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授权转载]末座少年 (13·本章完)
元帝时候社会规模大了,不容易管理。这个不好和文景绝对比较。
【 在 Demigod (赎罪的半神)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时候的人认为刘彻败家的话,怎么可能给他庙号?景帝都还没有,宣帝也到刘秀时候才补上,这个门槛多高可想而知吧,班固对武帝的评价是很高的,应该也能部分反映当时大臣的看法吧。而昭帝宣帝元帝时候财政的大增,跟武帝对经济的改革关系很大。
比较了一下前后的国库财政,文景时候的富庶感觉是有点夸大了,不过那个时候政治清明,社会安定,非元帝时候能比。文景之治也并不是文帝景帝少收点税,节俭一点就能出现的,这两个皇帝很懂权术,也比较谨慎。留下的财富好像刘彻没挥霍几年就没了,就得跟贵族豪强争利,这个跟隋的财富大量囤积,经过隋炀帝仍然很多大不一样。
总的看来,文景之治开创的局面虽然很好,但是这样的平衡并不太稳定,只是得益于文景两位帝王个人的才能,如果接下来的是一个平庸的君主的话,很快就会出现兼并腐化的情况,武帝尝试着通过寻找合适的制度来加以控制和延续,应该说是很超前的。
【 在 quiz (不好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了刘彻这样的败家子例子在前面放着,后面的几个皇帝再想建功立业,
: 大臣直接质问他是不是想将来也下几篇罪己诏就吓回去了。
--
修改:Demigod FROM 220.173.12.131
FROM 202.120.58.*
【 在 liuhen (As Always)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 franz (franz)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邦难度高的多。很主要的一点还是他是开历史先河的人物。
: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创始人。
............................
说是第一个实践成功者总没错吧
: 相比之下没有贵族的夺权合法性。刘秀本身是皇族,号召力很强的,这点优势非常大。
: ...................
--
FROM 202.120.58.*
还是会有张邦李邦的出现的吧。
我想这主要是由于孔子之后学术民间化,所以民智大开,就给豪杰崛起创造了条件。
【 在 Bloodbath (一个有文科男生头脑的理工科男生) 的大作中提到: 】
确实如此,要是刘邦没有成功,或者刘邦成功后分封六国,可能中国就会走欧洲模式了。
虽说历史不容假设,但是我还是好奇,倘若没有刘邦,中国历史会如何走?别告诉我会有张邦李邦的出现。
【 在 franz (franz) 的大作中提到: 】
刘邦难度高的多。很主要的一点还是他是开历史先河的人物。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创始人。
相比之下没有贵族的夺权合法性。刘秀本身是皇族,号召力很强的,这点优势非常大。
项羽等人当初的贵族号召力当初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斯巴达克思没成功,不然就是欧州的刘邦了。
【 在 napolen (苗苗之风) 的大作中提到: 】
刘秀得天下很大程度上是捡了绿林赤眉火并的便宜,在收编了绿林残部,打垮了被削弱的赤眉之后,基本上大局已定
而刘邦则是要跟已经取得天下霸权(尽管这一霸权还不那么稳固)的项羽正面硬碰,应该说难度要高于刘秀
记得好像是石勒说,他要生在刘邦的时代,只能做刘邦手下的大将,但若生在刘秀的时代,就可以跟刘秀一较高下了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邦是他祖先。
--
修改:franz FROM 202.120.58.*
FROM 202.1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