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劝,吃饱饭。
其实王轨已经好几次把话说得很明白了,武帝就是不听。
武帝就没想想晋武帝司马炎(又是武帝……)的例子?
轨后因侍坐,乃谓高祖曰:「皇太子仁孝无闻,复多凉德,恐不了陛下家事。愚臣短暗,不足以论是非。陛下恒以贺若弼有文武奇才,识度宏远,而弼比每对臣,深以此事为虑。」
后轨因内宴上寿,又捋高祖须曰:「可爱好老公,但恨后嗣弱耳。」高祖深以为然。但汉王次长,又不才,此外诸子并幼,故不能用其说。
内史王轨骤言于帝曰:「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帝不悦,曰:「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
【 在 Demigod (赎罪的半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小议宇文周政权之正统性不足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Mar 16 22:52:53 2012), 站内
:
: 宇文邕死得太早,否则也许情况会好很多,宇文邕可以说是儒生眼里标准的圣君形象,史书本纪里评价相当高,恨不得他晚死几年横扫天下,这些都是站在正统立场上得评语和描述。
: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宇文泰建立之西魏、北周虽然与高欢建立之东魏、北齐同时并立,两人又均
: 来自六镇军人,但北周与北齐的统治特点却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在正统性方面,
: 相差尤其之大。
:
: 宇文周之正统性远远不如高齐,以至于后来被杨坚轻易取代。宇文周正统性不足
: 的主要原因为:
:
: 1、宇文泰得位不正
:
: 高欢原为尔朱荣大将,后又受尔朱兆之命统六镇余部,之后得到河北豪杰支持,
: 灭尔朱氏一统关东。自脱离尔朱兆之后,高欢自始至终为六镇余部之统帅,威望
: 无人能比,高欢部下诸将即使如侯景、高敖曹这样的性格非常突出之人,对高欢
: 也是心服口服的。
:
: 关中势力中唯一能与高欢地位相提并论的是贺拔岳,他是入关中军的统帅,西魏武川
: 诸将均是贺拔岳选拔任用的,他的威信也是毋庸置疑的。可惜贺拔岳被侯莫陈悦袭
: 杀,于是历史把宇文泰推向了前台。
:
: 但宇文泰在贺拔岳诸将(以武川人为主)中的威信却是略显不足的,贺拔岳死后,
: 诸将商议,有三种意见:
: (1)选诸将中年长者寇洛为主
: (2)前往荆州召回贺拔岳的哥哥贺拔胜
: (3)派人入洛阳向魏孝武帝寻求支援(即让魏孝武帝确定继承人)
:
: 当时侯莫陈悦军就在附近,贺拔岳旧部随时面临被屠杀、解散的命运,因此诸将中除李虎外
: 均认为后两种方式远水难解近渴(后李虎孤身赴荆州迎贺拔岳),而寇洛懦弱、胆小,又不
: 愿出头。在此种无奈的情况下,赵贵提出迎宇文泰为首,才得到诸将的支持。
:
: 对武川诸将来说,宇文泰是自己的同级,并无提拔之恩,也就谈不上特别感激,这使得
: 宇文泰在西魏政权中的地位天然就不如高欢。
:
: 2、西魏、北周长期的两元统治体系使皇权难以加强
:
: 高齐从高澄、高洋开始就是大举压制勋贵,并用汉士族提升皇族之威严性。所以北齐虽然
: 屡经变乱,但未有人能代高氏自立。
:
: 宇文泰掌权的23年(534-556)和宇文护掌权的16年(557-572),西魏、北周政权
: 长期处于二元统治下,即宇文泰——西魏文帝,宇文护——北周皇帝(东魏皇帝是
: 纯粹的傀儡,而西魏皇帝特别是孝武帝和文帝还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
:
: 二元政权导致以下几个影响:
: (1)政治上不敢大举强调皇帝的尊严性,重臣势力强大,皇帝成为荣誉象征,往往还要
: 屈尊抚慰重臣,臣子对皇权的敬畏程度不足。
: (2)皇帝难以大举提拔亲信(寒族、恩幸)和王族,以加强皇权力量。
: (3)权臣毕竟不是皇帝,提拔亲信不能如皇帝那样肆意,必须同时提拔重臣以示公平,平衡关系,导致勋贵重臣的权势得不到压制,反而逐渐坐大。
:
: 长期二元统治使北周诸功臣对皇帝缺乏敬畏心,宇文氏虽是皇帝,但在北周政权中的统治力
: 并不是绝对的。这种情况直到北周武帝杀宇文护后才得以改变,武帝开始重视皇权的加强,
: 但武帝、宣帝两朝只有8年时间(573-580),宣帝又十分荒淫,这使得宇文氏的影响力依然
: 有限。
:
: 3、长期的外部威胁使北周皇帝难于削夺勋贵重臣的权力特别是军权
:
: 西魏立国基础薄弱,仅有关中一地,邙山之败后,更是保持战略守势,河南之地只能依靠
: 王思政、韦孝宽等汉人将领死守。后来虽然取得了巴蜀、荆州之地,但又总是受到北齐、
: 南陈的两面威胁,武帝保定四年宇文护征北齐也以失败告终。
: 在齐后主高纬杀斛律光、高长恭等名将之前,北周面临的军事压力一直很大,对勋贵重臣的
: 军事战力依赖程度也相应很高,难以削夺诸勋贵之权力。导致勋贵重臣不仅政治上有影响力,还掌握各州的军政大权。
:
: 北周武帝、宣帝父子已意识到此种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武帝在亲政之后,开始刻意加强皇权。包括亲征灭齐以提高自身的威望,以及大肆提拔诸王(主要是武帝的兄弟)以加强宇文氏
: 皇族权力。
:
: 宣帝即位之后,也很注意提升皇帝的权力。但是他对叔父辈诸王有所忌惮,杀齐王宪,使其余诸王之国,离开权力中心;这样做虽然加强了皇帝个人的权力,却在另一方面瓦解了武帝
: 苦心营建的诸王势力,使得后来杨坚篡权时,诸王无所作为,只能冒险采用刺杀的方式向
: 杨坚反击。
:
: 宣帝个人集权后,又荒淫无度,封了四个皇后,使武帝好不容易建立的宇文氏形象又荡然无存,最后更是暴死宫中,给了杨坚以机会(关于宣帝之死,也可能是杨坚所为,因为杨坚
: 已出为扬州总管,突因“足疾”不能行,遂拖延至宣帝病重,实为可疑。但宣帝的荒淫
: 无度显然也给了杨坚以下手的机会)
:
: 北周政权中皇帝威信不足、勋贵势力强大的现象,有识之士早已看出。勋贵之中实力最强的就是武川军人集团,他们第一代多被封为柱国、大将军,掌重兵;第二代又世袭公爵,历任刺史、总管等要职。宇文泰本是其中一员,其他人与宇文泰为同僚关系,本就对宇文氏敬畏不足。宇文泰死后,即出现赵贵欲与独孤信合谋杀宇文护的事件,对于武川集团中的杰出人物来说,皇位有能力者居之,你宇文泰能建立周朝,其他人也能够改朝换代。
:
: 武川集团第二代中的杰出人物即为杨坚:
: (1)杨忠为独孤信部将,而独孤信诸子不成器,杨坚作为杨忠之子、独孤信之婿,遂成为
: 两大家族的继承人。
: (2)独孤信、杨忠均功勋卓著,又有人格魅力,在北周朝廷、武川集团内部威望很高,
: 独孤信门下多故吏(有名者包括韦孝宽、高颎等),与李虎又是儿女亲家,杨坚成为两大
: 家族的继承人,也就获得了很多重臣的支持。
: (3)杨坚青年即能力突出,交友广泛,并显示出很强的领导能力,在北周政权的第二代中
: 是出类拔萃的。
:
: 忠于宇文氏朝廷的很多人都看出了杨坚的威胁,齐王宪、王轨等均劝武帝杀杨坚,同时也
: 阻止杨坚之女嫁给太子(后来的宣帝),是怕杨坚成了国丈后威望更大。因无实际证据,
: 只能拿杨坚的相貌说事。但武帝并非宿命论者,杨坚又韬光养晦,所以能躲过一劫,等到
: 宣帝死后便行篡位。
:
: 杨坚、杨广父子,吸取宇文周的教训,即位后大举加强皇权,所采取措施为:
: (1)尽杀宇文氏及支持宇文氏之人,以绝后患。
: (2)对辅佐杨坚篡位的勋贵,逐渐或废或杀,避免尾大不掉。
: (3)启用自己的亲信(如高颎等四贵),大肆声张皇权,并对勋贵加以压制。
: (4)杨广行很多奢华之事,也是为了凸显皇帝之威严。
:
: 虽然后来杨隋也被同为武川人出身的李唐所代,但性质上与杨坚篡宇文周已大大不同,
: 李渊也需先立杨广之孙已做过渡,说明杨坚、杨广父子加强皇权之举已取得很大效果。
:
:
:
:
:
: --
:
:
:
: 当你不能改变一样东西时,就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它
:
:
: ※ 修改:·forgauss 于 Mar 16 22:45:11 2012 修改本文·[FROM: 221.219.73.*]
:
:
: --
: 人一半是动物性,一半是神性,神性把我们往上拽,动物性把我们往下扯,人一生的过程就是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60.176.250.240]
--
修改:forgauss FROM 221.219.73.*
FROM 221.2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