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没有关于中国历史社会发展阶段的新的分发
黄仁宇不是提出过按三大帝国划分中国的封建社会吗,
这个观点在国内也很有市场。
【 在 ast (笑看风云--北平的冬天)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八十年代就看到过
: 一个观点反对用传统得马克思得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
: 划分来区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 最近这个方面有没有得到中国学者普遍认可的新的突破?
--
FROM 61.51.48.117
就是秦汉是第一帝国,以农为主,专制程度不强
唐宋第二帝国,专制程度有所加强,但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整个社会具有活力
明清第三帝国,走回秦汉的老路,专制程度很高,内向稳定型,社会缺乏活力
【 在 fullerene (花牛)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说看?
--
FROM 61.51.48.117
柏杨不是专业史学家,他很有可能是借鉴别人的。
当然,关于中国三个帝国的划分也不一定是黄仁宇第一个提出来的,
但他的著作在中国影响最大。
【 在 dcking (BLACK LOR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观点我记得最早在柏杨德书里看过
: 他是抄黄仁宇的??
--
FROM 159.226.47.19
但是像明清那样在经济制度上开倒车很难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央集权
也有各种不同的中央集权,彼此之间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
至于明朝为什么会选择那么一种内向型的制度,我看是家天下的观念在朱元璋
那里达到了极至,而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又帮助他能够长久实行这种内向僵化的制度。
(国内环境,士族基本被摧毁,中央和百姓之间没有第三阶级;国外,没有一个
能够与中国相抗衡的国家,比如宋时候的辽、金)
【 在 duanjian (断剑)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以为从秦以后中国的国家形态基本固定,即中央集权的帝国,当然各个朝代在具体
: 的组织方式上均有所不同。
: 统一、中央集权是支撑中国历代政权的基础,恐怕也是日后中国政权的基础
--
FROM 159.226.47.19
存在奴隶和奴隶制度是两回事,现代社会有些国家中还是存在奴隶。
我觉得奴隶生产没有成为主要生产方式,一个重要原因是奴隶生产的效率太低。
【 在 berbalaxl3x (非常非常懒的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没有一个以奴隶生产为主要的生产方式的社会呢?
: 我看到有些人说,没有这么一个典型的阶段,在商周时代,奴隶主要用来干家务活,或者
: 从羌人那里抓人来当祭品(可怜的羌人)。而到了魏晋时的隶农有好像和经典的奴隶不太
: 一样,姑且认为是某种乱世的特殊情况吧。所以,我可不可以这么认为,中国的东部地区
: 的文明在某种意义下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而来的。因而有比较强的氏族公社的遗存,比
: 如说中国人格外重视血缘关系。另外,一直到了,明清在大户人家中也还有家奴,其人身
: 自由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
FROM 159.226.47.19
最好请熟悉夏商周历史以及春秋史的网友出来介绍一下当时的生产状况。
【 在 berbalaxl3x (非常非常懒的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所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即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奴隶,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奴隶制是
: 不存在的。这与埃及希腊罗马的历史有所不同(至于在印度是否存在,我不大清楚,种姓
: 和这个似乎又有区别)。
: 还是说现在就连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的欧洲西亚和北非文明(4世纪以前的)中是否存
: 在一个普遍的奴隶制生产关系都被否认了,我还没听说。
--
FROM 159.226.47.19
有网上版本吗?是不是转一段给大家看看。
【 在 Hygeris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的大作中提到: 】
: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有一章专门讲西周的社会生产状况。
--
FROM 159.226.47.19
平民和奴隶的人数对比哪里可以找到?
【 在 Hygeris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的大作中提到: 】
: 补充一下,平民和奴隶的人数对比应该能说明问题:究竟是哪种生产方式
: 占据主要地位。但似乎没有资料说明这一点。
: 还有,北方的谷是粟,即小米;南方的谷是稻谷,即大米。原文上就不再
: 一一说明了。
--
FROM 159.226.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