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明朝建都北京的得失
既然你转进到这个版面这个话题,我们就姑且先吧你整的那个烂坑
扔一边,就事论事好了。
北京所处的位置无论是从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的角度看,都是适
合于发展大都市的。以降雨量来说,因为北靠燕山余脉、东临渤海
湾,成雨条件良好,北京的年降水量和巴黎相当,历史上就是湿地
众多的地方,这个条件在华北大平原首屈一指。从历史渊源来说,
北京自辽以后就是北方重要的中心城市、元代更是帝国的首都。从
兵要地志来讲,它是中国北方的咽喉,在历史上是确保华北、中原
不受游牧民族侵扰的关键支撑点。华北大平原是中国最早开展垦殖
的地方之一,历史上素来就是中国的粮仓;哪怕是宋、明以后,江
南、两湖的开发已见成效、粮食产量猛增,而东北尚未大规模开发
以前,它的粮食产量依然能和后两者比肩、形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
三足鼎立的局面。
漕运的问题,说明的不是北京不能扮演它的角色,恰恰相反、从另
一个角度证明北京适宜于扮演它的角色。作为“天子守国门”的战
略要地,北京处于明王朝对游牧民族防御的战略前沿,周边驻扎了
几乎整个明帝国陆军的精华,而且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不断,
这样规模惊人的日常消耗,以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搬到两湖、
江南,当地也是难以独立承担的;北京城和北京周边驻扎的军队,
担负的是明帝国最重要的战略任务,其供给自然也就需要由华北、
江南、两湖这三个帝国膏腴之地共同承担。有了漕运这个当时技术
水平下最稳定可靠、成本最低的保障条件,恰好说明北京在扮演这
个角色的时候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
今天北京城市发展说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说交通、环境问题,并
不是说把它搬到别的地方就可以解决了,它是城市化发展到这种超
级规模以后必然面对的、有着高度共性的问题。对照江南、两湖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型、特大型城市,比如上海、武汉,这些问题照
样没得跑!某些问题上,比如交通,由于地理上的差异、要解决起
来的话、北京反而比它们占有非常大的优势——上海的机动车保有
量只有北京的一半,交通就是现在着个样子;如果和北京相当,它
的交通非得崩溃了不可。至于武汉,就更不值一提了。
【 在 fullerene (花牛)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问题刚在History版讨论过,那里太情绪化了,一言不合就人身攻击。
: 发到这儿来,想跟大家认真地讨论一下。
: 我觉得明朝建都北京,其弊在于:
: ...................
--
FROM 211.146.12.*
汉唐的威胁是什么人,首当其冲的关键点在哪里?
【 在 fullerene (花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北不能算牧区吧,三江平原完全可以垦殖的,辽东也具备作为农业区的条件。明末东北的数百万汉人多数是农民吧。
: 天子戍边,历史上有先例吗?汉唐在长安,华北不也没有沦陷么。天子太偏远,一旦被围攻,还增加了勤王的难度。
--
FROM 211.146.12.*
如果没有北京城,周边生态的破坏只会更严重、治理力度只会更差而非更好。
想看例子?往南看看河北的保定、石家庄一带,往北看看张家口、内蒙古。
北京稍微吹点风沙、就嚷嚷沙尘暴,开始设法治理;内蒙古那些地方货真价
实的沙尘暴象家常便饭一样,也闹不出多大个响动。北京稍微缺点水,就嚷
嚷着要反思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上污水处理厂、南水北调这么大的工程也
就能搭车上马;河北其它地方更缺水,大小河道十之八九常年干涸,又闹出
了多大个响动?
贫困——对不起,我实在无法理解你怎么把北京周边存在的贫困地区和北京
城的存在挂上钩的?你的这个逻辑实在太成问题,根本经不住推敲。
【 在 fullerene (花牛) 的大作中提到: 】
: 元清定都北京可不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很大程度上打着“退可守”的主意的。
: 再说现在北京周边之生态恶化和贫困,何尝不是这个远超生态承受能力的大城市本身造成的。
--
FROM 61.51.208.*
如果分析一下北京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你会发现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稍微好点的地方都从北京的发展获得了好处
那些比较贫困的地区往往是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山区或者生态极
端脆弱的荒漠边缘地区
这些地区的落后和贫困实在不能归咎于北京的存在
类似的例子一把一把的:
重庆周边,条件差的县市,也很穷
广州北边百来公里的清远,也很穷
上海浦东地区,在大规模开发以前也很落后(一向落后,自从上海开埠
就是如此)
【 在 yepiaoling (蜀汉太史彭羕|一个窗口经常死机的web)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一段还是有关系的
: 直辖市往往职责是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 唯独北京成了个无底的黑洞
: ...................
--
FROM 61.51.208.*
天津当年起家是洋务运动……
北京作为帝国的首都,是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迈开步子的
正好天津捡了这个漏子、成了中国北方洋务运动的中心。
btw:顺便说一句,中国近代史上的几个最重要的中心城市
基本上都沾了洋务运动这班公共汽车的光,上海、武汉,
etc.
满清垮台了,特别是tg这个行政能力超强、同时搞工业化
又是野心勃勃的强势政府上台,定都于北京,那么天津作
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的地位也就没有了;从此
以后天津风光不再,仅仅是中国北方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业
城市而已,性质上沦落到和唐山差不多的地位。
如果要怨天尤人的话天津自然有一百个理由对北京咬牙切
齿,但是老实讲天津好歹还有过机会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
占有了非常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比起绝大多数地方幸运
得太多;而且建国以后由于和北京距离近这个优势,天津
还是得了不少好处的。
【 在 flzt (燃藜斋主人 自在飞花轻似梦)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津被作为直辖市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主要是天津作为京畿门户的
: 功能和曾经很发达的工商业。而天津今天的衰落也是由于现在的历史条
: 件,主要是中心城市对周边的吸附效应。可以这么说天津是“成也北京,
: ...................
--
FROM 61.51.212.*
当年如果不是北京因为政治原因把洋务运动北方中心的位置让出来,
天津根本就别想冒头……同时,如果不是占着离北京近这个优势,
天津也没有今天。
【 在 ghosts (U-2◆年轻帅气小猫咪) 的大作中提到: 】
: 败没的说,就没成过
--
FROM 61.51.212.*
北京的水资源短缺主要还是一个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其实北京的
缺水、准确点说是环境用水不足:
一方面是工、农业用水量太大、截流了太多本来应该流入自然河道
参与生态循环的水资源,导致地表径流量不足;另一方面大量的工、
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又恶化了河道中的水质。两者叠加的结果
是:大部分地表径流丧失了水体自净功能,仰仗这些河流补给的湖
泊湿地退化甚至季节性干涸、且水质同样严重退化;与此同时地下
水的消耗得不到充足补给(原来由河道、湖泊湿地的自然渗透补给,
现在不行了,对地下水的抽取量又不断加大),水位严重下降且水
质恶化。
总的来说,还是对水资源的调度使用存在严重浪费造成的恶果……
毕竟不是所有的水系都象长江流域那样、水量超级大,再怎么折腾
也能保证水质大部分还在绿线以上——苏州河被糟蹋了那么多年,
已经臭成那样了,居然不过十来年时间的治理就初步的恢复了良性
循环。华北平原有类似困境的不止北京一家,天津、唐山都有类似
的麻烦,海河流域甚至作为中国河流污染的一类典型代表而受到学
界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跑题严重,就不深入的讨论了……
【 在 ghosts (U-2◆年轻帅气小猫咪)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点不同意见,个人认为不考虑其后几百年的建设,明初建都北京是有一定问题的
: 单纯考虑水源问题,北京属于半干旱地区,虽然元代气候可能湿润一些,但仍缺水
: 燕山的地形并不会形成山地显著的山地锋面雨,不能光和巴黎比下雨,人家有条河
: ...................
--
修改:alarm FROM 211.146.12.*
FROM 61.51.212.*
北京市水资源消耗排名如下: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
此为其一。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避免与环境争水的含义,概括起来就是:加
强污水处理和排放管理,减弱因为污水造成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增加
的效应;科学调度取水和排水,避免人为打破水资源循环链条的平
衡。此为其二。
海河流域面临的麻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方面是原有水循环体系
被打破,另一方面是大量污水排入河道;叠加起来就是水资源污染
严重、水系的生态效益下降到了惊人的程度。
黄河流域的问题也类似,但是没有海河流域这么具有典型代表性;
长江流域则是一个显示了人类所生存的这个环境对我们所展现出的
慷慨大方的典型例子——那就是环境自身的高度适应能力和惊人的
自我修复、恢复平衡的能力。
【 在 ghosts (U-2◆年轻帅气小猫咪)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怎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吧,环境用水不足还不是因为更急需的水量太大
: 没有大的径流体系(就是我说的没有天然河流),本身是半干旱区降雨不足
: 靠引水之类的基本是饮鸩止渴,越折腾生态效应越糟糕,开不了源只有节流
: ...................
--
FROM 61.51.212.*
很多人在批判北京的时候,都喜欢说上海的交通比北京好。
这个说法也没错,不过有个前提:上海的机动车保有量只有北京的一半……
如果北京学习上海的做法,上个牌照收几万块钱、甚至更多,把机动车保有
量降下来,大家不妨看看谁的交通状况更好……
【 在 kangaroo (袋鼠^好困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北京这个人口在这里,交通环境怎么样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 当然城市规划本身确实很有问题的说,但是我觉得不可能要求当年的人能够预见到未来2、30年的事情
: 你指的大城市是?
: ...................
--
FROM 123.117.71.*
上海的高架环路还不错,比北京的环路畅通;但是我发现进出环路的
地方堵得那叫厉害。
说到巴黎和罗马的交通状况,奔驰的Smart 就是针对那种路况设计的,
短小精干、占地方小,所以很受欢迎……
【 在 DDG (导弹驱逐舰~Pickett Char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海交通比北京好.....OMG.........
: 这次算是体验了一下巴黎和罗马的交通了......
: 那叫一个恐怖......
: ...................
--
修改:alarm FROM 123.117.73.*
FROM 123.1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