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淝水之战的另一个偶然
淝水之战确实是一个很奇妙的战役,战役中出现的各种莫名其妙的事情就不说了,事后
又发生了一些很让人奇怪的事。
淝水之战发生在太元八年
太元九年 东晋荆州集团的首领桓冲死
太元十年 谢安死
太元十三年 谢石、谢玄相继死
而东晋一朝的士族自三谢、桓冲死后,就基本没有什么杰出人物了。
考虑到另外两个在前秦灭亡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慕容垂和姚苌在太元八年都已经五十多岁
了,而那时苻坚只有四十多岁,在年龄上具有巨大的优势。
如果苻坚能够多等几年,则他的对手非老即死,南北形势就会大大不同。
也许这就是所谓天意吧。
--
修改:forgauss FROM 221.222.222.*
FROM 221.219.52.*
感谢纠正。
【 在 Arjuna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是太元八年
: 太和的时候大家都还很年轻……
--
FROM 221.222.222.*
三谢未死之前,刘牢之根本谈不上什么实际领导人。
而且此人不过一勇将尔,政治上极其不成熟,不具备统帅全局的能力,从后来他的败亡
就可以看出来了。
苻坚四十多岁的时候,桓冲、谢安都六十上下了,苻坚等个五六年最多十年,此二人必死。
到时候南朝能否推举出一个领袖人物都难说,更不用说这个人的水平是否能和桓谢比肩了。
此时再进攻显然胜算更大。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话说得……
: 要没有前秦入侵,三谢也就不会出名了
: 北府的实际领导人刘牢之可还有的活呢
: ...................
--
FROM 221.219.48.*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淝水之战的另一个偶然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Dec 7 22:34:17 2005), 站内
:
: 谢安四十才出山,出山之前什么都不是
: (不要信《世说》之类的名士宣传,脸不变色本身不解决任何问题)
谢氏一等士族,刘牢之下层士族,先不说能力,单是身份上两者就没法比。刘牢之
根本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直到王恭被杀之前,他只不过是一个棋子罢了。
: 事实上谢安死后到孝武帝去世,是东晋最稳定的一个时期
孝武帝和司马道子的矛盾在谢安死后已经逐渐激化,出事是迟早的事情。
: 北府兵在郗鉴时就已成型,即使没有谢玄也具备战斗力
有战斗力是一回事,能不能打胜仗是另外一回事,刘裕的部队被赫连勃勃屠杀,慕容垂
的精兵遭到参合坡之败,都是同样一拨人,换个人指挥差别就会很大。
: 对苻坚来说,没什么更好的机会
要这么说,北周也是在没什么机会的情况下迅速灭了北齐。
:
: 【 在 forgauss (大名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三谢未死之前,刘牢之根本谈不上什么实际领导人。
: : 而且此人不过一勇将尔,政治上极其不成熟,不具备统帅全局的能力,从后来他的败亡
: : 就可以看出来了。
: : ...................
:
: --
:
※ 修改:·forgauss 于 Dec 8 19:48:44 修改本文·[FROM: 221.217.49.*]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8.58.14.*]
--
修改:forgauss FROM 221.217.49.*
FROM 221.2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