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各位兄弟,咱们别整天讨论宋朝了,别再讨论财政问题了,也别再讨论银子和贯子了,咱们又不是要考证什么东西,咱们主是要通过讨论提高思维水平和开阔思路。
我提几个有关唐朝藩镇割据的问题,请大家帮助分析回答,谢了,谢了。
1、在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是否可以避免?
比如,如果李亨采纳李泌的策略,或代宗不听仆固怀恩的,而把三藩的将领调走,等等。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们可以分析呀,呵呵。
2、比较彻底的解决藩镇割据问题在德宗和宪宗朝是否可能?
换句话说,就是从政治、财政、人事、军事等方面考察当时的历史人物的决策得失,尤其是元和年间的时候,总有一种功败垂成的感觉。还有一个就是,如果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所谓的最好的时机(是越早越好,还是应当养精蓄锐)。
3、对李泌、陆贽、李德裕等人对藩镇割据的策略该怎么评价?
感觉陆贽是很行的一个人,没赶上好皇帝,可惜呀。
4、最后就是,藩镇割据对老百姓来说是福还是祸?
前面说的都是从朝廷角度,从一般民众角度呢?资治通鉴上说,在淮西评定后,那里的人民终于又重新享受了做朝廷人的乐趣。可是,做朝廷的人真很有乐趣吗?又是杂税,又是劳役、兵役的。我不信这种说法,但是割据也不怎么样,矛盾呀。
我是个历史爱好者,水平不高,但是愿意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
FROM 219.23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