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arsenal (为人民服务)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提的这几个问题是宋军的顽疾
: 1. 范致虚作为帅臣,即便种师中或者姚古还在,也是他当战区最高指挥官,不过可能他比较识相,把指挥权交给某个武将。中央-帅臣-武将这个外行指挥内行的体系,比金军差太多了,人家东西两路大军头目个个能征善战,绝对内行。
: 2. 神宗之后,西军与西夏以及延边少数民族部落的作战,多数是属于结硬寨打呆仗拼消耗,指挥官的作风一贯如此。种、姚二人如果一人统领大军(两路军队合起来比金军多的),肯定是稳步平推,应该不至于败得不能翻身。
应该可以更乐观点,西夏几十年经营,有一条完整的战线,出现平推的情况不奇怪。靖康的时候河北地区金军充其量只能军事占领几个要点,离切实控制差得远,宋军有内线作战的优势,更别说还有义军呢。
: 3. 西军和金军的战力问题。我以为纯以正面作战的战斗力而言,金军是被夸大的。富平之战女真兵和西军的硬碰硬战斗,基本上不分胜负,但是金军高级将领指挥灵活,尤其注重情报工作。而宋军在建炎年间对金作战多次中埋伏(看起来有这个传统,比如刘法、种仆这样的高级将领
: 总的说来,如果第一次围城金军北返之后,北宋朝廷让西军保守派老将们作枢密院的头头,宋军大概能依靠堡垒把战线维持在河东和河北路,太原和燕京是收复不了的。
--
FROM 202.1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