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版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浅论南北文化差异之历史根源(上)
中间一堆语言学的名词看得晕头转向的,我不懂这个东西,不过我记得王力在《诗词格律》
里说过,山西方言是有入声字保留的。和你的描述似乎不大一致。。
另外,光靠你文中列举的这些证据,似乎很难证明“大槐树移民后裔占北方人口大多数”的结论
题目很大,观点很新,证据很少。。。
【 在 hanjia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在何处) 的大作中提到: 】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浅论南北文化差异之历史根源(上)
: 当今中国的疆域,如果不把南海诸岛计算在内,东西跨度要超过南北,地形也是由西向东分布,从高原到高山,再到丘陵平原,最后是大陆架。“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如果以降水量为依据,淮河与秦岭山脉却构成一个气候上南北分界线,在此分界线上,亦可发现
: 中国历史的主线大致以来是南北走向即以北定南或以南平北,有很多时间处于南北对峙状态。第一次南北对峙是在三国时期,而此之前历史的脉络大多是东西走向的。商纣无道,西歧周武取而代之;犬戎作乱,周平王东迁洛邑;战国时齐秦东西遥相呼应,而后秦东进扫六合而统一
: ...................
--
FROM 221.223.226.*
颇有能耐
【 在 rul (晃晃)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大量的资料中精心选择出来材料来推导出自己所需要的结论
: 但一些关键之处确很少有大量的资料来支撑
: 最大的作用就是挑起争端
: ...................
--
FROM 61.135.159.*
说心里话,你论得不怎么样。
南方人是真正的北人,北方人是到成了北方**的后人,你有什么基因和遗传学作为论证吗?
究竟哪里是真正的北人,不是你两片嘴皮子一白话,我们就相信的,孔子,孟子,曾子和颜
回的后人,感情都去了南方吗?我还真不知道。
南方的人变的温柔秀美了,天哪,我都不知道这个无知是怎么来的,米脂的婆姨和四川的美
女,都怎么算呢?难道都成了变种了?
北方无慷慨悲歌之士,我知道岳飞是河南人,北方的,秦侩是南方人,到是谁更慷慨悲歌呢
?你是想听古代的北方人还是近代的北方人呢?李大钊是近代的北方人,河北的,够慷慨悲
歌了吧,被人用绞索折磨了多少时间,都坚贞不屈,这样的人还不慷慨,还要怎么样算慷慨
。还有古代的岳飞,这些人都是北方人,总比康王赵构对着金人磕头强吧。
当年的元朝攻打日本人失败了,日本人把蒙古人,色目人,还有朝鲜人,北方的中国人全部
杀死,惟独留下了南方人,为什么?理由是这部分人适合做奴隶,没有任何战力。这些就成
为了柔和秀美的最有力的证据吗?
作者先生,你太无礼了,我今天给你的回文不是为了表明我看不起南方人,而是对你的文字
无法表示认同,学术要自由,更要严谨。而不是信口开河,有了一个想法,就开始不分证据
地论证自己的想法,你严谨一些好。
【 在 hanjia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在何处) 的大作中提到: 】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浅论南北文化差异之历史根源(上)
: 当今中国的疆域,如果不把南海诸岛计算在内,东西跨度要超过南北,地形也是由西向东分布,从高原到高山,再到丘陵平原,最后是大陆架。“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如果以降水量为依据,淮河与秦岭山脉却构成一个气候上南北分界线,在此分界线上,亦可发现
: 中国历史的主线大致以来是南北走向即以北定南或以南平北,有很多时间处于南北对峙状态。第一次南北对峙是在三国时期,而此之前历史的脉络大多是东西走向的。商纣无道,西歧周武取而代之;犬戎作乱,周平王东迁洛邑;战国时齐秦东西遥相呼应,而后秦东进扫六合而统一
: ...................
--
FROM 161.1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