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俺们田氏的血统也如此不纯正,是不是忠于姜氏之人的诬蔑呀,orz
另外,司马穰苴不也是田氏吗?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转自BLOG)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l 25 12:42:08 2007), 站内
:
: 【以下文章转自 bearn 的BLOG:秉烛堂】
: BLOG地址:
http://www.newsmth.net/pc/index.php?id=bearn: 日志地址:
http://www.newsmth.net/pc/pccon.php?id=6504&nid=318433&s=all:
:
: 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
:
: ——“三足鼎立”式的齐国政治结构探微
:
: 齐策六
: 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议,闵王斮之檀衢,百姓不附;齐孙室者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以故燕举兵,使昌国君将而击之。齐使(向)[触]子将而应之。齐军破,(向)[触]子以舆一乘亡。达子收馀卒,复振,与燕战,求所以偿者,闵王不肯与,军破走。
: 王奔莒,淖齿数之曰:“夫千乘、博昌之间,反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王曰:“(不知)[知之]。”“嬴、博之间地坼至泉,王知之乎?”王曰:“(不知)[知之]。”“人有当阙而哭者,求之则不得,去之则闻其声,王知之乎?”王曰:“(不知)[知之]。”淖齿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
: 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为溉园。君王后太史氏女知其贵人,善事之,田单以即墨之城,破亡余卒,破燕兵,绐骑劫,遂以复齐,遂迎太子于莒,立之以为王。襄王即位,君王后以为后,生齐王建。
:
: 此策所透露出齐国政权构成的特点,颇值得注意。策文所云“百姓不附”、“宗族离心”、“大臣不亲”,是导致齐闵王倒台的三大内因。而狐咺、陈举、司马穰苴则是百姓”、“宗族”、“大臣”这三大齐国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闵王杀此三人,正标志着他的政权与齐国最重要的三股政治力量的决裂,同时也意味着他的末日。
: 相对于战国时期三晋、秦式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式的国家结构,齐国这种类似“三足鼎立”式的国家结构很有特色。策文所云“百姓”,恐怕并非仅仅指一般民众,更多的是指由春秋时期的乡邑士大夫阶层延续下来的民间上层阶级,其代表即所谓“处士”,《齐策四》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章之王斗,齐宣王见颜斶章之颜斶,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章之钟离子、叶阳子,《田单列传》之画邑人王蠋,皆是此类处士。“百姓”及其代表“处士”在齐国国内这种强大的政治势力,如果不是形成于田氏代齐的过程中的话,那么至晚到战国前期已经初具雏形了。
: 《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
: (齐威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齐威王初年发起的这股进谏之风,可谓“百姓”在齐国影响臻于鼎盛的表现。其后至宣王时,此类政治风气仍不减。像稷下学园一类的学术讲坛,也正是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的产物,故在齐闵王时亦被取缔。
:
: 齐国的田氏公族较他国更为庞大,也更有势力。其形成,乃是田氏在代姜的政治斗争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手段。《田世家》云:“田常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後宫,後宫以百数,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後宫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馀男。”田氏采取的这种种扩大宗族势力的手段,不但早就了一个膨胀的田氏公族,也培养了同姓公族的稳固地位,到战国中期,就已经对君权形成了尾大不掉的负担甚至威胁。
:
: 《孟子·万章》:
: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
: 孟子此处所指出的问题,既有普遍意义,但更有针对齐国特定政治现状的特殊意义。整个战国时期,一般情况下只有同姓公族人物才能在齐国掌握权要。田忌在马陵战后曾企图政变清君侧,田婴也曾在威王在位后期长期专政,甚至有废立太子之权。
: 《齐策一·靖郭君善齐貌辨》齐貌辨谓齐宣王:
: “王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过颐豕视,若是者(信)[倍]反。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儿郊师。’靖郭君泣而曰:‘不可,吾不忍也。’”
: 以及田单在襄王时期的地位等,这些离开他们的公族身份的话,恐怕都无从谈起。作为当权人物补充的更多在野宗族成员“孙室者陈举”之辈,同样具有重要地位。齐闵王在前295年免掉田文相职后,所任之相都是外国政客,这恐怕很难不招致在野宗族势力的不满。
:
: 司马穰苴,《司马穰苴列传》记为齐景公时人,前人多以辨其误。如其为齐闵王时之“为政者”,则闵王在位期间所取得的攻秦攻楚、与燕权之战、灭宋等战绩政绩当与其有关,实可谓战国时期一代名将名臣。汉书艺文志《礼》部列入“《军礼司马法》百五十五篇”,今存5篇,内容多属军制性质,未必出于穰苴之手。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61.156.48.*]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