov 3 22:35:20 修改本文·[FROM: 219.224.183.*]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219.224.183.*]
--
修改:kangaroo FROM 219.224.183.*
FROM 166.111.57.*
那就是射程问题,和跑到步兵身边是两回事
步兵投掷兵器的射程一般都超过骑兵,但必须保证足够的密度和持续性才能抵挡骑兵冲击,而弓手前面还需要工事或者重步兵加以掩护,这往往导致已经少得可怜的机动性的丧失或者阵型臃肿,难以协调,在骑兵的骚扰下逐渐崩溃。
对于有坚固工事且装备充足的弓弩兵,或者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指挥协调的混合步兵,骑兵也很头疼,这时需要灵活的战术、充分的耐心和时间。
【 在 allanj (木瓜) 的大作中提到: 】
: 步兵射程怎么会比骑兵近 ?
--
FROM 202.205.10.*
这样的阵型,瑞士方阵的优势中:推进速度、转向灵活的优点就会丧失,整个阵型臃肿、难以协调,退化到普通混合步兵阵的水平左右...
【 在 kangaroo (袋鼠^从头再来) 的大作中提到: 】
: 瑞士方阵和弓箭手结合呢.....这才是步兵的常态
--
FROM 202.205.10.*
攻城一般是步兵与步兵的较量,跟原贴无关了
【 在 aldl (SOA@Simu.&Off 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你忽略了战争的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那就是攻城。
--
FROM 202.205.10.*
打仗又不是比赛,选好一块场地就在那里对决。
中国战争单纯那样对决的似乎不多。
【 在 sayinger (言者)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小结一下,整理一下思路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Nov 4 13:46:21 2004), 站内
:
: 攻城一般是步兵与步兵的较量,跟原贴无关了
:
: 【 在 aldl (SOA@Simu.&Off 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觉得你忽略了战争的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那就是攻城。
:
:
: --
: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202.205.10.*]
--
FROM 166.111.57.*
战争的目的又不是为了比谁厉害,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攻城掠地。
否则就是上古时候那种打仗的作风了。
【 在 kangaroo (袋鼠^从头再来)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小结一下,整理一下思路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Nov 4 13:46:49 2004), 站内
:
: 呵呵,攻城涉及军事工程,和武器系统关系不大。我这里讲的是武器系统。
: 最近正在看军事工程的东西,等以后有时间的话再谈攻城吧
:
: 【 在 aldl (SOA@Simu.&Off 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觉得你忽略了战争的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那就是攻城。
:
:
: --
: 除我之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麼形象……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
: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
: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 當孝敬父母 不可殺人 不可姦淫 不可偷盜 不可作假證陷害別人
: 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奴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
: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26.*]
--
FROM 166.111.57.*
那你的弓箭手是自成体系,还是分配给每个瑞士方阵使用?
若是自成体系,瑞士方阵在外,弓箭手在内,不过是个扩大化的混合步兵阵,指挥非常困难
若是分配下去,又难以提供足够强的火力密度,而单独的瑞士方阵也很难有效保护身后的弓箭手
【 在 kangaroo (袋鼠^从头再来)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会啊.....
--
FROM 202.205.10.*
要重骑兵作迂回不如让他们直接去死
【 在 punishment (阿绿)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跟地形和防御方的工事准备有关系
: 长弓的成功是轻重步兵协同、完善的野战工事、优越的地形、对手的愚蠢等等因素的综合产物
: 《西方战争艺术》上的那个表是假设在一般的地形条件下,克雷西如果法军能迂回英军侧翼,至少不会出现这种一边倒的结果
: ...................
--
FROM 211.9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