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想搞门阀,而是没有搞门阀的条件,北魏还大举用汉人士族,对军队势力排挤,后来羽林军哗变,崔亮居然搞出了一套按工龄论资排辈的折衷方案不能不说是一个倒退,所以第1点是很重要;第2点谷川那本书讲很清楚了,就是从部落联盟到集权制的过渡;至于第3点,是不是华夷之见的心理呢?从刘渊李雄立国以来北朝似乎都很强调自己的“正统性”……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唐制度的南朝化也是中后期的事了,安史之乱之后,唐中央政府控制地区实际上
: 很少,所谓的南朝化如果与藩镇的管理制度结合起来看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 北朝制度的基础在于:1、政权武人化 2、政权的胡族特性 3、危机感与进取心
: 当这三点在唐中后期开始逐渐弱化后,制度上也自然南朝化。
: 隋唐盛世北朝特别是北魏、北周起了重大作用,但不是说北朝的每项制度都优于南朝,
: 其实北朝的很多制度是相当朴素、粗糙的,不适合管理庞大的帝国。
: 北朝之于隋唐盛世的作用,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门阀制度,增强了“唯才是举”
: 原则的认知度;二是在三省六部制度、选官机制方面有所建树;三是延续了北朝不轻视
: 武人,注意培养官员多方面素质的传统。四是,由胡族、门阀血统延续下来的上层的一种
: 开放、进取的心态。
--
FROM 58.2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