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绛侯系狱的真正原因(转载)
吕后只是为了她自己集团的利益罢了,她不仅限制诸王、功臣的权力,也限制惠帝及
惠帝子孙的权力,真正得到好处的只不过她集团内部的人而已。
【 在 Demigod (赎罪的半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绛侯系狱的真正原因
: 关键词: 西汉 吕氏 周勃 绛侯系狱
: 治史年久, 对读史须力透纸背感悟良多。史籍所述若悖于常理, 则往往内含隐情, 深入钻研, 必有新的发现。按传统说法, 周勃是安刘氏天下且于汉文帝有拥立之功的大功臣, 但何以转瞬功夫, 就立即出现“绛侯系狱”这样的事? 须知汉文帝是历史上知名的贤明之君, 恐不能简单
: ...................
--
FROM 221.219.59.*
周勃在功臣里面算是比较老实的,真正狂妄的是灌婴。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绛侯系狱的真正原因(转载)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May 10 20:59:49 2007), 站内
:
: 我感觉其实也就是个皇帝要从大臣手里把权力抢回来的问题。
: 汉文帝和后来的汉宣帝有点类似,都是登基的时候基本上自己的权力很小,甚至有点能登基都是天上一个馅饼砸到了身上的感觉。但是两个人都是比较有能力的,所以登位以后肯定要慢慢地把权力夺回来。
: 但是汉宣帝的情形和汉文帝差别比较大,首先当时的首辅霍光的地位是由汉武帝定的,具有合法性,而且经过昭帝的时候桑弘羊叛乱事件之后,霍光在大臣中可以说是压倒性的优势,而汉宣帝来自民间,基本上除了武帝嫡长重孙的身份外什么实力都没有,所以他只有忍,等霍光挂了之后才把权力拿回来;
: 但是汉文帝则有所不同,毕竟他的实力虽然不强,但是毕竟是从代王走上来的,手里毕竟还是有自己的一套人马的,所以他就会想早点夺权,那么自然就要找人开刀,找来找去,这个周勃是最合适的了:第一、周勃当时位最高,如果能摆平周勃,对其余的那些人自然是非常好的震慑作用;第二、周勃相对来说比较好对付,因为周勃计谋不行;第三、当时周勃比较狂,容易在他身上找茬...这三点一综合,对文帝来说,周勃简直就是当“傻冒”的最佳人选了,所以当然从他身上开刀;相比之下,如果汉文帝要先动陈平这样老奸巨猾的,那难度就非常大了...
:
: btw:虽然一直有“安汉者勃”的说法,但我觉得在高祖快挂到绊倒吕氏这段时间内,如果没有陈平的那些计策,周勃不仅不可能后来功劳列为第一,甚至挂了都有可能,比如他那是要是听高祖的命令直接把樊哙解决了,可能吕氏一上台就立马会修理他。这些计谋,周勃这个粗人是肯定想不到这么深远的
:
: 【 在 Demigod (赎罪的半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 绛侯系狱的真正原因
: : 关键词: 西汉 吕氏 周勃 绛侯系狱
: : 治史年久, 对读史须力透纸背感悟良多。史籍所述若悖于常理, 则往往内含隐情, 深入钻研, 必有新的发现。按传统说法, 周勃是安刘氏天下且于汉文帝有拥立之功的大功臣, 但何以转瞬功夫, 就立即出现“绛侯系狱”这样的事? 须知汉文帝是历史上知名的贤明之君, 恐不能简单
: : ...................
:
: --
: 一定要找最变态的导师,投高档的国际期刊,什么Science啊Nature啊,能投的全都给他投了,投就投骇世惊俗的文章,用最难的课题,比爱因斯坦相对论还难,文章比红楼梦还长,老板的老婆呀,儿子呀,能挂的全给他挂上。影响因子最少也得上十,你要投个小于十的,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老板要找抠门的人,打印不给纸,加班不给钱,特野蛮的那种,到了放假时候,甭管有事没事,他都得跟学生说:“Graduate students no holiday”,一口地道的Chinese English,倍有面子,你说找这样的导师得延期多久毕业?我觉得怎么也得半年吧。半年?那是导师看着顺眼的,其他至少一年,你还别嫌长,弄不好还拿不了学位,就一个字:黑!你得揣摩博士生的心理,能在这种导师手底下干几年的博士生,根本就不在乎再干几年,什么叫博士生你知道吗?真正的博士生就是不怕延期,延了倒痛快!所以我们选导师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变态!”
:
:
: ※ 修改:·kqxqx 于 May 10 21:02:00 修改本文·[FROM: 59.66.116.*]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157.21.*]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59.66.116.*]
--
修改:kqxqx FROM 59.66.116.*
FROM 221.219.59.*
封王是为了获得实际的权力与地位。
【 在 Demigod (赎罪的半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派系的划分,我觉得应该从皇位的角度来看,而不一定说利益一致。
: 惠帝一系是正统所在,就是既得利益者;别的皇子藩王从法理上是有机会染指的;功臣派是没有可能得位的一个集团。当然这只是泛泛的划分了,功臣派里相互独立的派系很多,大多数人都是想保持自己现有位置就行了。
: 如果没有齐王一系的发难的话,估计大部分的功臣都不会有什么举动,毕竟少帝是合法的继承人,吕后也死了,诸吕也并不是飞扬跋扈,让各个功臣受到损害。但是齐王的起事后,那就不一样了,一旦被齐王占控京师,他们不会有好下场。在这形势下,他们也都各自行事,从表现看,
: ...................
--
FROM 221.219.59.*
刘邦死后,刘如意已经没什么能量了,他本人又没什么能力,吕后对其母子赶尽杀绝,
更多的是出于泻私愤的目的。
刘邦死后,吕后想诛杀功臣,无非是怕功臣对自己未来的夺权不利(比如王陵就顶撞过
他),想趁机清洗一批。如果她真的是为了刘盈,如此重大的事,为什么不找刘盈商量
一下。为什么刘盈即位不久,吕后就开始逐步架空刘盈的权力?
【 在 Demigod (赎罪的半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绛侯系狱的真正原因(转载)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May 11 13:41:01 2007), 站内
:
: 如果惠帝没有死的话,吕后确实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当然刘如意除外。
:
: 刘邦死后,吕后曾经想不发丧,诛杀一些功臣,可见当时就有不浅的矛盾。吕后死前叫诸吕不要为她奔丧,更是可见当时矛盾很尖锐。
:
: 还有一件事情,我觉得也跟吕后和功臣矛盾有关的。就是刘邦弥留之际要杀樊哙。这是谁向刘邦进的谗言?刘邦那时候不大可能再自己去调查。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居然没有人劝阻。对于弥留之际的人的话,难道周边的人都会那么当真吗?而且弄得那么隐秘,如果当时有很多人在场的话,不大可能不传到吕后耳朵里,而从后来看,吕后应该不知道这件事情。加上又是陈平和周勃两个人行事,诛杀的对象又是跟吕派有密切关系的樊哙,不免让人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既然陈平在路上敢于擅自作主不遵从,谁又会知道他会不会拿鸡毛当令箭呢?当然这只是猜测一些疑点。
:
: 吕氏兄弟是很废,但是却是吕后觉得最可信的,而且只是想让他们手里拿着兵,不落到一些野心家手里就行,并不是靠他们来镇压。而他拉拢刘章兄弟就不大好理解了,难道只是个人喜欢?
:
: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吕后应该没有代刘的想法这一点我也是同意的,但是我觉得吕后重用吕氏的出发点是想靠他们来巩固汉惠帝的地位可能性不大,主要理由如下:
: : 1、汉惠帝本来就是正统,那些大臣都是支持汉惠帝的。实际情况反而是高祖晚年想改立赵王如意,但是从后来的过程来看,不仅吕后反对,而且那些大臣也是不太同意改立赵王的,否则没有张良等人的一些动作,光靠吕后的反对,不可能使高祖那么快就打消改立的念头
: : 2、吕后杀了赵王一家,虽然手段毒辣,但是基本只是在巩固惠帝的地位,没有对大臣们产生威胁,所以大臣们虽然可能对她会有些意见,但是不会因为这个而动摇惠帝的地位;
: : ...................
:
: --
:
: ※ 修改:·Demigod 于 May 11 14:13:50 修改本文·[FROM: 202.108.12.36]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02.108.12.36]
--
修改:Demigod FROM 202.108.12.36
FROM 221.219.59.*
陈平完全是靠自己的狡诈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本身背景和能量都不够大,很多功臣
也是用其计而鄙其为人,他最好的结局就是即时身退。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趣的是,其实诛灭诸吕,陈平的功劳还更大些,这时候他反而充当起了张良这样的角色
--
FROM 221.2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