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羲和常羲与天干地支
最近在看徐旭生先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很有意思。
其中有一节讲帝俊的,引用了《山海经》。《山海经·大荒南经》:
“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方浴日于甘渊。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
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十和十二,这个数字看上去好熟悉。忽然想到,这不就是天干和地支
么。看来中国天干和地支的使用是颇久远的事情了。
后羿射日或者和这个传说有关。以前看过一个说法,说十日是十个王,
这一说法恐怕未必。
--
FROM 152.104.150.*
直觉十二辰的出现应该晚于十二月。
根据月相记日是相当直接的,应该起源很早。
后来发现每个回归年,恒星围绕地球一圈。
而且每个回归年,月相变化十二次。
于是自然把星空十二等分。
每天太阳也会围绕地球一周,既然已经把周天十二等分,
太阳运行到某个分区就对应一个时辰,于是就有了十二辰。
感觉应该是这样。:)
【 在 flzt (燃藜斋主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干是对应十日,但是地支好象是对应十二辰,就是一年的
: 十二个朔日,当然,每一个朔日都是对应一个月。
--
FROM 152.104.150.*
涉及到圆周的似乎都和天文学有关,圆周360度对应一年360天。
【 在 Hygeris (尚友斋主人★如不及) 的大作中提到: 】
: 直觉十二辰的出现应该晚于十二月。
: 根据月相记日是相当直接的,应该起源很早。
: 后来发现每个回归年,恒星围绕地球一圈。
: ...................
--
FROM 152.104.150.*
这不一定是最原始的理由。如果按你这么说,2、3、5的最小公倍数是30,
或者你说为了约数更多,才选了360。可是为什么选360而不是180,也不
是720呢?
这些数字最原始都是有天文学意义的,至于到抽象的数论,恐怕是很晚的事情了。
【 在 Wanderor (迈向基地)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这么说的。圆周经常需要二等分、三等分、五等分,所以找了个360。
--
修改:Hygeris FROM 152.104.150.*
FROM 152.10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