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甲骨文里面有没有出现一些商王配偶的名字?
找到一篇介绍性的,左传里齐国的婚媾不避同姓事例都在里面了吧,确实比较有特色,不知应该算残余还是夷礼的浸染
同姓不婚的变异
[ 作者:佚名 来源:齐文化大观 点击数:184 更新时间:2004-10-10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东郭偃臣崔武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武子筮之,……示陈文子,文子曰'夫从风,风陨妻,不可娶也。…… '崔子曰:嫠也,何害?先父当之矣。'遂取之。"这段历史记载是说,齐国大夫崔武子(杼)想娶东郭偃的姐姐棠为妻,东郭偃表示反对,认为"男女辨姓",即同姓不能通婚,崔武子为丁公后裔,而东郭偃为桓公后裔,同属姜姓,故不可嫁娶。崔武子无奈,只好求助于卜筮,结果却是凶兆。崔武子为达到强娶棠姜之目的,又以"嫠也,何害?先父当之矣"为借口,娶棠姜为妻。
崔武子与棠姜同姓相婚之事,《烈女传·孽嬖传》也有记载:"齐东郭姜者,棠公之妻,齐崔杼御东郭偃之姊也。美而有色。棠公死,崔子吊而说姜,遂与偃谋娶之。既居,其室比于公宫,庄公通焉,骤如崔氏。崔子知之。"其意是说,崔杼在吊唁棠公时,发现棠公的妻子很漂亮,便与东郭偃商量取棠姜为妻。
结婚后,因崔家紧靠公宫,齐庄公便与棠姜私通,并屡次到崔家,后被发现,导致崔杼杀庄公。棠姜与崔杼同姓相婚,并与齐庄公私通,搞同姓"婚外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同姓不婚的礼念已很淡薄,同姓相婚并不违背齐礼。这说明,同姓不婚的礼制在齐国已发生变异。
同姓不婚,是我国古代传统礼制。周朝时,同姓不婚就已被作为重要的婚姻戒律,故《殷周制度论》记载:"周人有德之政治基础,其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春秋时期,同姓不婚普遍实行于各诸侯国中,其影响所致,一直延续到秦汉以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至唐、宋、明、清诸朝,法律上对同姓通婚也是禁止的,并视同姓相婚为大逆不道行为。同姓不婚作为春秋时期的普遍婚姻戒律,在各诸侯国屡屡被同姓相婚所冲破。在史书文献中记载的各诸侯国的同姓相婚事例中,齐国最为典型。除崔杼与棠姜同姓相婚外,卢蒲癸娶庆舍之女卢蒲姜为妻也具有代表性。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卢蒲)癸臣子之,有宠,妻;之。庆舍之士谓卢蒲癸曰:'男女辨姓,子不辟宗,何也?'曰:'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卢蒲癸想娶庆舍之女卢蒲姜,因庆氏与卢蒲氏皆为姜姓,同宗族,故言不避宗。"避宗"即同宗内不准结婚,不避宗实际上是指同姓相婚。卢蒲癸不听劝告,说,"宗"不来躲避我(指庆舍以女妻之),我干吗要去躲避它?只要像赋诗那样,能够断章取义,得到我所需要的就行了,管它什么同宗不同宗。以此为其同姓相婚行为辩护。
此外,《史记·滑稽列传》说:"淳于髡者,齐之赘婚也。"淳于氏属姜姓,而被姜齐招赘为婿,也是典型的同姓相婚。
齐国同姓相婚礼念,在近亲结婚或近亲性关系上也有所体现。一代名君齐桓公在《管子·小匡》中说:"寡人有污行,不幸而好色,姑姊有不嫁者。"
《新语·无为篇》也载:"齐桓公好妇人之色,妻姑姊妹,而国中多淫于骨肉。"这都说明,齐桓公不仅自己"好色"有"污行",而且姑姊妹"不嫁","淫于骨肉"。这是其一。其二,齐桓公之兄齐襄公长期与妹妹文姜同居淫乱,《史记》、《管子》、《左传》、《列女传》等史书中均有记载。《史记·齐太公世家》说:"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之女弟也,自*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桓公下车则死矣。"《管子·太匡》也载:"鲁桓公夫人文姜,齐女也。公将如齐,与夫人皆行。申俞谏曰:'不可。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公不听,遂以文姜会齐侯于泺。文姜通于齐侯,桓公闻,责文姜。文姜告齐侯,齐侯怒,飨公,使公子彭生乘鲁侯胁之,公薨于车。"齐襄公为达到与其妹文姜长期私通之目的,竟指使公子彭生杀掉鲁桓公。齐桓公、齐襄公与姑姊妹之间的性关系说明,在齐人观念中,同姓甚至近亲兄妹之间的性关系是比较随便的,同姓相婚似乎也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这是齐国婚姻中的一个特色。
【 在 whiho (逢赌必输~~道德教科书,品行状元郎) 的大作中提到: 】
: 左传开始的时候,这个风气应该说是一种违反道德的现象了
: 但是在这个国家这种事较其他国家多发,应该还是能说明一点问题的
: 除了鲁侯丑闻之外,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例子:
: ...................
--
FROM 59.66.118.*
“君出自丁,臣出自桓”言下之意就是两家同姓了。
【 在 whiho (逢赌必输~~道德教科书,品行状元郎) 的大作中提到: 】
: 左传开始的时候,这个风气应该说是一种违反道德的现象了
: 但是在这个国家这种事较其他国家多发,应该还是能说明一点问题的
: 除了鲁侯丑闻之外,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例子:
: ...................
--
FROM 222.210.193.*
照原文的意思,崔杼娶棠姜是崔氏玩完的主要原因,自然是说崔杼
在这件事上做得不对了。崔氏从丁公一直挺到景公,命真硬。
【 在 tx31 (连续杀人·NEWSMTHTV 2005快乐bbs超级水车)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我倒觉得是理解的问题,我想东郭先生的意思是说:既然一个出自丁公,一个出自桓公,两个皆出齐公室,自然不行了。古人说话言简意赅,所以没有再补充一句“所以咱们是同姓”之类的。不过另一方面,崔某的这一提亲行为(而且最后他还是强行娶了棠姜),是由于他个人
--
FROM 222.210.193.*
即使齐国有这类风俗
也不会在左传这样的书中正面反映
【 在 whiho (逢赌必输~~道德教科书,品行状元郎) 的大作中提到: 】
: 左传开始的时候,这个风气应该说是一种违反道德的现象了
: 但是在这个国家这种事较其他国家多发,应该还是能说明一点问题的
: 除了鲁侯丑闻之外,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例子:
: ...................
--
FROM 221.0.14.*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甲骨文里面有没有出现一些商王配偶的名字?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Feb 14 20:35:21 2006), 站内
:
: 好=女+子
: 子姓
: 商王族姓
胡乱看了几篇文章,现在学者里面好像持这种看法的比较少了,认为“妇×”这种称呼后面的字是妇女私名的人比较多,当然还有其它看法
:
:
: 【 在 tx31 (连续杀人·NEWSMTHTV 2005快乐bbs超级水车)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关于商王的配偶,我们这些一般人只知道妇好和妲己,妲己是己姓苏氏,妇好是何族姓不知(至少我不知)。殷墟甲骨里面是不是有出现一些商王配偶的称号,从她们的称号里面是不是应该可以看出一些商王族一般是与那些族姓、部族通婚,以殷商为核心的联盟包括哪些部族,与以周
:
: 是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8.58.15.*]
--
FROM 166.111.39.*
晋文公重耳就是同姓而生,也算是比较奇怪的,毕竟是姬姓
【 在 whiho (逢赌必输~~道德教科书,品行状元郎) 的大作中提到: 】
: 左传开始的时候,这个风气应该说是一种违反道德的现象了
: 但是在这个国家这种事较其他国家多发,应该还是能说明一点问题的
: 除了鲁侯丑闻之外,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例子:
: ...................
--
FROM 59.6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