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说几点
1、我说的是长白山地区...
2、长白山地区虽然苦寒,但在6000多年前已经有渔猎文明,后来这种渔猎为经济主体的文明估计延续至南北朝晚期到隋唐代际逐步被农业文明取代。也就是高句丽王朝晚期,长白山南部地区已经农业化了.附件1、2为在黑龙江博物馆拍摄的新开流遗址出土文物
3、长白山北部,亦即牡丹江盆地周边地带在古代亦具备在夏季种植单季作物的自然条件,唯一的限制因素是适用作物的培育,我猜测是高句丽王朝农业文明的北扩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到渤海国时期长白山北部的主要经济种类已经转换为农业了,不过在春、秋、冬三季估计当地还是要以采集和渔猎活动作为农业的补充,并以山货作为与中原王朝的贸易物资,换取奢侈品以及先进工具的输入。附件3、4是渤海国遗物,附件3是渤海贵族打马球用的象牙球,附件4是当地佛塔内藏的舍利函。可见当时渤海国上层贵族的生活与唐帝国贵族已相差无几。而这样的贵族生活是必须要有发达的农业文明以支撑一定规模的定居城市的。
4、渤海国的经济中心在今牡丹江盆地的南部,宁安市一带
5、辽金代际女真人的经济活动估计也是具有浓重渔猎成分的农业文明而已,这一特点估计一直延续至清朝开发东北
【 在 bluecloud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
: 东北兴安岭地区纬度太高了,古代基本无法孕育出农耕文明
:
[upload=1][/upload][upload=2][/upload][upload=3][/upload][upload=4][/upload]
--
FROM 123.11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