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求教:为什么中国能出现多民族融合局面,而欧洲始终没有出现优
--
FROM 166.111.120.*
中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成出现过南越和西瓯的反抗,甚至还杀了当时的驻守大将。最后秦始皇任用任嚣。在任嚣临行前,秦始皇问他需要多少人马,任嚣说只要带自己的家人就可以了。秦始皇问他有和良策平乱,任嚣答只有八字诀:
怀柔,优遇,教养,同化。
怀柔:尽可能不用武力,整顿军纪。为该区各项民生做建设。
优遇:培植当地人为官吏,铲除原有恶势力。
教养:派专吏为师,教导各种技艺和中原文化,尊重原有技艺和文化,有特别的还可以介绍到中原来,相互交流。
同化:通婚
任嚣用他的“八字决”两年内就平定了南越和西瓯,划为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任嚣病死前,百越人不复平叛。
这两千年来,中国对各民族所用的也基本就是这“八字决”,当然文化和血缘相融合后,也的确确保了我国的团结。
可以说这是在处理民族问题中,中国政治上的胜利。
--
FROM 217.70.17.*
欧洲也有过啊,罗马帝国,这个欧洲人不讳言的,只不过这个罗马帝国的皇帝们昏了头,想把帝国建成一个人间天堂,结果天堂没进去,倒把帝国给葬了,可惜归可惜,可是回报丰厚啊,遥想1900,八国联军进北京,顷刻间,中华灰飞烟灭……
【 在 muzheng (m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成出现过南越和西瓯的反抗,甚至还杀了当时的驻守大将。最后秦始皇任用任嚣。在任嚣临行前,秦始皇问他需要多少人马,任嚣说只要带自己的家人就可以了。秦始皇问他有和良策平乱,任嚣答只有八字诀:
: 怀柔,优遇,教养,同化。
: 怀柔:尽可能不用武力,整顿军纪。为该区各项民生做建设。
: ...................
--
FROM 219.224.183.*
近几百年似乎一直是英国在捣乱。
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眼看要打败土耳其时,英国就鼓动瑞典打俄国。
俄国打瑞典。英国就鼓动土耳其打他。
滑铁卢也有英军。德国两次大战,要统一欧洲,英国又激烈顽抗。
但英国胜了,却对在欧洲大陆驻军没太大兴趣。
一个特殊的岛国。
【 在 changanguke (长安孤客)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11.150.219.*
这种问题要上升到宏观去谈:谈大的问题,譬如:
中国传统文和哲学化的特性;如其容忍性、包容性较高,强调社会和谐。
因此卷入中国的文化战争相对较少,汉人也能包容异质文化。如人们对佛教
传入的态度(当然,知识分子门也有些反抗的,搞了些新儒家之类的东西),
以及后来的回教。
此外是缺乏排他性的一元神宗教:这个很重要,譬如说如果中国有派他的一元神教就很难同化回民。而中国并没有这样的强势宗教,只是把回教汉化了,掺了点儒、道的东西
把回教说了说,就算完事儿了。在欧洲这是不可能的。
中国也没有可和欧洲和阿拉伯国家媲美的长期、有深远
影响的政教合一,也没有激烈的教派残杀,而欧洲国家这方面问题众所周知,非常严重。
此外是中国和周边民族之间文化的关系:中国文化是明显的强势文化,和邻居
差距太大,所以把别人吞掉;人口:中国人口基数较大,同化几个民族没什么问题。
对民族和公民的概念:中国过去的"民族"观基本是开放性的,以文化来定义:他者接受
中国文化,便能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西方国家就不一样了,譬如德国这样的民族其民族
主义素来和血缘(blood)有关,你就是被同化了,德国人也难以认同你,之后还会有严重的
政治迫害(如对犹太人),这同时也解释了整个近现代的德国民族主义,以及战后的
国籍观念:如德国在战后基本不允许被同化的第一代异国人取得德国籍,而所有具备德国血缘的人全部可以申请德国国籍,并且会被批准。这种血缘观极强的民族观就很不利于民族
间的融合同化。这些使中国民族观和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个问题在当代研究中国民族主义的文献中经常提到。实际上,主流的意见恐怕是,中国直到近代(鸦片战争后),根本没有这个民族的概念。
早期中国文明有可能发展成不同的子民族,像今天欧洲的一些文明一样,
特别是那些距离较近的民族,如荷德、西葡等。
后来秦统一等于说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搞成一个大一统的同质文化,防止了内部分裂的
的可能,构成一个强势的民族/文明,剩下的就是去同化那些物质和文化较落后的周边民族。
中国的民族融合有其因素,但也有很多难以和其他文明(欧洲)相比较的东西,因此
必须谨慎。我们所谓的融合,基本上大鱼吃小鱼把人家同化掉,不是现在西方说
的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的那种民族融合、共存。
像八字决这样的说法意义不大:它完全没有考虑到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样的八字决?
为什么中国长期采取了这么一个态度?这才是问题的核心:要探讨八
字决背后的哲学、政治、文化、地理因素,而不是探讨八字决分别都是什么和什么。
此外,将中国的民族政策简扩为一个同质的、统一的、固定的八字政策,也不正确。
遍布历史,中国所有政权对所有少数民族都在怀柔么?还有少数民族到中国来统治我们的
时候呢?我们被统治的汉人是不是也对少数民族进行什么同化“政策”了?
如果你认为满人被汉人同化掉是因为汉人水平高,那就回到了我先前说的那些因素,而不是
什么“八字决”。搞一个八字决来概括,就不是研究历史、不是研究社会科学了。在方法
上看幼稚得很。
【 在 muzheng (m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成出现过南越和西瓯的反抗,甚至还杀了当时的驻守大将。最后秦始皇任用任嚣。在任嚣临行前,秦始皇问他需要多少人马,任嚣说只要带自己的家人就可以了。秦始皇问他有和良策平乱,任嚣答只有八字诀:
: 怀柔,优遇,教养,同化。
: 怀柔:尽可能不用武力,整顿军纪。为该区各项民生做建设。
: ...................
--
修改:KGB FROM 82.39.44.*
FROM 82.39.44.*
【 在 KGB (I AM A VIOLENT 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问题要上升到宏观去谈:谈大的问题,譬如:
: 中国传统文和哲学化的特性;如其容忍性、包容性较高,强调社会和谐。
: 因此卷入中国的文化战争相对较少,汉人也能包容异质文化。如人们对佛教
: ...................
但是上古时期中国存在黄帝等很多部落。有东南西北各种文化,最后却融为一体,这又是为何?
--
FROM 166.111.6.*
如果单从宗教而论,就很难解释阿拉伯世界的情况了。对于西欧而言,多残酷的宗教纷争都没导致原先的民族分裂,相同的派别也无法保证操不同语言民族相互融和。
种族的单一性,文化的同质性,地域的外部封闭和内部交流的畅通,文化中心和地域中心的重合,文化民族的概念,都有利于中国(狭义讲是华夏族/汉语地区)形成大一统的局面。
比较赞同这种比方,相比欧洲这样一个语言种族繁多的地区而言,中国(狭义上讲是汉族地区)和西-葡,德-荷更具有可比性。或者拿俄-白-乌,丹-挪-瑞来比也好些。
【 在 KGB (I AM A VIOLENT 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问题要上升到宏观去谈:谈大的问题,譬如:
: 中国传统文和哲学化的特性;如其容忍性、包容性较高,强调社会和谐。
: 因此卷入中国的文化战争相对较少,汉人也能包容异质文化。如人们对佛教
: ...................
--
FROM 166.111.62.*
这个不难解释。中原核心地区的文化差异很小,先结成统一体形成对周边的文化
强势。结合强势的国家政权,辐射并同化周边的农耕亚文化。
【 在 changanguke (长安孤客)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上古时期中国存在黄帝等很多部落。有东南西北各种文化,最后却融为一体,这又是为何?
--
FROM 166.111.62.*
【 在 Hebrew (Fire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得很好听而已,一样是大吞小,这个完全是自由竞争的结果。
tell m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multiculturalism? what it says,
as a particular branch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using prime examples, such as Belgium, Switzerland and Canada?
--
FROM 202.116.64.*
这个写的不错。看来是个好坑。
希望大家多讨论一下,小兔个人看法,和东方的中央朝贡体系有一定的联系。
【 在 KGB (I AM A VIOLENT 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问题要上升到宏观去谈:谈大的问题,譬如:
: 中国传统文和哲学化的特性;如其容忍性、包容性较高,强调社会和谐。
: 因此卷入中国的文化战争相对较少,汉人也能包容异质文化。如人们对佛教
: ...................
--
FROM 166.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