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明白为什么太子难做了
除了权力争夺的因素外。家族中的嫡长子与父亲的冲突恐怕是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
长子年长之后,作为家族中第二个男人,必然会挑战父亲的权威,父亲的权力越大,
个性越强,这种冲突往往越激烈。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与成年太子很和睦的似乎不多,大多数情况喜欢小儿子。
--
FROM 61.48.88.*
我猜雍正要搞秘密立储怕不只是为了减轻下一代之间斗争……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权力争夺的因素外。家族中的嫡长子与父亲的冲突恐怕是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
: 长子年长之后,作为家族中第二个男人,必然会挑战父亲的权威,父亲的权力越大,
: 个性越强,这种冲突往往越激烈。
: ...................
--
FROM 61.49.134.*
有道理。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权力争夺的因素外。家族中的嫡长子与父亲的冲突恐怕是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
: 长子年长之后,作为家族中第二个男人,必然会挑战父亲的权威,父亲的权力越大,
: 个性越强,这种冲突往往越激烈。
: ...................
--
FROM 211.151.89.*
做守成之君的太子还稍微好一些,但是对于那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做他的太子有时候往往是一件特别郁闷的事情,两个例子:
1.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其实挺不错的,结果由于他比较仁厚,反对武帝常年用兵,在武帝眼中一直觉得他比较窝囊,“子不类父”,这种感情色彩导致武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差,埋下了武帝晚年巫蛊之乱的种子,结果太子刘据自杀,母亲卫皇后自杀,太子的两个儿子被杀,只剩下一个孙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活了下来,同时还摊上“戾”这个恶谥,汉宣帝登位后曾组织大臣们讨论,想给他祖父平反都没有成功;
2. 明成祖的太子:同上,明仁宗也是个仁厚的人,但是他肥胖,且略有残疾,同他两个骁勇善战的弟弟相比,他一直不符合明成祖的审美观,虽然最后明仁宗还是顺利登上皇位了,但是他在太子位上郁闷了那么多年也着实不容易,同时这与他有一个讨明成祖喜欢的儿子朱瞻基的关系很大。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权力争夺的因素外。家族中的嫡长子与父亲的冲突恐怕是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
: 长子年长之后,作为家族中第二个男人,必然会挑战父亲的权威,父亲的权力越大,
: 个性越强,这种冲突往往越激烈。
: ...................
--
修改:kqxqx FROM 211.99.222.*
FROM 211.99.222.*
秘密立储可以进一步加强皇帝的绝对集权,让皇子们更加打的头破血流,让大臣们更加无所适从,还可以增加很多光明大殿改遗诏之类的民间传说
【 在 jungleford (風淸揚╬孤城斩菜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猜雍正要搞秘密立储怕不只是为了减轻下一代之间斗争……
--
FROM 170.148.96.*
其实汉武帝对太子还是有感情的,只是太子太沉不住气了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守成之君的太子还稍微好一些,但是对于那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做他的太子有时候往往是一件特别郁闷的事情,两个例子:
: 1.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其实挺不错的,结果由于他比较仁厚,反对武帝常年用兵,在武帝眼中一直觉得他比较窝囊,“子不类父”,这种感情色彩导致武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差,埋下了武帝晚年巫蛊之乱的种子,结果太子刘据自杀,母亲卫皇后自杀,太子的两个儿子被杀,只剩下一个孙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活了下来,同时还摊上“戾”这个恶谥,汉宣帝登位后曾组织大臣们讨论,想给他祖父平反都没有成功;
: 2. 明成祖的太子:同上,明仁宗也是个仁厚的人,但是他肥胖,且略有残疾,同他两个骁勇善战的弟弟相比,他一直不符合明成祖的审美观,虽然最后明仁宗还是顺利登上皇位了,但是他在太子位上郁闷了那么多年也着实不容易,同时这与他有一个讨明成祖喜欢的儿子朱瞻基的关系很大。
--
FROM 170.148.96.*
太子被逼急了。江充来找事儿,存心是要置太子于死地。而且他那么大动作却不见甘泉宫有指示,就像他的谋臣说的,武帝生死未卜,谁知是不是江充想谋反?
【 在 napolen (苗苗之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汉武帝对太子还是有感情的,只是太子太沉不住气了
--
FROM 211.151.89.*
太子对付江充,可以理解,但也未必要当场杀掉。
至于后来调兵造反,则实在是太操切了,他根本没和老子进行任何沟通,就认定了只能搞个你死我活
【 在 fullerene (花牛)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子被逼急了。江充来找事儿,存心是要置太子于死地。而且他那么大动作却不见甘泉宫有指示,就像他的谋臣说的,武帝生死未卜,谁知是不是江充想谋反?
--
FROM 170.148.96.*
汉武帝只是不相信太子会造反,至于感情嘛,也不会太深。
【 在 napolen (苗苗之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汉武帝对太子还是有感情的,只是太子太沉不住气了
--
FROM 61.48.88.*
秦始皇与太子扶苏,刘邦与刘盈,汉宣帝与太子,李世民与李承乾……
总之例子很多了。少数民族中相关的例子也很多。
缺乏外部危机和共同的敌人,更容易导致这种内部矛盾激化。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守成之君的太子还稍微好一些,但是对于那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做他的太子有时候往往是一件特别郁闷的事情,两个例子:
: 1.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其实挺不错的,结果由于他比较仁厚,反对武帝常年用兵,在武帝眼中一直觉得他比较窝囊,“子不类父”,这种感情色彩导致武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差,埋下了武帝晚年巫蛊之乱的种子,结果太子刘据自杀,母亲卫皇后自杀,太子的两个儿子被杀,只
: 2. 明成祖的太子:同上,明仁宗也是个仁厚的人,但是他肥胖,且略有残疾,同他两个骁勇善战的弟弟相比,他一直不符合明成祖的审美观,虽然最后明仁宗还是顺利登上皇位了,但是他在太子位上郁闷了那么多年也着实不容易,同时这与他有一个讨明成祖喜欢的儿子朱瞻基的关系
: ...................
--
FROM 61.4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