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渡海峡攻势 4
德国防御部署
最高统帅部(OKW)的策略, 1944
翻译:kokopeli
德国的战略主要基于德军在东线基本不会再发动大规模进攻行动的判断. 同时盟军在
西线的力量不断增强,使得在年底前发动大规模进攻几乎肯定了. 这场攻势既有可能
是对第三帝国最大的威胁也可能成为使德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如果盟军不能被阻止
在海滩上,那么盟军的进攻矛头必然很快进入德国腹地; 如果盟军被阻止,桥头堡被消
灭, 盟军短时间内也无法再次组织新的攻势, 这样大约会有50个师的德国部队可以被
抽调出来支援东线.[1]
在认识到盟军强大的战争潜力之后,德军认为他们只能依靠速战速决才能取胜. 这样
的话,当盟军发动进攻时,必须尽可能集结最多的部队,投入这场决定性战役. 为了给
这场时间和地点都由对方选择的战役准确”下注”, 必须尽可能加强防御, 提高部队
机动能力, 提前获知敌方意图. 希特勒在51号指令中要求, 积极准备应对西线的这场
大战, 但是执行和决策却有很大差距.
考虑到这场战役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 必须从东线抽调部分部队加强防御. 但是最理
想状况也不过是在盟军发动进攻前保持现有兵力规模, 同时寻找并集中所有可用的新
的人员和装备加强西线. 遵照希特勒的指示,德军统帅部制定了一份旨在调动部队以
在西线应付盟军的任何战役行动的计划. 如盟军进攻法国, 最有可能的目标, 统帅部
将从丹麦, 挪威抽调3个步兵师; 从意大利调1个步兵师, 1个掷掸兵团和一个军部;
从巴尔干调4个摩托化步兵师或自行火炮师和其他一些小部队.[2] 尽管这些调动还不
至于撤空被占领土上的力量,但是这也足以集中相当的力量.
而以上的部队集结的计划都是基于盟军只在一处发动主要攻击的假设. 一月统帅部开
始考虑这个假设的可能性. 所有迹象都表明, 盟军可能在海峡最窄处发动进攻, 而同
时在其他地域也会有其他攻势支援. 统帅部十分关注盟军总部的决策和准备工作, 认
为”主要进攻”不一定会在英吉利海峡, 而可能在葡萄牙或者巴尔干, 而后者的可能
性则更大些.[3] 但是似乎盟军不会在地中海地区沿意大利半岛辛苦跋涉, 推进. [4
] 巴尔干地区战略位置重要而且唾手可得. 对在以上任何地区的盟军力量的增长, 德
国最高统帅部认为都是可以通过依次突然进攻而解决的”暂时性战略失衡”. 尽管在
英国的特工报告盟军的登陆舰船比邓尼兹手下估计的要多10倍.[5] 这些发现证明盟
军可能在准备一场大规模进攻. 而安齐奥登陆则似乎证了这个担心. 安齐奥桥头堡被
德军认为是与意大利主战线关系不大的小战术点. 而总参谋长, 约德尔, 认为这是旨
在分散德军战备而在大陆边缘进行的一系列行动之一. 而盟军在安齐奥登陆后花了一
周加固阵地而未向内陆推进, 似乎这个行动并不是为了吸引德军注意力. 这个情况似
乎证实了约德尔的判断. 约德尔向希特勒 报告应该注意盟军的进攻方向, 或许在葡
萄牙, 法国西部或东部海岸, 爱琴海. 而法国则是最可能的目标, 同时可能在比斯开
湾或地中海发动支援性行动. 这个判断得到了重视. 二月,2个新步兵师组建完成并被
编入第19军以加强南部海岸防御而第9装甲师则被抽调做预备队. 另一个新的师被部
署在第1军, 防御比斯开湾和西班牙边界.[7] 更重要的是, 这已经打乱了原先的防御
部署. 如果要同时应付多场进攻, 德军就不可能从其他地区抽调部队, 加强受到攻击
地区的力量. 实际上要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还是十分困难的. 由于这个原因, 再加上
地中海, 俄国前线的状况变化莫测, 任何计划都是朝令夕改, 3月统帅部就取消了这
个计划. 而战区指挥官接到命令: 所有部队调动将在敌人暴露主攻方向后统一具体安
排. 于此同时一份新的将后备军调往主战场的计划被制定出来.
根据这个计划,西线司令部将得到一个军部, 2个装甲掷弹兵加强团, 1个步兵加强团
, 由3个步兵团组成的师主力战斗群, 1个摩托化炮兵团, 5个国民警卫营, 1个自行火
箭炮营. [8]这些各式各样的,甚至有些是由新兵组成的部队根本无法代替原先计划派
往西线的8个加强师. 尽管西线司令部坚持努力从未受到进攻的被占土地上抽调军队
, 但是到3月希望变的十分渺茫. 最高统帅部认定的可能登陆地点太多, 战略不确定
性使得任何部队的集结不断拖延.[9]
由于难以准确判断盟军的攻击方向, 3月德军西线防御一再被削弱. 这还只是在1943
年底后令德国难以应付的种种困难之一. 南方和东线的威胁成为德军最高指挥机关考
虑的重点. 在希特勒发布命令不得为应付东线威胁而调走西线部队的3个月后, 尽管
苏联军队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并取得胜利, 德军还是设法稳定了战线. 1943年圣诞节前
, 苏联军队发动了基辅战役, 几天内向西推进了二百多英里. 1944年1月, 列宁格勒
解围, 1月底第8军大部被包围在齐克塞附近; 2月德国第6军在第聂伯河战役中被击溃
. 德军急需从西线抽调部队补充损失. 但是只有一个步兵师被从挪威调来, 而这支部
队又被另一支战斗力相近的部队代替. 2月3个作为西线后备部队的加强团在德国刚组
建完成,就被调往东线. 同一个月, 3000名士兵被调往东线顶替被冻伤的人员.[10]
考虑到不断加大的东线的压力, 这还不至于导致西线过度虚弱. 但是1月的安齐奥登
陆战役则又在德军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德军全力反攻并不仅仅是因为德军认为这
是一系列两栖攻击的前兆, 而是因为这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根据在东南部防
御一次大规模两栖进攻的计划,第715摩托化步兵师被调离法国. 2月4日, 约德尔发现
手头的增援部队无法摧毁安齐奥桥头堡, 于是他向希特勒请求调动西线唯一齐装满员
的第9装甲师, 希特勒拒绝了. 注意到北非有大批盟军部队集结, 希特勒担心盟军会
在法国的地中海海岸发动进攻. 此外他担心, 即使回到法国,也无法补充部队损失,
尤其是装备上的. 于是西线司令部逃过了这一关. 因为具有强大机动能力而和装甲部
队一同作为预备队的715师被调走, 带来的损失还是很严重的. [11] 接下来还有更糟
糕的. 3月苏联军队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 而匈牙利听说将退出战争, 德国的兵力缺
口再次拉大. 上述情况使得希特勒的51号指令成为一纸空文. 出现的防线空缺将通过
从巴尔干, 法国和后备军中调动装甲教导师(李尔), 一个军部, 一些飞机和其他小部
队来填补. 德国人计划在"控制”匈牙利后撤回这些部队. 实际上,占领过程十分顺利
, 而且匈牙利军队仍然和德军并肩作战. 5月装甲教导师回到法国. 但是2个后备师和
2个驻东南部的师被调往东线, 只是在最后一刻其中三分之一被希特勒招回. 这些损
失间接的又削弱了西线的防御力量.
苏军再次行动,几乎要粉碎德军南翼的防御。相比之下,这时西线的威胁不再受到关
注。3月4日, 苏军再次进攻; 9日乌曼陷落;14日德军撤出赫尔松。至此苏军没有
受到任何大的抵抗。 月底前他们渡过了布格河, 得涅斯特河和普鲁司河。在加里西
亚,暂时包围了德国第1装甲军。形势如此紧张,德国人根本来不及做长远计划, 只
能到处搜罗集中所有找的到的部队作为增援。 3月10日第161师被调离丹麦, 由一个
战斗力很低的部队顶替。 2周后同样的, 349师被调离法国,由从后备军来的,战斗
力不强的331师代替。同时西线司令部的4个部队(第326, 346, 348和19空军野战
部队)被命令将轻武器交给罗马尼亚部队,以加强后者实力, 随后又被拆散补充到
东线的各个部队中。3月26日,党卫军第2装甲军(辖党卫军9, 10装甲师)接到命令
,离开法国加入解救第1装甲军的行动。[12] 党卫军第2 装甲军的离开使得西线只有
1支机动部队, 第21装甲师。研究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历史学家都认为如果盟军此时进
攻,龙德施泰特几乎没有力量还击。[13] 这个也许过于夸张, 但是事实是这个时候
西线德军的力量在3月底已经处于最低点了。在伺候的6周中,东线逐渐稳定,西线才
得以补充损失。5月中旬, 尽管装备不足, 有4个装甲师处于备战状态, 另外4个正
在组建。5月底,装甲教导师和第1装甲军分别从匈牙利和东线返回法国重整。 同时
德国最有经验的装甲部队指挥官冯克将军指挥的第47装甲军从东线回来,归龙德施泰
特指挥。 实际上在不断向东线输送补充兵力的情况下,西线的恢复能力应该是很强
的了。1943年11月到1944年6月间归龙德施泰特指挥的战斗师已经由46个增加到58个
。这些增加的部队中除了少数从东线返回的部队外, 大多是新组建的部队。1942年
秋季,已经兵力不足的德国采取了占领与训练同步的做法。原有的新兵训练部队被解
散,新兵就近入伍后,会被送往相关部队继续训练。1943年三分之二的类似训练部队
部署在法国,低地国家,丹麦,波兰,苏联, 立陶宛和意大利北部. 步兵和装甲部队被编
入预备师. 这些预备师中的26个(包括4个装甲师)是在1942至1943年间组建的. 一半
的部队被部署在西线战区. 尽管他们仍然接受后备军指挥, 同时理论上主要负责训练
部队,而实际上他们已经被作为低等野战师了. 大多数时间里他们驻守在兵营里, 偶
尔会被用于对付抵抗组织.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 他们从常规野战部队获得了指挥支援
. 随着占领任务的不断扩大, 他们开始在西线担负更重要的角色, 从而使得他们不可
能被用做其他部队的补充. 简单而言, 他们俨然成了完整的野战部队。了解到这个后
, 他们最终被升格为步兵师或装甲师. 在”霸王”行动前有6个西线预备师,包括3个
装甲师, 得以升格. 剩余7个中的5个在1944年夏季以类似方式转型, 另外2个最终解
散. [14] 除了上述方式, 西线司令部还通过收拢从东线被击溃后撤的部队, 召集能
够找到的人员并从后备军抽调部分组成新的师团. 这样做在部队组成和性质方面的效
果还要详细论述, 但是总的来说给龙德施泰特留下了2类部队: 1.已经损失大部分优
秀人员和装备的老部队; 2.人员和装备都准备不足的新部队, 有的部队还是有相当战
斗力的. 大部分的新部队是按照新的优化后的编制组成的. 这种新的部队编制旨在使
用最少的人员, 却能拥有最强大的火力.
战斗组成
1939至1943年标准德国步兵师由3个步兵团,共9个步兵营组成. 每个团除了12个步枪
和重武器连外,还有第13步兵炮连和第14反坦克连. 一个师还有1个反坦克营和1个侦
察营. 师属炮兵有1个150mm榴弹炮营和3个轻型(105mm)榴弹炮营, 总共48门火炮. 德
国师属炮兵规模大致与美军相同. 由于多了反坦克和侦察部队, 德国师拥有17,000人
, 多于美国师.
当然,在数年战争后,这个编制也远远超过了捉襟见肘的人员补充能力. 1943年10月部
队进行重整, 保持火力, 削减人员. 由3个团(各2个营)组成的新步兵师的编制计划再
次遇到了问题. 希特勒希望在保持战斗力的条件下, 将人数削减到11,000人. 陆军参
谋当然反对, 他们只希望削减到12,769人. 精简主要通过削减补给量和人员补充实现
, 战斗部队的比例由此提高到75%到80%.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1944年型步兵师. [15]
从9个营到6个的精简过程造成的损失则通过用燧发枪营代替侦察营弥补. 燧发枪营仍
然负责侦察任务, 但是按照步兵营编制组成, 只是其中一个连装备自行车而且拥有更
多马车和摩托化车辆. 实际上燧发枪营被当成了第7个步兵营.
除了裁减3个步兵营外, 新步兵师的班和连的编制也有了缩减, 但是自动武器增加了
.[16] 裁减后每个连由140名士兵和2名军官组成, 而当时美军是187和6. 每个德国师
的步枪装备数量要比美国的少1200支, 但是师整体火力仍然强于美国. 而炮兵实力相
近, 在步兵炮方面略占优势, 在自动武器方面则优势更加明显. [17]
1944年步兵师编制基本应用于新部队, 同时也适用于老部队改编, 比如空军野战师.
[18] 这些新编步兵师也包括了龙德施泰特的步兵部队, 但是除了特殊命令以外,常备
部队一般都没有改编. 常备师团是龙德施泰特为了防止部队被抽调而于1942年设立的
. 尽管有9个步兵营,他们的战斗力不如老式步兵师. 他们没有侦察营,而且只有3个炮
兵营.[19]
尽管常备师是作为西线长驻力量的, 但是他们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东部前线调兵的
影响.实际上到1943年底, 大多数师团减少了一个团. 1943到1944年间, 又尝试收拢
部队并补充损失. 大多数补充部队都是空架子. 这也反映了海岸防御的空虚和人力,
装备的相对不足. 比如716师D日只有6个营和1个团部[20], 而驻守距离比716师长2.
5倍的709 师有3个团,11个营. 当1944式步兵师编制定型时, 试验也没有停止. 有些
部队(如第7军的77和91师)拥有2个团, 6个营. 他们缺乏燧发枪营, 而且只有3个炮兵
营,而不是4个.[21] 77师最终用一个不满员的营和VT步枪营补足. 91师补充了一个伞
兵营即参战. 这2支部队实际上没有完全展开独立战斗(T/O), 在德军中这些部队还是
属于实验性质, 为节约兵力而设计, 但称不上是最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1944年最好的德国步兵师是空军的伞兵师. 他们体制上归空军指挥, 但实战中听命于
陆军指挥. 1943年秋季,德国只有1个伞兵军, 下辖2个师. 当时按照戈林的建议, 经
过希特勒批准, 准备在1944年底前组建2个总共拥有10万人的伞兵师. 他们装备精良
, 在兵员,装备,武器和训练方面的地位与党卫军相似.[22]
在这些新组建的伞兵部队中,第3,5伞兵师和第6伞兵营(属于第2伞兵师) 划归西线指
挥.[23] 只有这个独立团和第3师参加了诺曼底战役. 这些部队的确一流.
第3伞兵师由3个各有3个营的伞兵团组成, 另外还有一个(第13)迫击炮连, 第14反坦
克连, 第15工兵连. 第6伞兵团的迫击炮连按照编制拥有9门120mm重型迫击炮, 而第
3伞兵师的装备就种类繁多了,包括100mm迫击炮和105mm火箭炮. 全师共有一个轻型炮
兵营(12门70mm榴弹炮). 1944年5月12日命令, 用2个轻型炮兵营和一个中型炮兵营替
换原有的炮兵团. 但是这个命令直到部队参战时才得以执行. 命令中也要求组建一个
重迫击炮营, 但是这个也没有获得执行. 4到5月间,该师组建了一支装备轻型防空炮
和88mm炮的高炮营. 全师在5月22日共有17,420人. 第6伞兵团共有15个连, 3457人.
两者都要比相近的步兵部队规模要大. 不仅如此,他们素质也很高. 由于完全是职员
人员, 其士气要高于其他部队. 比如6团平均年龄17.5岁. 他们的装备也要比其他部
队好. 6团步枪连的轻机枪数量是其他步兵连的2倍. 重武器连拥有12挺机枪和6门中
型迫击炮, 火力也比其他部队强. 主要弱点在于, 和龙德施泰特的其他部队一样, 缺
乏运输车辆. 比如伞兵6团只有70辆50种型号的卡车. [26]
理论上处于同一水平的是装甲掷弹兵师, 按照美国标准, 这是一支拥有坦克营, 装甲
人员输送车和自行火炮的步兵部队. 西线唯一的类似部队就是党卫军第17装甲掷弹兵
师. 和其他党卫军部队一样,该部队比其他类似的国防军部队要强大的多. 另一方面
, 和许多的西线部队一样, 他们的实际作战能力比理论上计算的要弱许多。按照编制
他应该有2个团6个营的摩托化部队, 实际上只有4个有汽车, 另2个使用自行车. 坦克
营拥有37辆突击炮, 比规定少5辆. 没有坦克. 规定兵力是18,354,而6月1日实际只有
17, 321人. 反坦克按编制应该有3个连, 但是只有1个装备9门75mm和3门76.2mm炮的
连. 这个师有一个满员的装甲侦察营和高射炮营. 后者装备了12门88mm和其他小口径
高炮, 但是有20%人员缺编. [27]
为了准备反抗6月可能的进攻, 西线准备了6个军和3个装甲师. 其战斗力和编制各不
相同. 在人员方面, 第9装甲师拥有12768人, 而第2装甲师有16466.[28] 拥有6个营
的党卫军装甲师也是如此, SS第9装甲师拥有17590人, 而SS装甲第1师21386人. 所有
装甲师规模都要比美国的大, 其中SS第装甲师是美国部队的2倍以上. 但是他们装备
的坦克要少的多。而个体的差别也是很大的.[29] 典型的军,师坦克团的编制包括1个
营的4号坦克和1个营的5号坦克. 每个团有4个连. 每个连有22辆坦克. 事实情况却大
相径庭. 即使是在D日装备最好的第2装甲师也没有按编制获得足够的5号坦克.[30]各
个部队又和标准编制又不一样. 比如SS第1装甲师, 按照编制, 应该有45辆突击炮,
21辆3号坦克, 101辆4号坦克和81辆5号坦克. 部队有了足够的突击炮,但是只有88辆
坦克, 包括50辆4号坦克和38辆5号坦克. 而SS第2装甲师, 应该有75辆突击炮, 但是
6月1日只有33辆, 7辆3号坦克; 但是当天1辆也没有; 57辆4号坦克, 只有44辆; 99辆
5号, 实际25辆.[31] 国防军坦克师除了2个有4个营步兵团和一个坦克团外, 还有1个
自行反坦克营(更多的装备突击炮), 1个装甲侦察营, 1个拖带高炮营和1个配备一个
轻型自行火炮营, 1个轻型和1个中型拖带炮兵营. 党卫军坦克师则另外还有1个轻型
拖带炮兵营. 装备种类的繁杂也反映了几乎在每个部队里都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反映
了在苏联的战略进攻和盟军战略轰炸影响下, 被拖跨的德国经济的困难. 在东线仍然
是主战场, 而西线还没有受到直接威胁的情况下, 德国人自然会把最好的装备提供给
东线部队, 而西线只能得到”残羹冷炙”. 1941年德国决定用俘获的装备提供给西线
部队, 此时已经有10支部队如此组建起来了.[32] 东线部队继续享受着装备的有限供
给权, 而此时发送给西线的装备常常因为运输装甲部队而延误. 1944年先进装备还是
西线部队急切需要的稀缺资源. 1943年底西线共有703辆坦克, 突击炮和装备88mm炮
的”黄蜂”自行火炮. 到12月底, 增加到823辆, 增加的部分大多是4号坦克. 所有”
黄蜂”自行火炮和”虎”式坦克都被调往东线, 造成了装备储备的减少, 而计划中安
排要有1226辆.[33] 新年过后事情有了变化,. 1月份的增长并不明显, 但是交货更快
了. 尽管大多数的虎式坦克还是被发往东线, 但是豹式坦克的交付明显增加了. 4月
底, 西线总共拥有1608辆坦克和突击炮, 其中674辆是4号坦克, 514辆豹式坦克. 计
划安排到月底的数量是1994辆.[34]
随着德国战时经济日益接近崩溃, 在西线的军队集结也反映出即将到来的与西线盟军
战役的重要性. 闪电战专家, 德国装甲部队总监, 古德里安认为没有强大的装甲打击
力量, 想要在未来的决定性战役中转入进攻, 打败敌人是不可能的. 1943年下半年,
古德里安提议, 并经过希特勒批准, 着手建立一支10个师的战略装甲预备力量, 同
时努力更新各部队装备, 提升战斗力. 因此, 急需大量新式坦克. 但是在盟军和苏军
的不断打击下, 德国经济越来越难以自拔. 苏军大量歼灭了德国在战场上的坦克, 而
盟军的空隙使生产补充愈发困难. 德国试图通过挪用其他方面的人力和工厂的生产空
间来解决问题. 结果是后勤支援车辆的生产受到影响, 没有他们德国军队很难从战场
上转移重炮和受伤, 缺油的坦克. 1943年10到12月, 979辆4号和3号, 444辆突击炮因
为在撤退中被放弃而损失. 同样的, 7到12月2235门大炮和1692门反坦克炮被摧毁或
俘获. 古德里安最终指出, 如果这些装备终究要被牺牲掉的话, 还不如不要生产那么
多坦克和大炮.
集中力量生产坦克的另外一个副作用就是零部件的严重不足. 1943年6月,德国总共拥
有2569辆可用的坦克, 463辆需要修理. 在1944年2月是1519辆, 1534辆在修理. 2月
,只有145辆受损车辆返回战场. 月初, 古德里安估计等待修理的坦克是9个月的坦克
产量. 3月底情况没有好转, 尽管交付使用的新坦克多了, 但是可以使用的坦克数量
还是在不断减少.
尽管大战前夜西线德军的力量在装备,人员方面都相当弱, 但是德军还是有一定力量
可以利用海岸自然条件优势获得战役胜利. 在1944年6月1日, 龙德施泰特手下拥有58
个战斗师,其中33个在休整或是后备力量. 只能担负一般性防御任务. 还有24个师由
于具有一定机动能力和高素质人员, 可以被用于一线战斗. 其中有13个步兵师, 2个
伞兵师, 5个国防军装甲师, 4个SS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 第21装甲师由于还装备俘
获的装备, 被认为已经不适合东线作战了。但是在重武器方面还是有一定力量的.[35
]
所有步兵部队被部署在海岸阵地上或海岸后方地带, 受4个军和荷兰司令部指挥.[36
]这4个军是驻防法国大西洋海岸的第1军, 加莱的15军, 地中海沿岸的19军. 在这4个
军指挥下的还有第7军的4个师.[37]
Command and Tactics指挥与战术
西线德军防御最薄弱的可能不是装备和人员的不足,而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挥体系。
龙德施泰特负责整个法国和低地国家的防御,但是其职责和权利却极不相称。对于海
军和空军部队,他没有支配权。在西线的4个空军航空团听命于受空军司令部指挥的
第3航空军。由克郎克指挥的西线海军,装备了驱逐舰,鱼雷艇,巡逻艇,驻扎在龙
德施泰特管辖的港口内,却隶属于海军司令部。龙德施泰特不能直接向以上两人发布
命令,只能要求他们配合。而海空力量也不足以对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按照龙德施
泰特看来,更加严重的是,地面部队的指挥也是分散的。有些情况在德国军队组织中
是很普遍的。比如第3航空军,除了飞行部队外,还指挥了空降部队和第3高炮军的高
射炮。[38] 海军西线集团,除了管辖船只和海岸工事外,还指挥海岸炮台,而后者
则是交错指挥的。海军负责登陆前的行动。然后向海上目标射击则属于海军负责。最
终的战地指挥权则属于指挥官。
相似的指挥权划分也体现在驻扎在法国和低地国家的占领军,他们分别受2个军事长
官指挥。军事长官受最高统帅部指挥,但是如果要抗击进攻,战术上要接西线司令部
指挥。在准备过程中,西线最高指挥官只能要求他们并从中调解他们的分歧。对部队
的控制十分有限,西线指挥部只能“在安全情况严峻的情况下”,调动部队。[39]
1944年西线总部的权力不断受压缩。1943年11月隆美尔元帅接管预备集团军群,起初
负责巡视西线防御。最终隆美尔的总部负责抗击入侵敌人。12月中旬,隆美尔完成了
第一项任务,视察丹麦海岸防御,到达法国视察第15军防区。他和隆美尔都意识到预
备集团军群的指挥权不能在处于战区指挥网络之外。 [40]这种指挥权的独立只能导
致摩擦和低效率。12月30日龙德施泰特建议预备集团军群应归于西线司令部指挥。不
管是谁首先提出,总之一开始两人就同意这个提议。[41] 由于盟军的进攻可能在海
峡地区展开,有必要让隆美尔到位,熟悉战场和任务,并采取他认为必要的措施加强
防御。希特勒批准了这个建议,但是坚持隆美尔还有可能被派往其他战场。[42] 龙
德施泰特接受了这个条件,B集团军群于1月15日开始重整。隆美尔被派往西线司令部
的命令也同时被撤消。[43]
他的任务却十分模糊, 尽管对手下部队没有直接指挥权, 但是他还需要对整个防御行
动负责. 这在一定程度上, 和龙德施泰特类似. 他的任命规定, 他负责战役行动的执
行, 但是不干涉西线司令部的战术指挥。于是在防御, 训练, 组织, 通信, 装备, 保
障和工程问题上, 隆美尔的司令部几乎不起作用.[44] 隆美尔还是西线防御总监, 他
的报告由于通过西线司令部呈送上报, 对于龙德施泰特和他的司令部还是有一定鞭策
作用的. 此外将隆美尔及其人员编入一个战区的做法也是形式性的, 实际上这是一个
后备指挥机关, 责任依然重要. [45]最后和其他德国元帅一样, 隆美尔有权直接向希
特勒报告.[46] 鉴于其职责, 这一条很重要. 隆美尔有足够能力获得希特勒的支持,
而龙德施泰特每当与之意见相左时, 就被弃之一边. 很明显他很容易受到隆美尔的
影响, 而且也不愿意坚持自己的意见, 因为他看来很愿意让隆美尔来担负这些责任.
在1944年1月隆美尔成为西线的主要人物, 这种影响力和他的指挥岗位是不符合的.
而隆美尔的地位还没有被动摇。考虑到未来要反击盟军大规模进攻,龙德施泰特组织
了专门的参谋人员指挥装甲部队,西线装甲集团。由盖尔将军指挥。立即开始接管西
线所有装甲部队,及其训练工作,同时支持指挥官工作,提供建议。盖尔受命充分尊
重国防军各部队指挥官的意见,同时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47]实际上,在装甲部队
的部署问题上,盖尔和隆美尔意见相左,根本提不上合作。
在1944年3月参加的一次高级军官会议上,隆美尔提出要扩大自己的权限,彻底排除
盖尔和龙德施泰特的干扰。另外他还提出要求接管所有西线装甲部队和集团军属炮兵
,并获得对第1,第19军的部分指挥权,这两支部队正在西线司令部部署下防御大西
洋和地中海地区。一方面隆美尔是根据其任务而提出的。正是为了反击敌人的进攻,
他才要求获得所需部队的指挥权。另外,如果能够在战役开始前获得这些部队的指挥
权,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部署部队并准备未来的战斗了。为了统一防御方针,隆
美尔要求将所有指挥权集中到他手中。尽管龙德施泰特对此颇为不满,在3月的军事
会议上希特勒就批准了扩大隆美尔指挥权限的方案。此后在最高统帅部的研究之下,
希特勒最终才撤回以上决定。但是这做的并不彻底。有3个装甲师(第2,21,116)
被划归隆美尔的B集团军群,盖尔将军只负责训练和组织。[48]这样的工作安排没有
任何效果。同时4个党卫军装甲师(SS1,SS12,SS17和装甲教导师)被划归最高统帅
部做中央机动预备集群。这两个决定其实是吸取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的战术观点的折
中方案。[49]但是以上努力几乎没有任何效果。最终削弱了西线司令部影响战局的力
量,但是也没有转给隆美尔。于是最高指挥官和西线司令部都没有得到德国军队普遍
的集中指挥权。
战役开始前最后的指挥权更动是在5月,龙德施泰特下令组建第2集团军群,指挥第1
,19军和G集团军群,接管另外在法国的3个装甲师(第9,11和SS2)[50] 新的调整
可以制衡了隆美尔,也简化了指挥渠道。该调整也最终说明最高统帅部意见的不可操
作性。
在布拉斯科威茨第2集团军群建立之时,龙德施泰特也开始明确自己的地位。他决定
了以上限制下,如何对他的战区下达最高指令。他宣布手下各部队指挥官将尽可能获
得在自己防区的行动自主权。只有在基本战略与他们的战术安排相左,且影响总体战
局时才加以干涉。他甚至认为可以转达希特勒的指示,具体明确战略战术并监督执行
。[51]实际上,1944年备战的几个月里,主要指令并非来自龙德施泰特或者希特勒。
而这时希特勒正在东普鲁士,完全投入在东线战场。直到开战,他也没有到西线视察
过。而且他自己也没有一个完整而有序的战术观点,他经常干涉指挥官的具体指挥而
不是明确基本战略方针。也是因为这个,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的权责划分长期不明确
。造成西线指挥真空。由于西线司令部和B集团军群出于不同目的而做的防御更改,
西线防御一再被削弱。隆美尔对于西线战场的看法很多来自他在北非作战的经验和他
目前任命的具体情况。要注意的是,隆美尔是在西线即将开展的时候被派遣到西线的
,而且他受命全权指挥这场战役。在接连不断的警报中,隆美尔没有认真的计算和谋
划,他想的是如何利用所有能力达到他的目的。这种计划第一,资源第二的反噶也是
由他的有限时间和任务的特殊性决定的。他被任命为海岸防御总监,负责巡视防御公
事并制定计划。他想办的事情必须在3到4个月里完成,而且必须竭尽其能。他知道在
敌人掌握绝对空中优势情况下,集中使用装甲部队是极其愚蠢的。在北非隆美尔指挥
的是德国装备最好,训练最有素的部队,而现在的部队在装备,训练和机动能力上都
严重不足。而且1944年德国空军已经无法和盟军争夺制空权了。对于隆美尔来说,这
意味着部队运动作战几乎不可能。如果德国军队不能和对手抗衡,那么如果要取胜的
话必须借助最坚固的天然工事。大西洋之墙的地堡,战壕,铁丝网和地雷和英吉利海
峡,成为可用的抵消盟军优势的最主要屏障。[52] 于是隆美尔开始完全独立指挥要
塞防御,对此,龙德施泰特颇有微词,而希特勒在他11月的指令中并没有明确要求。
隆美尔认为西线战役胜败将在海滩上决定,特别是登陆开始的48小时内。[53]为了达
到目标,必须将第15军集中部署在整个海岸,形成内陆纵深5到6公里的防御带。在这
个防御带内,所有步兵,炮兵和师一级预备部队被部署在许多抵抗点。[54]抵抗点之
间布满了地雷和障碍物,以组织敌人渗透。由于时间,人手都不够,隆美尔主要还是
依靠一些简单的野战部队,而不是复杂的防御公事。他特别强调地雷的布设使用。他
还特地发明一种新的防御武器,水下障碍物,主要用于破坏登陆艇。[55]在诺曼底,
德军将内陆的拒马和锥形水泥柱挪到敌人可能登陆的海滩。他们要用这些布满涨潮和
落潮间的所有适宜登陆的海滩,即使敌人的平底船也无法靠近海滩。障碍物的设置越
远越好。因为盟军很可能在涨潮是进攻,这样可以减少部队在炮火中移动的距离。只
要资源允许,这些障碍物辉一直顺着海滩,从最高水平线一直走向大海。[56]为了完
善这些防御手段,隆美尔在所有适合滑翔机着陆的地方设置的障碍墙,而且检举很近
,使得滑翔机几乎无法降落,同时在此处布设地雷。德国人认为盟军很可能在布列塔
尼和诺曼底地区实施空降,发起佯攻或配合海滩,发动助攻。隆美尔于是加强了在此
处的障碍物设置。[57]
除了障碍物,德军还利用地雷加强防御。在布洛涅和瑟堡之间有16个各长达5英里的
雷场。而且雷场不断更新,在战役开始之前还会有各种船只紧急布设雷场。在格朗维
尔附近计划了16个雷场。这些雷场密度很高,连德国船只也无法通过。在法国海岸的
浅水地区则有大量特制的70公斤固定的水雷。[58] 隆美尔想通过这种手段使盟军放
弃放弃登陆企图,等盟军突破网状的水下障碍物区到达滩头时,等候他们的只有准备
就绪的德军。隆美尔的计划需要花费大量人工,而人力却十分短缺。在人员调配上,
15军继续获得优先权,第7军则难以完成防御任务。1月84军获得了3个工兵营,2个用
于工事修筑,1个布设地雷。法国劳工团的2480人投入二线工事修筑。前线不断的要
求增援只是换来两个营。[59]
另外一个人员的来源是战斗部队。但是人员持续投入工事的修筑导致了士兵们战斗训
练的减少。比如709师的后备营每周花3天投入工程之中。而在剩下的日子里,由于调
动和日常警备任务,实际训练时间则越来越少。5月的第1,2周该部队一直在执行警
备任务。[60]709师是一个老部队,但是人员不断更换。缺乏持续的充分训练和不断
补充上来的新兵使部队战斗力不断下降。更加严重的是西线主要守备部队的编制的大
调整。第7军中除了1个常备师外,都是1944年组建的。而该军14个师中6个是新部队
。所有部队都担负工程任务。2月隆美尔下令步兵部队投入雷场布设和障碍物设置。
25日第7军向统帅部报告,由于不断投入工程任务,部队必要的训练工作无法展开。
[61]只有2个伞兵师没有被投入这种工作中。第3伞兵师3月被部署到布列塔尼的布雷
斯特以东。任务是完成整编,训练反空降作战。第5伞兵师在5日到14之间被部署到雷
恩,任务类似。这两支部队都属于第2空降军,战术上属于第7军,但是日常管理和训
练训练归空军第3军指挥。由于空军负责伞兵的日常训练,而不属于任何其他部门,
戈林下令除非为了保障驻地免遭空降攻击,伞兵不能投入工程任务。[62]战役打响时
,第 5伞兵师刚刚凑满人数;而第3师是第7军中战备情况最好的。训练时间的减少在
当时特定情况下似乎难以避免。而且也没有人提出抗议。[63]只是当隆美尔想把预备
部队投入海滩时,才遇到阻力。德国军队真的要在海岸阵地上作战的时候,如果他们
不能自由机动,如果战役危机真的出现在开战后48小时内,如果部队距离战线太远,
就无济于事了。这个观点和大西洋防线的思想一样,是出于被动防御的理论。至少有
一个德国指挥官用谨慎的口吻提出了警告。19军指挥官,索登斯坦在自己的信中写到
了自己对于统帅部将部队投入大量工程工作的担忧。他说:“只要一个人还有意识,
他就不会在铁匠挥动榔头的时候还把头迎上去。”[64] 隆美尔的回答是,没有其他
选择;二,盟军的受次打击由于受到投入力量的限制而不会是最强的,而是最弱的;
三,大量部队进入海岸防御工事反而可以为部队提供有效的防护。这些不同意见主要
反映了对战争的不同判断。隆美尔的参谋长战后说,如果能够看到一点胜算,那么隆
美尔宁可打一场机动战。[65] 龙德施泰特和索登斯坦一样更加乐观一些,因为他们
都没有体验过盟军空中优势。他不接受隆美尔的意见,和西线司令部一起阻止隆美尔
把大多数部队调往海岸地带,反而将很多部队调出防御工事。任何想把部队做机动部
署的计划都取决于部队能否实施机动,在战场能否组织并维持战斗力。1944年1到3月
,龙德施泰特努力加强了海岸部队的运输能力。在布列塔尼第7军成功的从265,266
,275,353步兵师中抽调人员组成一个战斗群。在诺曼底的入侵行动开始,这支部队
就会投入战斗。在卡唐坦,243步兵师被改编成标准战斗步兵师。[66]它被改编为1944
年式的拥有6个步兵营的师。4个步兵营装备自行车,炮兵团,后勤部队和反坦克营则
摩托化。改编工作1943年底开始,但是计划在1944年开始的摩托化工作实际上只能达
到有限的程度。[67]必须注意,德国和美国对于机动能力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德国
人认为,摩托化步兵部队只是装备了自行车,马拉火炮和马匹,汽车混用的后勤部队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摩托化部队,只是因为他们具有战场自持力,而不是因为他们能
够高速机动。很多时候西线都无法得到即使是有限的机动能力。龙德施泰特也没有能
够为西线常备部队重新配备机动工具。比如709师在3月得到了一批汽车提升机动能力
,但是在5月由于盟军的轰炸,第7军又把他们悉数招回,以集中使用,形成军的运输
连。[68]
龙德施泰特努力实现部队机动化的努力又被隆美尔“海岸阵地防守”的战略抵消。2
月视察了84军后,隆美尔认为后备部队离前线太远,力量又过强。驻扎在圣洛的352
师和Haye du Puits的243师应该改编,这样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第7军命
令709和716师的后备部队部署到海岸地带。243和352师稍稍向北转移, [69]352师的
炮兵团则部署到海岸地区,归716师指挥。[70]在布列塔尼,243和352师的炮兵部队
则被部署如固定阵地。这就以为着352师不再是后备部队。3月14日第7军干脆命令352
师接管716师左翼。经过西线司令部批准,19日这个调动即完成了。海岸兵力加强后
,716师原先的营级部队阵地上部署了团级部队。716师726团配备给了352师,其2营
成为716师预备队。352师一个团和一个步枪营则作为第7军预备队留下。[72]
希特勒,也许受到隆美尔的影响,在1号指令后,又补充说明,机动能力不足的部队
应该被部署在固定阵地中,而机动能力比较强的部队则作为突击预备部队。最高统帅
部的约德尔将军指出,除了3个师外,已经足够靠前了。不过这么做可嫩个也是很危
险的。因为固定工事非常局限,而且容易被空袭摧毁,另外也应该保留一定的防御纵
深,以抵抗盟军的空降袭击。[73]
部队前沿部署并没有成为主要战略。但是在具体工作中隆美尔还是在不断推行。4月
21装甲师从雷恩调到卡昂,其部队分布在奥那河边,炮兵则被部署到海岸。这个决定
使得21师不再是机动预备队。[74] 隆美尔直接指挥的另外2个装甲师被用来加强15军
,1个在罗恩到巴黎之间,另外一个在艾米恩附近。5月的一次视察使得他又认为战时
无法让部队在左右两翼间运动。于是他命令西线司令部的4个装甲师在海岸附近集结
。龙德施泰特和西线司令部提出这如同在战斗打响前便投入预备队。于是隆美尔的建
议被否决了。 [75]
这4个在西线司令部干预下保留的师(3个装甲师和1个装甲掷弹兵师)成为西线战事
爆发后唯一的机动战略预备队。其中3个的驻扎地点离诺曼底很近,如果不考虑盟军
空军的干扰;另外一个在比利时和荷兰边境。
总之,隆美尔和隆德施泰特德争论从来没有任何结果。但是导致D日的德军部署根本
不是按照任何一个人的理论执行的。机动部队实力过于弱小,而不足以发动大规模反
攻。它被从西线司令部划走,名义上为了日后的快速部署,它被划到3个指挥机构的
管辖下。另外在以反击获得战役决定性胜利的可能消失的情况下,大量部队被部署到
远离海岸的地区,如果隆美尔德理论正确,届时这些部队根本来不及投入战斗,也影
响不了战局。简而言之,部署的灵活性被削弱了的同时,海岸防御纵深并没有扩大。
战前防御部署
进攻前夕的防御状况
按照计划,冬季工事的建筑和部队的备战将在4月30 日前完成。[76]至此德军完成了
反击登陆的准备。1943年底,希特勒命令所有可调动的部队集结到15军前沿后方和第
7军右翼后,但是后者受到攻击的威胁显然要小得多。西线司令部还计划从第7,19军
抽调4个师。其中第7军的243师作为预备队留在原来的军防御阵地。其他三个全部调
往15军。同时从后备军调来的4个新编团,3个加入15军,1个为了加强海岸防御,去
了709师。因为该师受到威胁的“可能性大一点”[77]
4月底前,没有任何人严肃的考虑过盟军进攻的可能。由于情报部准确,德军只能凭
逻辑猜测盟军的动向,而不是按照事实。由于盟军空中优势,空军的空中侦察严重受
限。海上侦察从来不可靠。在英国的间谍成果越来越少,而剩下来的由于英国1944年
4月封锁海峡,毫无成果。从瑞士和葡萄牙来的情报充足但是含糊不清。[78]困难不
在于没有情报,而在于情报过少,或者过于零散,和当初对于盟军的想定相比,很难
有说服力。
最准确的猜想大概是希特勒的,史料也没有说明为什么。大部队军队指挥官都认为盟
军将在加莱登陆的时候,3月希特勒提出盟军可能首先进攻科唐坦和布列塔尼半岛,
并建立桥头堡。[79]不久海军人员证实了这种猜想。4月26日,西线海军司令海军上
将克朗可在查看航空照片后发现英国东南海岸港口和泰晤士河口没有敌人活动迹象。
因此东北海岸受攻击的可能不大。另外盟军空军打击即中在布洛涅和瑟堡间的海岸炮
台和雷达设施上。盟军扫雷和布雷活动已经封锁了整个海域,同时对于后方交通线的
破坏一度中断交通,但是没有切断后方与大西洋前线的联系。克朗可认为所有迹象都
表明盟军登陆点在布洛涅和瑟堡之间,很可能是科唐坦,塞纳河口或者索姆河河口。
[80]这和原先把布洛涅和敦刻尔克间地带作为可能攻击不表的设想完全相反。这种分
歧十分严重,特别是把科唐坦半岛作为盟军可能进攻的主要目标。后来的几次报告中
,克朗可又强调了该地区所受到的威胁,尤其是空降攻击。[81]后来克朗可在5月又
认为,乐阿佛尔和瑟堡间可能是盟军的进攻目标。果然盟军对于这两个港口的大规模
轰炸加强了。
不台确定希特勒当时是否受到相关信息,或者作出任何反应。事实是4月底德军在诺
曼底不断的加强了防御力量。[82]在海岸炮塔和后勤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这
些不久措施几乎杯水车薪。对于第7军的轰炸无论是未及隐蔽或者多尔曼将军安排故
意布设的假阵地都是很大的威胁。隆美尔向第7军转达了希特勒的命令,在瑟堡附近
保留一个伞兵团和2个营。这个伞兵团是第6伞兵团,驻扎在Lessay-Periers。装备了
各种德国,苏联,法国杂牌坦克的206独立装甲营在Cap de la Hague和Cap de Carteret
之间设置固定阵地。第7军突击炮营被派往la Haye du Puits 随后转往 le Vast。同
时正在转往南特的91师也被调往科唐坦。很快火车又掉头去了la Haye du Puits附近
。在那里,91师受命指挥第6伞兵团。调动于5月14日完成,隆美尔又命令西线预备队
的101火箭炮团驻防科唐坦。同时支援795营的第 17机关枪营又被调往卡朗坦东北的
Brucheville。这些部队(91师,低6伞兵营,第7突击炮营)的任务都是反空降作战
。卡朗坦的后备第100装甲营作为预备队。[83]
这样在2支美军空降部队到来前1个月,科唐坦地区的德军就准备就绪了。但是隆美尔
和龙德施泰特都没有料到这居然是盟军主攻的一部分。而且他们也没有调动更多部队
应对盟军登陆。按照计划,冬季工事的建筑和部队的备战将在4月30 日前完成。[76
]至此德军完成了反击登陆的准备。1943年底,希特勒命令所有可调动的部队集结到
15军前沿后方和第7军右翼后,但是后者受到攻击的威胁显然要小得多。西线司令部
还计划从第7,19军抽调4个师。其中第7军的243师作为预备队留在原来的军防御阵地
。其他三个全部调往15军。同时从后备军调来的4个新编团,3个加入15军,1个为了
加强海岸防御,去了709师。因为该师受到威胁的“可能性大一点”[77]
4月底前,没有任何人严肃的考虑过盟军进攻的可能。由于情报部准确,德军只能凭
逻辑猜测盟军的动向,而不是按照事实。由于盟军空中优势,空军的空中侦察严重受
限。海上侦察从来不可靠。在英国的间谍成果越来越少,而剩下来的由于英国1944年
4月封锁海峡,毫无成果。从瑞士和葡萄牙来的情报充足但是含糊不清。[78]困难不
在于没有情报,而在于情报过少,或者过于零散,和当初对于盟军的想定相比,很难
有说服力。
最准确的猜想大概是希特勒的,史料也没有说明为什么。大部队军队指挥官都认为盟
军将在加莱登陆的时候,3月希特勒提出盟军可能首先进攻科唐坦和布列塔尼半岛,
并建立桥头堡。[79]不久海军人员证实了这种猜想。4月26日,西线海军司令海军上
将克朗可在查看航空照片后发现英国东南海岸港口和泰晤士河口没有敌人活动迹象。
因此东北海岸受攻击的可能不大。另外盟军空军打击即中在布洛涅和瑟堡间的海岸炮
台和雷达设施上。盟军扫雷和布雷活动已经封锁了整个海域,同时对于后方交通线的
破坏一度中断交通,但是没有切断后方与大西洋前线的联系。克朗可认为所有迹象都
表明盟军登陆点在布洛涅和瑟堡之间,很可能是科唐坦,塞纳河口或者索姆河河口。
[80]这和原先把布洛涅和敦刻尔克间地带作为可能攻击不表的设想完全相反。这种分
歧十分严重,特别是把科唐坦半岛作为盟军可能进攻的主要目标。后来的几次报告中
,克朗可又强调了该地区所受到的威胁,尤其是空降攻击。[81]后来克朗可在5月又
认为,乐阿佛尔和瑟堡间可能是盟军的进攻目标。果然盟军对于这两个港口的大规模
轰炸加强了。
不台确定希特勒当时是否受到相关信息,或者作出任何反应。事实是4月底德军在诺
曼底不断的加强了防御力量。[82]在海岸炮塔和后勤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这
些不久措施几乎杯水车薪。对于第7军的轰炸无论是未及隐蔽或者多尔曼将军安排故
意布设的假阵地都是很大的威胁。隆美尔向第7军转达了希特勒的命令,在瑟堡附近
保留一个伞兵团和2个营。这个伞兵团是第6伞兵团,驻扎在Lessay-Periers。装备了
各种德国,苏联,法国杂牌坦克的206独立装甲营在Cap de la Hague和Cap de Carteret
之间设置固定阵地。第7军突击炮营被派往la Haye du Puits 随后转往 le Vast。同
时正在转往南特的91师也被调往科唐坦。很快火车又掉头去了la Haye du Puits附近
。在那里,91师受命指挥第6伞兵团。调动于5月14日完成,隆美尔又命令西线预备队
的101火箭炮团驻防科唐坦。同时支援795营的第 17机关枪营又被调往卡朗坦东北的
Brucheville。这些部队(91师,第6伞兵营,第7突击炮营)的任务都是反空降作战
。卡朗坦的后备第100装甲营作为预备队。[83]
这样在2支美军空降部队到来前1个月,科唐坦地区的德军就准备就绪了。但是隆美尔
和龙德施泰特都没有料到这居然是盟军主攻的一部分。而且他们也没有调动更多部队
应对盟军登陆。相反地是5月5日第7军建议:将第74军调往84军方去加强反空降作战
能力。但是这个建议遭到隆美尔的拒绝。[84]德军也没有再科唐坦部署或者计划部署
预备队,以应对大规模攻击。而海军根本没有考虑到盟军进攻的可能。克朗克认为如
果不事先对海岸防御工事实施毁灭性打击,盟军贸然登陆的成功可能性几乎为零。[
85]5月31日,他承认最近的相关空袭逐渐增多,但是它觉得这仍然不足以保证登陆成
功。实际上,他的观点不无道理。尽管他预感到科唐坦地区会受到威胁,但是它仍然
认为盟军进攻的主要目标是加莱。此处海岸炮塔坚不可摧。盟军也不断加紧空袭,但
是到D日,也只有摧毁其中8座,5座在塞纳-索姆地区,3座在诺曼底[86] 海军仍然相
信他们能够将盟军舰队消灭于水际滩头。因为到5月31日,在大规模空袭下,德军雷
达和雷达告警设施仍然完好无损。6月4日情况使得克朗克相信,盟军短期没有进攻可
能,而且观察到的盟军准备情况很可能是一场闹剧。悬崖和海滩上的障碍物能够迟滞
盟军行动,给德军增援部队争取到足够时间。[87] 对于敌人意图的乐观预计和对于
自己实力的捉襟见肘,是战前克朗克最后的报告的主要方面。他手头的战斗舰队的力
量实在微不足道,而仅有舰艇又在“常规的,不断地”空袭中几乎覆没。6月他的防
御兵力只有:2艘驱逐舰[88], 2艘鱼雷艇[89]和31艘摩托鱼雷艇。此外还有一些扫
雷艇和巡逻艇,在法国大西洋海岸还有15艘小型潜艇,尽管不受克朗克指挥,但是也
会参加抗登陆作战。德军还开发了袖珍潜艇和遥控鱼雷,但是都没有投入实战。[90
] 这样一支舰队甚至不能行动,5月克朗克报告他的舰队遭到了30多次空袭,有时甚
至是夜间。他预计未来损失将不断加大。[91]同时他发现他已经无法再通过布设雷场
组织盟军了。由于运输系统得问题,水雷的运输一拖再拖。4月底的水雷库存只够在
迪耶普海滩布设2个雷场。5月库存增加,但是布雷舰艇不足。持续不断的盟军空中侦
察使得德军舰艇举步维艰。克朗克6月4日报告:“无法继续布雷,在去Le Havre的途
中,T24中雷受损,‘鹰狮兽’号遭到轰炸沉没,‘秃鹰’号和‘隼’号中雷,前者
重伤。第6布雷大队的6艘布雷艇只有1艘返回,1艘被鱼雷击沉,4艘分别中雷,海损
或者遭到空袭。
实际上在这个月只有3个左右的雷场完成设置,这些雷场均分布于海峡沿岸。科唐坦
半岛周围重要水域的布雷工作几乎没有进展。海军的防御准备工作也是毫无进展,1943
年他们计划更换海峡中部的雷场,但是在1944年3月,由于水雷不足和敌军雷达侦察
加强,不得不中断。克朗克担心到6月中旬,深水区的雷场都会失效。德军于4月在塞
纳湾紧急布设了雷场,蛋黄丝有效期只能维持到5个星期以后。布雷舰艇和装备的损
失继续干扰着德军的计划。克朗克认为在开战前布设水雷对于巩固德军的防御几乎没
有作用。[93]
克朗克上将的部队在海上根本不能发挥作用,在陆地上由于海岸炮台工事迟迟不能完
工,其路上作战的价值几乎为零。1月希特勒下令所有火炮应该在4月30日前安装入工
事中。[94] 到了那天,克朗克报告,准备安装的547门大炮只有299门安装到位。145
门还在安装,剩余的还没有开工。和其他工作一样,这些工事主要集中在海峡沿岸地
区。从加莱岛索谟部署了93到132门火炮。诺曼底部署了47门,其中截至4月底27门处
于钢筋混凝土保护之下。在15军固设反坦克阵地上的82门火炮中,16门拥有类似防护
。第7军的9门火炮都没有防护。[95]
陆军的工事构筑工作和海军的一样,困难重重,而且远未完成。由于生产和运输的问
题,水泥和地雷之类的物料总是不能到位,这极其严重的影响了工程进度。甚至到了
冬季工程开始的时候,水泥的供应由于盟军的集中轰炸而极为紧张。比如在84军,原
来每天最少需要240车水泥,但是5月底,他们只收到47车。2天后到第7军的水泥供应
停止了,因为当局抽调了所有车皮运送更急需的货物。5月瑟堡的水泥厂由于缺煤而
停止生产。德国计划从罗恩通过运河以及通过海路给第7军运输水泥,但是这些权宜
之计并没有付诸实施。[96]5月15日第7军报告滩头障碍物和反空降障碍建筑工作完成
。实际上这个大多属于夸张,就像刚刚完成轰炸,还没有观察确认,就宣布所有目标
都已摧毁。实际上1周后84集团军估计只有完成了一半而已。[97] 集团军部还担心,
海滩雷场和海岸炮台可能都没有完成。龙德施泰特1943年命令建设的旨在加强纵深防
御的所谓第二道防线,进展缓慢,好像是因为,由于工程由法国人承建,因而不会获
得足够的重要原料和人力。3月84军报告,65%的工程已经完成,但是实际上只有三分
之一的防御点完全投入使用。担负科唐坦半岛东岸防御任务的709师的42个防御点只
完成了1个。4月隆美尔认为第2阵地无疑是浪费人力和物力,倒应该重点加强一线的
建设。他命令除了靠近海岸地带的设施以外,所有不必要的工程一律停工。[98] 最
终德军没有能够建立足够的防御纵深。
但是牺牲纵深防御没有降低主阵地的防御能力和强度。尽管第7军报告海岸防御设施
以及地面反空降障碍已经完成,向纵深扩建的工作将在5月中旬。而一旦纵深设施完
成,将完全能够发挥作用。隆美尔5月18日视察了这些设施,它认为,工程远未结束
,仅仅是开始而已。他希望在所有地带布雷,但是这些地区几乎没有布雷。因此,诺
曼底地区还需要13,000枚地雷。[99] 海滩障碍物只铺设到了涨潮线附近。克朗克海
军上将警告先前关于盟军将在涨潮时登陆的估计可能是不正确的。[100] 如果盟军在
落潮时登陆,就不会受到这些障碍物的阻碍了。这些疑虑不无道理,但是增加障碍物
的工作很需要时间。工作十分艰苦,以352师为例,他们需要到内陆森林砍伐树木,
用马车拖到海滩,再用人力搭建障碍物。[101]
布雷工作进展正常,但是远未完成。1944年头6个月,隆美尔设法将布雷数量增加了
三倍,但是实际布雷量只有5000000到6000000枚,隆美尔的打算却是50000000。352
师就需要10000000枚地雷以覆盖30英里正面战线。但是他们实际获得了10000枚反步
兵地雷,却没有反坦克地雷。[102] 材料不足决定了D日德军防御的薄弱。科唐坦半
岛东部海岸防御据点和阵地间隔一般是875码,在Orne 和 Vire河之间却是1312码。
[103] 他们中大多数是野战工事,偶尔有部队隐蔽所或者象征性的水泥炮台。352师
的防区内只有15%的工事可以抵御盟军空中轰炸。[104] 而且防御工事也没有可以依
托的纵深。716师某部的40到50个防御阵地象一串珍珠一样散落在海岸线上。[105]
OKW的参谋长认为,盟军只要突破一点九可以毫无阻拦的突入内地3到4公里。[106]
第二道防线的放弃使得这种作战条件到6月也没有改变。而隆美尔也没有完成大西洋
防线的建设,使得德军更无力反抗盟军6月的进攻。如果大西洋防线完成的话,至少
可以让盟军付出相当的代价。但是这些并不是决定性的。隆美尔认为德军最大的弱点
就是无法施行机动作战。主要原因就是盟军的绝对空中优势。而德国空军在 D日前就
被击溃,甚至消灭了。
戈林的德国空军的战斗情况在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这支曾在4年前所向披靡的闪电
战先锋现在已经名存实亡。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至少有一点:糟糕的决策。尽管1942
年的时候希特勒还认为只要再发动一场战役就可以结束战争,但是它居然拒绝承认盟
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强大,特别是美国。[107] 1940年德国军队使用地面攻击机配合地
面部队作战区的了明显的战果,但是此后这种战术就再也没有继续发展下去。他们转
而生产大量轰炸机袭击英国,然后又疲于制造战斗机保卫本土。两方面的努力都不足
以改变战局。同时空军和陆军配合的能力已经不如以前。1944年德国空军主要依靠两
种机型:福柯沃尔夫190 和梅塞施密特109。战术飞机,比如容克88,数量稀少,以
至于战术空军司令部只有截击机可用。这不仅仅使得地面进攻力量下降,而且使得空
中支援和本土防空的需求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德国遇到了和陆军一样两线作战的尴尬
境地。在任何情况下在两线如何分配兵力还是不能形成对敌人的优势。而且不断的失
败使得军队占据陷入泥潭。
1944年初当大事已晚的时候,帝国部长斯皮尔决定通过集中生产战斗机来摆脱困境。
尽管当时盟军不断空袭德国飞机制造厂和滚珠轴承厂,德国的战斗机产量还是不断上
升。在前3个月,战斗机产量达到7000到8000架。由于损失不断加大,实际增加可能
只有1000架左右。尽管这样,空军实力还是没有明显上升,因为德国还缺乏合格的飞
行员。而飞行员不足的原因则是由于油料不足,空军飞行员的培训时间由1942年的260
小时下降到1944年的50到110小时。[108]由于经验不足,空军飞行员和飞机的损失也
不断增加,使得空军的情况一再恶化。而且由于大量的仓促生产,飞机质量也大大下
降。1043年每个月都有大概500架飞机由于机械故障或者飞行员操作失误而损失。1944
年2月这些原因引起的飞机损失达到1300架,几乎是当月产量的一半,和因作战引起
的损失旗鼓相当,成为德国战机损失主要原因。5月712架战机损毁,其中656架在飞
行事故中损失。[109] D日当天有400架飞机处于空军第3军指挥下,但是只有一半飞
机能够起飞迎战。[110] 这些飞机归于空军战斗机第二军,划分为第4,5战斗机师。
总部分别驻扎在梅茨和巴黎附近。第4师主要任务是拦截出入德国上空的盟军飞机。
战术上他们归帝国防御系统指挥,遇到盟军飞机来袭,他们将被派遣拦截。但是由于
基地位置离海岸太远,不能发挥足够的作用。[111] 及时假设登陆开始的4个小时是
最为关键的时间的话,德国空军也无法组织足够的兵力投入战斗。因为战斗机和飞行
员都严重不足,空军不能预留这些部队等待盟军登陆。1943年12月空军战斗机第二军
从意大利调往法国,接管了全部支援德国陆军行动的空军飞机。但是到D日那天,空
军战斗机第二军还是一具空架子。遇到入侵,该部队可以得到德国本土10个空军联队
的支援。但是实际上到位的只有6个,而且部队零星的到达,无法组织大规模集中作
战。这些划归空军战斗机第二军的部队刚刚在德国重新组建。大多数飞行员只是刚刚
从紧急培训班毕业,他们几乎没有战斗经验,而且还不能完全掌握他们的飞机。大多
数还不熟悉法国,甚至不会读地图。第二军指挥官阿尔弗雷德少将得知此情况后,建
议派飞机引导他们降落到事先准备的地点。行动由本土空军司令部负责,阿尔弗雷德
则不参与。结果D日当天大多数飞机在途中失散,有的不得不迫降。几乎都没有到达
预定地点。[112]
于是由于种种原因,原定6月6日到达法国为龙德施泰特的陆军提供空中掩护的飞机都
没有到达。开战时候到达的50到100架飞机根本不能发挥任何的作用,德国陆军在盟
军优势的空中打击下,遭受了灭顶之灾。[113]
--
FROM 222.2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