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富裕的宋朝反而强盛不起来
宋人口最高1亿多。
年财政收支数,最高的几年是1亿贯数量级的。
我记得北宋一贯能买80公斤大米.
"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
南宋好像是2贯才能买1石米,
但是我记得看货币的书,论证宋时确实有纸币,
说宋亡的时候,纸币每家平均有10贯左右。
【 在 lemon (麦兜@马尔代夫)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到底有多富啊,有没有个定量的标准...
--
修改:Anabelle FROM 24.181.105.*
FROM 24.181.105.*
宋代宰相好像年薪超过百万人民币,hiahia
月薪就300贯.
【 在 lemon (麦兜@马尔代夫)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是比现在还富?
--
FROM 24.181.105.*
我记得王小波应该是土地兼并的问题.看过一个当时的四川的数字.
宋其实农民起义从次数和范围还有破坏性上来讲
我想是封建王朝中最低的
【 在 lemon (麦兜@马尔代夫)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富成这样,为啥还有农民起义,按我的感觉,只有没饭吃了,农民
: 才能造反啊.
: 是不是贫富差距过大?
: ...................
--
修改:Anabelle FROM 24.181.105.*
FROM 24.181.105.*
两淮地区和成都府的粮食产量和税收都有数字可查。
两浙地区固然是第一经济区,但是我的观点是,远没有明清那么突出。
所谓的“苏湖熟,天下足”之类形容江南富庶的说法是南宋之后的事情。
宏观经济发达的程度,可以从钱币的数量和使用范围大概推算。
宏观来看,宋的经济空前发达,国内外已是定论。
从微观来看,你说当时(我理解为普遍)两极分化严重,可有证据?
(除了局部某省范围内土地兼并严重等)
而且须知,两极分化严重不等于社会矛盾就严重,如果最底线能维持住
,没人愿意造反的,就如同今日美国一样。
再有,关于所谓的重税,农民负担重的问题,
我看到的出处都是从钱穆到范文澜这些传统书。但是他们对宋的人口的
估计都差一倍,关于这些经济情况下的论断可信吗?
关于重税,还要考虑实物税和货币税的政策区别。
明清交粮食据多,这样中间官员利用度量衡等师爷手段克扣的现象非常普遍。
宋的商品经济较发达,粮食等可以拿街上去卖,卖完交钱,中间环节给市场来处理。国家只管收交易的二道税。这样我看虽然交了两次税,负担说不定还轻些。
总之,北宋时期9文钱一把菜刀,国家收支常年在1亿贯以上,
我看不出人民的负担会有多重。
【 在 wildsun (野太阳※给后羿拜年了※大地回春喜洋洋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宋初期两浙是唯一相对没有战争破坏的地方。杭州是第一经济了。
: 北宋后期黄河决口两淮地区从此从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沦为灾区。入海口
: 到55年才开始修建了不错的一个。。。
: 至于宋的富裕,不要用平均数据之类的。宋养了规模庞大的知识分子,
: 代价就是重税。今天的话就是两极分化严重。 燕云地区的汉人最后
: 反抗宋还是很说明问题的。当时金 辽下面百姓的负担比宋轻多了。
此说可有数量根据?
金按人口来看,统治是比徽宗时期好,辽?
--
修改:Anabelle FROM 68.184.71.*
FROM 24.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