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说点生活常识,一般的人接到事情,需要调动身边资源的时候,都会大致把资源梳理一下,评估一下谁能找谁不能找,找了谁可能有什么后果,对事情是有帮助还是有坏处。如果吃不准,一般不会瞎出手。这是比较靠谱的人做事的方法。
但是吧,社会上就有这么一种人,遇到事情大包大揽,也不走心。总之就是要博一个“我出力了”的存在感。这种人往往把事情做个半吊子,看着是忙忙叨叨找这找那,到最后往往是一事无成,还要留个烂摊子让别人来收拾。说实话我在做事的时候最怕遇到这种人,遇到坏人我还知道防着,遇到这种人你都不知道能把事情搞成什么样子。偏偏这种人因为大包大揽惯了,特别能吹牛B,最开始的时候颇能迷惑一批人,所以造成的危害就尤其的大。
我理解胡适在这个事情里起到的就是这种作用。其实他也没那么多资源能操作这个事情,但就是喜欢揽事儿,就是喜欢树个“及时雨”的人设。结果事情真揽下来了,也没认真分析,找个他身边最位高权重的人,把事情一扔就得。要说到最后他把陈延年害死了,心里有多少愧疚之感,估计也是没有的。他最多是因为吴老贼这个事破坏了他的形象气急败坏而已。
用句江湖话说,“袍哥人家,从不拉稀摆带”。胡适就是个拉稀摆带的人,而且一辈子都在拉稀摆带。要是把他奉为圣贤,教出来的徒子徒孙们也是拉稀摆带者居多的一群。
【 在 figoc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胡适找吴稚晖到底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借刀杀人
--
FROM 117.13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