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发现一个规律
出身大家族的跟出身汉人的帝王还是不一样的,李唐家即便少了李渊或李世民,仍然有人可以主持大局
【 在 jiang2000 (委员长~迎北马,葬春花)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起来唐还真幸运
: 高祖儿子又多
: 少几个也无所谓……
: ...................
--
FROM 59.66.121.137
这两人能力不差的,只是不如李世民罢了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说得有点过了吧?李建成或者李元吉貌似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
FROM 59.66.121.137
有没有什么规律非要这样套
【 在 RBS (不毕业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之后有汉,隋之后有唐,晋之后为啥仍然纷乱哪
--
FROM 59.66.121.137
张良只是建议吧,没有直接出面,刘邦的抉择是不会因这四个人而有什么改变的,只是他感觉到了这背后的力量,加上如意没有什么羽翼,自己一倒,江山就难保,感觉刘邦也大致能猜测到他死后,如意及其母的下场,但是还是以江山为重。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邦立储的事情有点不一样吧?我感觉倒不是因为刘邦觉得自己身体不行了,而是以张良为首的这些功臣们都支持刘盈,而不支持赵王,四皓显然是张良出面请出来的,刘盈哪有那个本事啊。。。
--
FROM 61.135.159.154
张良是在被吕后佳人逮住让他帮想办法时候才说的吧,如果他是想让刘邦知道的话,干吗等到这样的情况再出主意?而且张良跟刘邦一般都是有什么直说,很少拐弯抹角的吧?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张良就是通过这件事想让刘邦意识到,要立赵王的话阻力太大。。。
--
FROM 61.135.159.154
在废立这件事情上,吕后好像不敢直接跟刘邦抱怨,真是奇怪,不像后来的她啊
【 在 yunmz (唤回春梦一双蝶,忙煞黄尘两只靴) 的大作中提到: 】
: 15岁的小孩不还是傀儡么。。
: 我的意思是,刘邦觉得自己等不到刘如意成年了,所以才改变了主意。
: 吕后的势力经营多年,刘邦又不是傻子,怎能看不到?只不过之前他认为自己可以在有生之年改变这种局面而已
: ...................
--
FROM 61.135.159.154
呵呵,我觉得刘邦挺会相继承人的,只是候选的皇子太少,兄弟更是不可能
【 在 wisely2000 (Farewell,Tom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赵匡胤在立储问题上的抉择可比刘邦艰难
: 对刘邦来说
: 如意和盈都是亲生儿子,血统传承上没有区别。立谁继位,都可以满足父子相传的私利
: ...................
--
FROM 166.111.26.147
呵呵,能将将可不是说着玩的,刘邦看人确实够准,死之前还能推荐几个适当的人,象王陵,周勃,周昌,更厉害的是能看出陈平的墙头草,不能独当一面,只能偶然用他一策
【 在 jiang2000 (委员长|攒paper·写总结·毕业是何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不哪里有汉初三杰
: 刘邦不是号称能将将么
--
FROM 166.111.26.147
感觉陈平就是象赌徒似的压宝,吕后时候居然提出把军权给她,我觉得决不是象他对王陵说的那样,好像自己对于保刘氏江山胸有成竹似的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平的本事就在那几个计策,妙也就妙在那几个计策。。。
--
FROM 166.111.2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