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谈谈割地求和这个政策的选择
看到这里想提个问题,应该如何评价威廉二世这个人物?
我看见的对他的评价多数都是负面的,给我的感觉是这个人用自己的愚蠢和短视把所有可能的盟友都逼走了。但一个历史人物不应该这么简单的。
【 在 zod (阿弥陀佛|功德圆满)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按照bismark的政策延续的话:德国不与不列颠展开海军军备竞赛,不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的话,英国与德国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的~即便是结成三国协约的同时,如果不是之后德国的一系列不甚明智的外交斡旋的话,那么这样一个条约是否会像三皇条约一样无疾而终还是一个问题
: 纵然割地+赔款短暂的削弱了法国,但是其结果恰恰是形成了欧洲均势:德国的对法国的政策不是扩张和吞并,而是削弱,法国的政策更倾向于复仇——但是英明的外交斡旋并非不能避免战争的爆发。
--
FROM 219.224.192.*
历史版11880那篇如何?我觉得对威廉二世的看法稍偏颇了些
然而德国的公海舰队逼走了英国总还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吧
我觉得俾斯麦的政策是以孤立法国为目的
然而威廉貌似只看到应当取得什么而未看到应当坚守什么
【 在 forgauss (大名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德国逼走了哪些盟友?英法肯定不会在德国这边的,俄国也悬呀。
--
FROM 219.224.192.*
或者是否俾斯麦想要维持一个孤立法国的国际环境就是一个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英国的政策似乎不会允许存在一个同奥、俄结盟的大陆强权
那么组织反德同盟是否英国最终必然走上的道路?
【 在 punishment (阿绿)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版11880那篇如何?我觉得对威廉二世的看法稍偏颇了些
: 然而德国的公海舰队逼走了英国总还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吧
: 我觉得俾斯麦的政策是以孤立法国为目的
: ...................
--
FROM 219.224.192.*
那次跟运气有关吧
如果不是俄军神奇的倒戈,腓特烈定然撑不下去了
【 在 forgauss (大名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许德国认为,凭借德奥两国的力量,完全可以与英法俄一战,至少不会吃亏。
: 事实也差不多,如果没有美国的加入,可能一战的结果就是一个平局。
: 欧洲历史上的各次大战,德国并不是总是盟友最多的一方,七年战争的时候,甚至与
: ...................
--
FROM 219.224.192.*
战略战术这个玩艺不是孤立的
没有坦克,没有斯图卡,如何能玩闪电战
而且一战德国比二战强那一点没意义
海军建设那么多年,大战的时候从未打破封锁,日德兰也是差一点全军覆没
【 在 su27 (水牛~水牛~先出犄角后出头)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较一下二战,一战时德国有奥国这个盟友,虽然二战时他也占有全部
: 奥国的土地,但是对战争的动员能力肯定不如一战时奥国动员本国的能力.
: 一战时俄国还是个衰落腐朽的国家,在资本主义列强排最后,动员能力很差.
: ...................
--
FROM 219.224.192.*
唔,我不过是想另挖一坑而已
马汉说越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海军必然越不愿和一个实力与之相当的对手作战,我指的是这一句
【 在 DDG (导弹驱逐舰~Private Ship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根本没搞清我在说什么
: 另外,1917年,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海洋霸权了
--
FROM 219.22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