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状况
尽管犹太人保守贫困之苦,备受贫民窟生活的折磨,但他们那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却使得他们避免了某些长期性的后果。他们挤在容易使获得公寓里,很多人得过肺病,但很少有人酗酒;又由于他们传统上就很讲究清洁卫生,所以能免遭其他某些栖身贫民窟的种族的某些疾病的肆虐。
就 体型而言,东欧犹太人块头矮小。当时有人把他们说成是"体质干瘪",属"欧洲人发育最不充分者"。这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长期生活贫苦,并在传统上轻体魄而 重才智的结果。也可能是由于世代生活在小块土地上长期近亲繁殖的遗传后果,果真如此,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后来在美国人口众多的犹太社区里出生的东欧犹太后 裔就没有小个子了。
犹太人尽管在体质上有明显的不利之处,但他们的死亡率却比其他人低。甚至低于居住在十分富裕地段的种族。不管是出于宗 教传统,还是由于长期以来生活在欧洲的都市地区,反正犹太人历来就重视整洁,这是他们死亡率低的原因之一。公共浴室是东欧犹太人的传统设施,到纽约后也盖 了不少。到1897年,该市半数以上的公共浴室是犹太人的。"那时候,曼哈顿东南端的居民尚不知家用浴缸为何物。室内自来水或几家合用的抽水马桶,那时算 是新鲜事,根本还未普及。千家万户用的仍是后院的茅厕。
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移民代犹太人仍千方百计保持清洁卫生的传统。设身处地替他们 着想,再和别的贫民窟居民加以比较,公正地说,他们能这样做,算得上难能可贵了,尽管当时的中产阶级人士曾在这一点上对他们啧有烦言。犹太人就没有像早先 几十年各大城市的爱尔兰人那样,横遭流行霍乱的荼毒。当然,在一个住着25万劳苦大众又只安装着300个浴缸的地区,真要讲究到纤尘不染的程度,那又谈何 容易。
犹太教关于烧饭做菜的清规戒律,也有助于保持卫生。个人整洁和食品卫生都不能说一贯达到了最高标准。德国犹太人为东欧犹太人开办的训练项目中就专门列入开导他们如何使用肥皂和水这一课——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和城市贫民窟的其他人相比,犹太人的特点是更加健康和整洁。
同 样,诸如肺病、性病以及父亲抛弃家庭这样一些可怕的祸害,开始在曼哈顿东南端犹太人当中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其程度之烈,是他们当初在欧洲较为稳定的环 境中闻所未闻的,但若与贫民窟的其他人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犹太人也从不像其他种族那样酗酒成风。犹太人酗酒闹事的,在比例上算是美国最低的。
曼 哈顿东南端的居民,仅占纽约市总人口的20%,但死于火灾的人数却占全纽约市该项死亡人数的40%。拥挤不堪的公寓住房易于火灾的蔓延,摩肩接锺的人和堆 积如山的家具----连过道里和太平门边都放得满满的----使得一遇紧急情况。连撤离和救援都无法进行。190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曼哈顿东南端的居民 家庭,一个房间住有两人以下的不到1/10。一半以上的人家都是每个房间里睡上3一4人,还有1/3 以上的人家,一个房间里睡上5 人或5 人以上。"
犹 太人最突出的一点,还是他们对待教育的态度。尽管没几个东欧来的犹太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约有半数人甚至在抵美时一个字也不认识——他们却是一个千百年来 一直对学问表示景仰的民族。一个有学问的人——哪怕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学生——在其社区都备受青睬。在纽约,成年人也和儿童一样,都抓住免费的学校和公 立图书馆的大好时机不放。1912 年对俄国犹太人居民地段的公立图书馆所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借阅过的书籍有53挑是非小说部类,而馆藏小说的大部分也是托尔斯泰、大仲马和狄更斯这样一些 名家的作品。浅薄的畅销之作则无人间津,呆在书架上,布满灰尘住在这一地区的多数人,都是体力劳动者(有技术,但干体力活),甚至那些被明确统计为"白 领"阶层的人,也常常是使用手推车的小贩、屠夫、杂货店老板,或在其他一些书本知识根本派不上用场的行业中营生。但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还出席各式各样主 旨与他们的日常生计毫不相干的报告会。有一位躬逢其盛的人,后来感叹道:"你可以想象,我们当时多么需要一位赫伯特?斯宾塞在我们当中啊!"。
犹 太移民的子女也在血汗工厂或其他地方干活,但很少一天干到晚,因为他们的父母渴望他们能上学。在学校里,教员多是爱尔兰人,很少是犹太人,而且教室里拥挤 不堪。在1880年代末,据估计,在初小低年级,一个老师平均有87个学生——即便如此,还有成千上万的适龄儿童因教室不够而被拒于校门之外。甚至在世纪 之交的年代,60个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3个人坐在一个座位上的现象,仍是很普遍的。而在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移民期,纽约市一个老师带的学生还要多。在 曼哈顿东南端,不少学校的在校生有90%以上是犹太儿童。为了缓解校舍的拥挤状况,当局曾试图用汽车把学生接送到曼哈顿西区爱尔兰居民段的学校去就读,这 反而引起轩然大波,招致抗议,犹太人的报纸也就此发表了怒气冲冲的社论。该计划只好作罢。不少老师在谈到曼哈顿东南端的犹太学生时赞不绝口,但也有些教员 感到教这些学生"一般都很吃力",并且发现他们"很多是来自难得讲英文的家庭,礼貌和整洁也肯定是要打折扣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和谁来比较,拿 曼哈顿东南端的犹太人与当时的中产阶级比较,或与其他贫农窟的居民比较,结论肯定不一样。一位对犹太人持同情态度的曼哈顿东南端的爱尔兰教员,写过关于该 区犹太学童的故事,其中描绘了两种形象:这些学童有时竭力讨人喜欢,有时则是"一帮大声嚎叫的野小子"。故事的女主人公每天都开导她的学生如何注意个人修 养和讲究卫生,每提到使用肥皂和自来水时,总是"十分动感情"。
不能把后世犹太人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特别是在理论思想界——简单地归功于第一代 犹太移民。这些第一代的犹太移民子弟在学校里往往是差生。1910年一项对12所城市进行的调查表明,波兰犹太人的在校子女,有2/3 的人未升到其他同龄儿童所在的年级。当然,在那个时代,人们通常要看准自己的子女在学业上确实有成才的把握时,愿意供他们继续求学,但即使孩子出众,波兰 犹太人也不积极送自己的子女去深造。1911年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在接受调查的15,431 个俄国犹太人子女中,有41%的人低于"正常"的水平。造成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入学太迟,因为纽约学校太拥挤,每年都将大批适龄儿童拒之于门 外。然而,就是6岁入学的俄国犹太人子女,也有23%的人跟不上班,这比例和纽约市全体学区的留级生比例相仿佛,而纽约市几乎所有适龄儿童都被视为学校注 册生的。晚近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美国陆军举行的智力测验中,俄裔(又多属俄国犹太裔)士兵的得分,平均来看,低于其他任何种族后裔的士兵。'有鉴于 此,当时一位智力测验的权威公开宣称,这证明那种认为犹太人智力超群的流行观念是站不住脚的",一如许许多多的"专家"鉴定一样,这个结论后来也没有经得 起时间的检验。
【 在 PzkpfwV (再重申一遍我不是重型坦克~) 的大作中提到: 】
: 经济状况
: 移民代的犹太人涌入曼哈顿东南端的时 间,恰值意大利移民浪潮也扑向该处,从而使这块弹丸之地成了地球表面上最为拥挤的社区之一。此处刚刚暂露头角的中产阶级居民(这是是德国人和爱尔兰人)开 始撤退,以让一贫如洗的新来者搬入。美国历史上这种后浪推前浪,发迹者远走
: 移民代的犹太人一般都以从事各种体力劳动谋生。有的人打零 工,每天早上站在马路口,等着有人来雇他们去干当天的活,"有技术的工匠则干自己的本行。这些移民找工作的范围,受到自己的宗教和社会习俗的限制。与在他 们之前来的德国犹太人不同的是,东欧来的犹太移民无法
: ...................
--
FROM 118.18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