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明末为什么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乡兵集团
- 中国但逢乱世,地主豪强就会出来招募私兵,是为乡兵,战斗力都不弱。
 但唯独明末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乡兵集团,出现的地主武装战斗力都相当弱,地主豪强出面
 招募私兵的例子也比较少,汉人主要战斗部队不是来自官军就是来自流寇。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我想了两个原因:
 1. 明政府对基层的控制非常严
 2. 士大夫不懂钱粮,不知兵,想招募私兵也不行
 --
 FROM 61.49.204.*
 
- 这个估计得分具体战区分析
 东北山海关前线是正规军重兵集团的事,地主武装没什么事。
 陕西四川,其实地主武装在初期还是有一些的。但是陕西四川当时基本到处是灾区,
 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地区饥荒,饥民起兵打另一个收成还可以的地区,如果是这样,
 这一带的地主和雇农都对起义军有抵触,不仅地主会出钱,普通佃农自耕农还会出
 人组建民团。李自成当时的情况就是,攻打的地区当地豪强和佃农都相当的对立,
 就算中央给政策,地主也未必能找到人。
 到满清入关和南明对峙阶段,大概是战区的地主政治立场摇摆使然了
 
 
 【 在 forgauss (大名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但逢乱世,地主豪强就会出来招募私兵,是为乡兵,战斗力都不弱。
 : 但唯独明末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乡兵集团,出现的地主武装战斗力都相当弱,地主豪强出面
 : 招募私兵的例子也比较少,汉人主要战斗部队不是来自官军就是来自流寇。
 : ...................
 --
 FROM 61.149.246.*
 
- 如果不是满清对付不了太平天国
 末代也没有什么乡兵
 对基层的控制增强了
 私人性质的集团被严格镇压
 【 在 forgauss (大名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但逢乱世,地主豪强就会出来招募私兵,是为乡兵,战斗力都不弱。
 : 但唯独明末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乡兵集团,出现的地主武装战斗力都相当弱,地主豪强出面
 : 招募私兵的例子也比较少,汉人主要战斗部队不是来自官军就是来自流寇。
 : ...................
 --
 修改:jiang2000 FROM 211.151.90.*
 FROM 211.151.90.*
 
- 明末这样的集团也不少,南明的正规军几乎是清兵刚南下的时候就垮完了。后来剃发令下,各地才义师纷起,这些个义师不就是你说的乡兵么?只不过山头太多,没有统一起来,行不成湘勇那样的气势而已
 
 【 在 forgauss (大名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但逢乱世,地主豪强就会出来招募私兵,是为乡兵,战斗力都不弱。
 : 但唯独明末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乡兵集团,出现的地主武装战斗力都相当弱,地主豪强出面
 : 招募私兵的例子也比较少,汉人主要战斗部队不是来自官军就是来自流寇。
 : ...................
 --
 修改:napolen FROM 61.144.226.*
 FROM 61.144.226.*
 
- 介个,江淮四镇的部队是朝廷发饷发编制,
 但是从士兵的来源和素质来看,当得上正
 规军这个称号吗:P
 
 至于那时的左良玉部,只有旗号是明朝的,
 其他根本就是裹胁流寇集团。
 
 【 在 napolen (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末这样的集团也不少,南明的正规军几乎是清兵刚南下的时候就垮完了。后来剃发令下,各地才义师纷起,这些个义师不就是你说的乡兵么?只不过山头太多,没有统一起来,行不成湘勇那样的气势而已
 --
 FROM 222.67.128.*
 
- 你叫这个劲有意思吗?我原文的主旨是讨论左良玉那帮人是不是正规军吗?
 就算是叫劲,什么样来源和素质的兵才算正规军?非要卫所军才算吗?
 从戚继光以来,像样一点的兵,大多不是私募的,就是家丁,再要么就是招安来的,或
 是少数民族特种部队。
 莫非那都不算正规军?
 讲素质就更搞笑了,到了晚明、南明,越“正规”的兵素质越差,越不能打仗。能打得
 都是什么“番汉降丁”、“流贼”、“海盗”
 
 
 【 在 Greenland (苍野) 的大作中提到: 】
 : 介个,江淮四镇的部队是朝廷发饷发编制,
 : 但是从士兵的来源和素质来看,当得上正
 : 规军这个称号吗:P
 : ...................
 --
 FROM 61.144.226.*
 
- 我也是这个意思,番号编制越正规的晚明军越不能打仗。
 Just跑题灌水而已:)
 
 戚家军是募兵,江淮四镇兵员的来源,估计是军阀兵痞
 大量强制裹胁所经之处的丁壮,然后以此为资本再向弘
 光朝廷要饷要官要地盘。然后史可法这帮人再姑息纵容之~~
 
 这种“正规军”只有旗号正规,残民有余抗敌无力,倒
 是投降清军后,在倾听整编和控制下,对汉族发挥了强
 大的战斗力。
 
 看《南明史》绝大多数时候就是郁闷。明末文武的无耻
 劲,说明统治集团精神上早已崩溃。这个精神崩溃是追
 溯到天启还是万历还是洪武年好呢。
 
 【 在 napolen (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叫这个劲有意思吗?我原文的主旨是讨论左良玉那帮人是不是正规军吗?
 : 就算是叫劲,什么样来源和素质的兵才算正规军?非要卫所军才算吗?
 : 从戚继光以来,像样一点的兵,大多不是私募的,就是家丁,再要么就是招安来的,或
 : ...................
 --
 FROM 222.67.128.*
 
- 我的看法是:经过万历矿税天启宦祸,士大夫气节已摧,
 地方士大夫对明朝的效忠精神并不强。西晋北宋末年那
 些胡族政权刚进中原,“蛮”气太盛,政治手腕不足,
 在汉族中激起的反抗情绪太重。地方豪强遂奋起组织乡兵,
 据坞堡自保。而历经皇太极和顺治两朝的清廷已经从汉
 族学到了不少政治控制手法,有效分化和吸收了关内的
 汉族地主豪强参与本政权。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当然也有反复,例如剃发令。这时后就在江阴踢到铁板了。
 
 【 在 forgauss (大名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但逢乱世,地主豪强就会出来招募私兵,是为乡兵,战斗力都不弱。
 : 但唯独明末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乡兵集团,出现的地主武装战斗力都相当弱,地主豪强出面
 : 招募私兵的例子也比较少,汉人主要战斗部队不是来自官军就是来自流寇。
 : ...................
 --
 FROM 222.67.128.*
 
- 我觉得气节这东西太主观了,常常凭常理你说不清一个人为什么要效忠
 或不效忠。比如方孝孺的父亲,那么难得的好官,被空印案搞死了,
 但小方对朱家还是忠的一塌糊涂。
 
 【 在 Greenland (苍野)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看法是:经过万历矿税天启宦祸,士大夫气节已摧,
 : 地方士大夫对明朝的效忠精神并不强。西晋北宋末年那
 : 些胡族政权刚进中原,“蛮”气太盛,政治手腕不足,
 : ...................
 --
 FROM 61.149.87.*
 
- 这个和效忠精神没有太大的关系
 豪强组织乡兵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卫自己而不是皇朝
 
 具体到明末
 首先是
 清很好的照顾到了豪强的自身利益
 没有一开始就大规模的剥夺他们的财产
 从这个层面上豪强地主对清或者明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了
 其次是
 明王朝对于基层的豪强也好平民也罢
 实行的政策太不得人心了
 所谓众叛亲离就是这样的下场
 
 【 在 Greenland (苍野)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看法是:经过万历矿税天启宦祸,士大夫气节已摧,
 : 地方士大夫对明朝的效忠精神并不强。西晋北宋末年那
 : 些胡族政权刚进中原,“蛮”气太盛,政治手腕不足,
 : ...................
 --
 FROM 211.1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