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归属感往往很“没来由”的,比如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实验(盗洞实验),将一群社会学意义上背景无差异的孩子随机分为两队,然后去参与一系列竞争性较强的比赛。实验发现,团队文化很快就在各队中自然形成,并且他们开始互相攻击、贬低对方,甚至做出不少过激的举动。
我们今天讨论历史,如果不能有一种钱宾四所说的“温情与敬意”、不能“学会宽容”的话,那么作为一个现代人就不得不自省一下儿了。我们今天谴责“扬州三日”、“嘉定三屠”,并不仅因为我们是汉族,不然的话,难道某天知道自己祖上其实是满军或者是参与过此事儿的汉军,还要去拍手叫好不成?
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确有层次性,这个层次来自于亲疏,来自于远近,平均来说,人们对亲人好过朋友,对朋友好过陌生人。传统文化也的确认为应该先尽到对“近”人的义务,再去顾及“远”人。所以现在“世界主义”仍然不到时候。但是如果现在一个人还不能做到“宽容”的认识和面对他国/族文化的话,那他还生活在以血缘和身份来决定封建等级和封建义务的中世纪吧。。。这里的关键之处可能在于,人类社会现在进入到了“多元”的时代,一个“标签”不能简单决定人的归属了。
【 在 snowfall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得很好
: 谢谢
: 我是有些疑惑
: 比如我本人汉文化尤其是汉服情节很重,假如自己祖先却是满蒙,岂不很可笑?典型数典忘祖嘛
: 不过真想透了,血缘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选择什么样的文化
: 一个中国人如果选择了英美基督教文化即自由主义思想,也改不了他中国人的本色
--
修改:molar FROM 111.161.9.*
FROM 11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