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发现一个规律
赵匡胤给赵光义皇储的地位而不给皇储的名分
应该是两手准备的意思
若是短命,便让赵光义继承帝位,后者感恩也不会为难自己的儿子
若是他长寿,便等儿子成年了取赵光义代之
类似的还有刘邦立储
很难想象他会因为四个老头辅佐刘盈便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最后没有废太子还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身体不抱希望了
既然没有足够的时间扶植培养如意
还不如顺水推舟让吕后辅佐刘盈登基,江山还稳固点,不会出大的波折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是分析赵大的想法。
: 也许赵大只是参考了五代的几个王朝,也可能是参考了更远的秦、晋、隋。
--
FROM 221.218.192.*
四皓。。我看纯粹是个幌子。。。按刘邦那流氓性格,怎么会鸟这些所谓的“贤人”
刘邦若能再活十五年,他完全可以培养起如意的势力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邦立储的事情有点不一样吧?我感觉倒不是因为刘邦觉得自己身体不行了,而是以张良为首的这些功臣们都支持刘盈,而不支持赵王,四皓显然是张良出面请出来的,刘盈哪有那个本事啊。。。
--
FROM 221.219.70.*
15岁的小孩不还是傀儡么。。
我的意思是,刘邦觉得自己等不到刘如意成年了,所以才改变了主意。
吕后的势力经营多年,刘邦又不是傻子,怎能看不到?只不过之前他认为自己可以在有生之年改变这种局面而已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15年。。。重新生个儿子到时候都可以把皇位传给他了
--
FROM 221.2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