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蛋的事情毫不夸张,那可是1960年,全国多处地方饿死人的时候,能买到鸡蛋已经是奇迹了。
【 在 tfmm (不是mm)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村中旧事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Oct 7 10:21:59 2012)
: 来 源: 59.66.212.78
:
:
: 作者是我的师兄, 一位杰出的植物学家, 一位我敬佩的人.
:
: 我所摘录的是他发表在微博的一系列内容, 有关他家乡村庄的纪实.
: 有的条目后面加上了回复中的内容.
: 我会不定时更新
:
: 1.
: #村中旧事# 系列,是我出生的村庄和家母出生村庄(当年叫“生产队”及其集合)的陈年往事,一切以事实为依据。Ps:基本发生在向阳公社(现在叫“乡”)及邻近公社。
:
: 2.
: 文革期间,白天上工干活,晚上要学语录、开批斗会。某天,批斗村医牛海耀,生产队长带头高呼:打倒牛海耀,打倒牛海耀!村民白天劳作一整天,都困的要死,口号声参差不齐,逐渐低下去,喊得乱七八糟,最后甚至连在一起:打倒牛耀~村民甲要去撒尿,村民乙:别去啊,没听喊口号嘛,打倒尿尿!
:
: 3.
: 公社食堂没散伙那阵,外祖母和十一姥在大灶边,做饭和聊天:哎,他婶啊,听说要分糖了? 十一姥:是啊,不能好吃吧,听说是苦巴(古巴)糖啊,苦啊。外祖母:净扯淡,什么苦巴啊,人家那是巴拉噶(巴拿马)买来的糖!
:
: 4.
: 林总摔挂了那阵,下来工作组,组织村民开批斗会。老贫农甲亢奋登台,挥舞红宝书:林秃子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贼眉鼠眼啊!就他那样,也想篡毛主席大位?!也不看看自己家祖坟冒青烟没?!工作组批示:赶快下去!!!
:
: 5.
: 右倾翻案风那阵,工作组到村里组织开批斗会。工作组问:右倾翻案风是从哪里刮起来的?村里李寡妇:灶坑门没关好,打那刮起来的!工作组大怒:啥成分?!李寡妇:老娘军属,八辈贫农!工作组批示:边去,加强学习!
:
: 6.
: 1966年冬季,洮南市向阳公社安乐村6队农民李某,为了响应破4旧的伟大号召,亲手用铁锹将新丧的生母剁成两截,一领炕席包裹后草草掩埋,成功破除了数千年来逝者以棺木下葬的旧习俗。
:
: -- 埋就埋呗,为啥要剁成两节?
:
: -- 不知道。我爸妈、我的亲戚都曾说过这件事,毕竟是他的亲生母亲,还是用铁锹切的,用正常人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解释。这事当时极其震撼,轰动了整个公社和县城,影响力非常大。我家那边,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2009年10月,我见过一个当年目睹此事的当事人,不断摇头。
:
: 7.
: 1964年冬季,李家店村农民刘某和妻子在生产队干活,两个儿子在家玩游戏,模仿生产队年终算工分账、发钱。两个儿子拿出老爹的印章和卷烟用的纸,招呼来村里的小朋友,撕纸、盖章、发钱,一气呵成。全家全年的收入,一百余元分发一空。后来,有送回来的,有花掉的,共损失约五十余元。
:
: -- 有感于某些灰孙子恬不知耻的说那个时代路不拾遗、品德高尚。
:
: 8.
: 1967年,我大舅刘景山在当时的洮安县医院做了个阑尾炎手术(已穿孔),花费四百八十余元,大部分为借款。我外祖父拼命干活,5年左右时间才还清这笔医疗欠款——某些孙子说那个时代看病不要钱,我只有一句话要说:我猛烈操你妈。
:
: -- 花钱算什么,还有更惨烈的,孕妇难产,离城60里,每个乡只有一台拖拉机,只好半夜用马车往县城拉,半路就回来了,一尸两命。
:
: -- 1960年,我师母小产,先师在黑市花了200块钱,买了30个鸡蛋,卡伦的鸡蛋。1960年的这个价格,是不是金蛋?
:
: -- 最近都怎么了,@xxx 同志也在给爷爷的回忆做录音整理。
:
: -- 历史被篡改的面目全非,只好自己努力还原。另,口述历史一直是非常好的记录形式。王小波说,我们知道的历史只有三十年,原来觉得是危言耸听,后来发现,在相当程度上,此言非虚。
:
: 9.
: 我出生的村,71年前,只有一位受过简单培训的接生婆孟葛氏,她有两把剪刀、一瓶酒精棉,村里所有产妇生孩子都由她接生。71年,孟葛氏去世,没受过任何正规医疗培训的张牛氏接班,没有任何医疗器械或药品。我就是她老人家接生的,老人家今年八十余,身体安康。彻底改观,是八十年代的事了。
:
:
: ※ 修改:·tfmm 于 Oct 7 10:30:49 2012 修改本文·[FROM: 59.66.212.*]
--
修改:tfmm FROM 59.66.212.*
FROM 1.20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