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iu (asd),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关于晚清海关关税及税率的一点看法.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Oct 24 09:34:06 2005), 站内
Greenland和Oldman两位大侠在文中提到我以前的一个post,
在这里作一详细交代.
Greenland在"中国关税水平的变化"里提到了以下数字,
1875年 1.37亿两 0.12亿两 8.8%
1885年 1.53亿两 0.145亿两 9%
1911年 8.49亿两 0.411亿两 4.9%
这个数字可能没有问题, 但以此计算海关进出口贸易税率
则有问题. 原因也在Greenland的"中国旧海关资料"里
提到了, 因为晚清海关的"基本职能是监管进出口贸易、征收
关税、 查缉走私、编制进出口统计,同时兼办沿海及内河航务、港 务、邮政、检疫、气象、内外债和对外赔款的海关担保与清
偿支付,代征厘金、常关税等附加税捐,甚至筹办国际博览
会、教育(国文馆、税务专门学校)以及中国政府特派的外交
事务等等。 " 所以不能以通常意义的海关来理解晚清海关.
(wliu: 在此不得不发感慨, 中国过去的半殖民地不是白叫的.
对半殖民地不了解, 就不理解今天的独立自主是什么意思.)
1, 晚清海关税收细目.
首先以Greenland"中国关税水平的变化"中提到的三年1875, 1885,
1911年来看海关税收细目. 因为没有1911年的数字, 所以用1910年
数字暂带.
1875 1885 1910
海关进出口正税: 870万 1041万 2311万.
洋药税 204万 201万 120万
洋药厘金 320万
土药税 176万
船钞 22万 28万 131万
内地子口半税 53万 57万 182万
复进口半税 68万 91万 203万
总计: 1200万 1418万 3452万
以上单位为两关平银. 误差为其他未列项, 如罚没等.
从中可以看出1875年关税总计是1200万两, 其中贸易正税是870万两,
占关税的70%左右. 其余还有洋药税201万占17%, 船钞占2%,
复进口半税, 70万, 占5%, 内地子口半税50万占4%.
其中也进口贸易有关的就是进出口正税一则, 船钞按过关船舶船舶
吨位收税, 鸦片战争前每吨6两, 战后每吨收银五钱, 后英国主导
降为四钱. 因为当时过关船舶中也载了很多土货, 所以船钞不能完
全反映进出口贸易.
仅以进出口正税为计, 1875年进出口正税占海关税收的70%,
1885年占73%. 1910年占67%.
1861年-1910年历年进出口正税占海关税收比例最高为1861年的
86%, 最低为1888年和1890年的51%. 1861年-1910年海关总计
税收92330万两, 其中进出口正税是59420万两, 占64.34%.
洋药税8913万两, 占9.65%, 洋药厘金11070万两占12%,
土药税为1555万两占1.69, 复进出口税是5021万两占5.44%,
内地子口半税是3923万两占4.27%. 船钞2328万两占2.52%
庚子后, 赫德借机夸大海关权力, 把负责内贸征税的常关也并入海关.
1908至1910三年间海关常税收入平均达2900万两, 有的文献把
他也列入海关收入, 本文为求一致, 将其剔除.
2. 晚清海关税收细目解释.
前面提了海关税收中与进出口有关的只有海关进出口正税和船钞.
那么海关其他名目为何?
首先解释洋药, 洋药即鸦片.
江宁条约中只字未提鸦片, 尽管英国开战的目的就是为了鸦片贸易.
清廷表示;“至于各国商船是否载运鸦片,中国无须过问,也无须在
这方面采取任何措施”. 英国也觉得把鸦片问题订入条约,很不光彩,
所以在"江宁条约"签订后尽管鸦片输入的数目从1842年的28,ooo余箱
到1856年达58,ooo余箱。但鸦片贸易并不纳税.
英国为了谋求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在1854年和1856年的修约活动中,
一再提出鸦片贸易合法化问题, 当时英国对清廷的照会写着“中国名为禁
烟,实则免税”;“与其禁之,不如税之”,“增税必多”
这就导致1858年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的规定。把鸦片改
称“洋药”,准许贸易, 税率为议定每百斤纳税银三十两, 鸦片贸易从此
合法化了。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关于鸦片征税问题又规定,所有进入通商口
岸的鸦片应纳的进口税和厘金都由海关统一征收。本来海关只有在通商
口岸征洋药税的权力,而鸦片厘金则由地方督抚通过厘局征收;但是《条
约》则把鸦片进口税和厘金合并起来,一律归海关征收,这叫做“洋
药税厘并征. 1885年定出详章, 税率为每百斤箱向海关完纳正税三十两,
并纳厘金不过八十两. 即每百斤箱110两.
以上是关于进口鸦片税厘征收方面。此外还有我国自产的土
药税厘问题。对于土药税厘也仿照洋药税厘同一办法。自1887年
起,土药运经通商各口时,海关也实行土药税厘并征。自此,盛产鸦
片的云南、四川等省的大量鸦片由通商各口运销全国,而重庆、宜
昌、蒙自各海关的土药出口税成为各关税收的大宗”。
由于鸦片贸易合法化, 鸦片税收占海关税收的比例增长很快, 从1861年
的0, 到1867年间的20%, 到1894年的1/3, 1888年还达到了40%.
(wliu: 什么叫国耻? 这个是)
下面讲讲子口半税, 复进口半税
凡进出口货物,应完纳值百抽五的关税。这个值百抽五的税率是英国强加
的。"江宁条约"没有进出口货物值百抽五规定。只有天津条约如此规定,
是英国人单方面强加上去的为硬性不变的税率。《天津条约》没有经过中英
双方的谈判,而是英国强迫一字不改签订的.
子口税是由海关征收的一种国内税,其性质属于内地过境税, 所谓子口是
指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也就是通商口岸正口的对称。凡货物征收子口税
之后便不再征收常关税和厘金等内地过境税。因为子口税是取代内地过境
税,所以又称抵代税。
清廷为筹措军饷与太平军对抗,开始征收厘金。厘金的征收,虽名为1%的
厘,实则高至4—10%,甚至有高达20%的;征收的地域越来越广,而且无货
不征,一物数征,这就妨碍了“每两加税不过分”,“一切照旧轻纳”的规定。
1854年2月,英国要求清廷“不得在外国进口的货物上,和为向外国出口
而购买的货物上,课征内地税或过境税。1857年4月又要求以缴纳一种代
偿金来代替进出口货的一切内地课税。。
清廷开始坚决拒绝, 但在天津条约中加入了子口税, 规定每百两征银
二两五钱”. 这个2.5%的税抵代内地所有子口的征课,所以叫做子口
半税。按此规定,洋商进出口货物,只要照章缴纳一次进出口税5%,再
加上2.5%的子口税,共纳7.5%的关税,就得遏运全国,不再缴纳其他
税厘。
子口半税执行起来弊端极多, 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比如现在14%增值税,
如果规定洋货增值税率为5%, 你想会怎么样. 其本质是国内贸易税率
由外国决定.
除了子口半税, 还有一个复进口税的问题. 首先讲讲什么是复进口.
比如一个外商把货物运到广州, 发现其卖不好价钱, 或者根本卖不
出去, 如果他知道上海容易作生意, 他可能就会把货船开到上海
去. 当时外商可在沿海各口岸间载运洋货,但对土货的沿海载运,则是
非法的.
后来因为外国商船,设备优良,又有精锐武器可以抵御海上的劫掠,
它载运的货物有保险;而且华商货物由外国商船载运,可以抵制清朝
常关厘口人员的敲诈勒索,因此,华商乐于把土货交给外商轮船载运
1847年, 英国声称;‘倘禁止英商以英船载运其货物,势必妨碍贸
易之进行。”因此,“应商定若干办法使华商使用英船装运货物,不受
阻挠”。同时建议:“凡载运华商货物之英船,均应交纳船钞;而托运之
货物,应由华商自行完纳关税。”
那时华商经营的民船贸易是由海关监督管理的常关管理,它的关税
是按常关税则征课的与海关税则不同. 洋船载运土货, 要交一次
出口税, 一次进口税, 还要交常关税. 其法定纳税要高于正常经常关
贸易两倍之多.
其次土货用洋船载运.逃避常关税和厘金, 而这些属于地方收入.
地方自然不会同意.
最后, 外商认为只要是经过外国商船载运的货物, 就应当算为对外贸易.
在缴纳完一次进出口正税后, 就不应在收其他税收.
当时总理衙门和赫德、英国公使共同探讨了这个问题。恭亲王以洋
船载运土货出口而复进口,“仍令其照内地过一关纳一关之税”,赫
德则以“如此办理,恐各国公使不肯”.
结果商定: 沿海口岸之间土货的载运,应完纳:一、出口口岸全税;
二、进口口岸半税;三、帝国关税团土货完纳进口半税所得的款额.
不扣缴赔" 即“凡在国内销费之已完出口税本国货物,于到达指
运之通商口岸进口时,按当时出口税率半数收复进口税。其性质实
即沿海、沿江、沿河子口税。盖此项货物,如由民船载运,则沿途亦
须完纳其他种内地税厘也"
1861年10月,复进口半税的规定便载入《通商各口通商章程》。
“洋商由上海运土货进长江,其统货应在上海交本地出口之正税,
并先完长江复进口半税;挨到长江各口后,一经离口贩运,无论洋
商、华商,均逢关纳税,过卡抽厘。”“洋商由上海运别口所来之土
货,已在别口交过出口税,并在上海交过复进口税,如再出口往长
江,毋晤再在上海纳出口税并长江复进口之税;候到长江各口后,
一经离口贩运.无论洋商、华商,均逢关纳税,过卡抽厘。则这是中
国“中央政府对于洋船载运土货的沿海贸易的默认。“
不知各位到这是不是已经迷糊了, 一言一弊之就是这是总理衙门出
让了中国的沿海贸易权, 在当时都只有本国商人有这项权利.
复进出口半税的采用不仅产生了很多弊端, 比如倒卖海关结关票证,
常关收入减少等等, 还有就是对中国民族航运业打击极其巨大.
我们就不多说了. 说那么多的意思就是进出口正税里也应减去
计入复进口的税收. 比如1875年, 进出口正税是870万两,
复进口税是68万两, 但所有复进口的货物都缴纳了完整的一次
出口正税, 我们算140万两吧. 实际要高于这个数字, 因为
晚清海关出口税率要高于进口税率. 复进口税为缴纳一半进口正
税, 非一半出口正税也. 140万仅仅是取个正. 则实际进出口
税收应为730万两. 占海关税收的60%. 而剑桥数字进出口贸
易1.37亿两, 差不多, 不远矣.
3. 为什么说海关实纳税收不到值百抽五
在庚子时, 一个争议焦点就是海关税率. 庚子赔款以海关税收为
抵押, 所以海关收入的多寡就决定了八国可以多快速度拿到多少银
子. 为此德,俄提出提高海关税率到10%, 但英美并不同意, 最后
妥协就是对进出口实征5%的税率. 那么显然以前就不是实征了.
晚清海关税率有一个说法就是进口低于出口, 洋货低于土货,
洋商低于华商, 英商低于其他洋商.
用剑桥的数字来验证进出口贸易及其税率其实不太合适. 因为两个
数字都是海关的, 而海关有值百抽五的规定, 所以你指望他数字
会不附和这个数字吗, 基本不可能. 否则赫德的位子不保了.
当时实际税率大大低于5%是个众人皆知的事实, 主要原因当然是偷
漏税. 赫德自己也说:“自从1854年以来,上海货物的报关制度.
几乎全靠以商人的良心来申报进口货物的确实数量, 关税一律按照
商人呈报的数量,而不是根据海关查验数量来收的。这种制度的自然
结果,就让那些‘害群之马’屡屡欺蒙我们一经发现,他们总是归罪于
笔误。奇怪的是,这许多所谓笔误’,如果不被发现,永远是错得逃了
关税,让商人得利。商人那枝笔在力理报关文件时,总是以多错少。”
不但一些冒险家、不法分子怀着大发横财的奢望从事走私,连一些大洋
行也从事走私愉漏。这些大洋行,有财有势,对海关的干扰很大.
比如生丝, 把两包捆作一包几乎成了行规.
其次则是税率的具体制定问题, 就税则来看, 规定是值百抽五, 算
是从价税, 但实际大多数商品还是从量税, 就是按货物重量来纳税.
比如鸦片每百斤纳税30两, 按当时价格税率大概算是8%.
1843年税种是进口48种, 出口61种, 基本都是按从量税算的.
比如出口的茶叶是每担2.5两出口关税, 市价20两, 税率是12.25%
进口棉花每担四钱, 税率约5%多一点.
后来由于产品价格下降, 银价上涨, 英国又在1858年要求减税, 许多
商品税率减让. 比如每担棉花减到三钱五, 茶叶减到1两. 但后来
商品价格上涨, 但税则未在修改. 税则以外商品贸易时, 一律按值百抽
五原则. 所以实际税率后来即使不考虑偷漏税因素, 也在3%左右.
而且还有许多商品是免税的, 比通商章程善后条款里有以下免税规定,
"凡有金银, 外国各等银钱, 面粟, 米粉, 谷米, 熟肉, 熟茶, 牛奶酥,
牛油, 蜜饯, 外国衣服, 金银首饰, 银器, 香水, 碱, 炭,柴薪, 外国
烛饰, 外国烟丝烟叶, 外国酒, 家用杂物, 行李, 纸张, 笔墨, 毛毯,
铁刀, 利器, 外国自用药料, 玻璃器皿, 以上各物, 进出通商各口,
皆准免税." 以上各类商品的大量进口, 特别是洋米, 洋面, 洋碱,
洋烛, 洋烟, 洋酒,洋纸, 西药, 玻璃器皿等物品因为免税而涌入,
对民族工业打击很大.
再有就是银价方面的作用, 1858年通商章程签约时, 库平银3两
等于英金l镑;后因白银跌价, 1英镑就合关平银7两了. 但外商仍按核
定3两等于1镑的定额纳税,这样3%的税率也就余下1%左右了.
当时赫德在庚子时对这点的论述还算公道.
4. 海关税收上涨的原因
1861年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
34,518,589两. 在50年中增长了5.8倍,这种增长是十分突出
的.
海关税收为什么增长得这么快?
主要进出口贸易不断发展,税收也因而迅速增长. 比如进出口正税
从1861年的434万两, 提高到1910年的2311万两. 增长显著.
其次,由于鸦片贸易合法化,鸦片输入激增,鸦片的税厘全归
海关征收,这也是海关税收剧增之一原因。据统计,从1862年到
1887年每年海关的洋药(鸦片)税就占税收总数15%以上,其中
186i、1866和1867年3年达到20一21%。从1887年洋药税厘并
征实施后,直到1894年‘每年洋药税厘共占同年税收达三分之一
左右。其中1888年达到39.37%.
再次,新关在各口设立后,把属于国内税性质的子口税、复进
口半税纳入海关征收的税种中. 而1887年实行洋药税厘并征后,
复把原属内地税的鸦片匣金的征收交给新关征收.这就增加了海关
的总税收”。
由此可见,不好把海关税收剧增完全归因于对外贸易或者外籍税务
官员的管理.
唉, 看这段历史时, 真是百感交集, 比吃了个苍蝇还难受. 写到
这里, 算是一个交代.
--
修改:wliu FROM 168.122.33.*
FROM 168.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