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孰轻孰重的问题,而且只能是在某一时间点上讨论,而
不能一概而论
苏联,是个最有意思的样本。这是个长期强调和尊奉阶级理论的民族国家,是个公开宣称
自己只是暂时过渡的民族国家,是个在实践中曾经艰难平衡国际共运利益和自身民族利益
的民族国家。慢慢的,民族主义的成分占据上风,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在这里枯萎了,然
后很快,苏联就死亡了。很多人反思了输出革命共运一体这套东西的虚幻和不切实际,这
非常有益
然而同样应该反思的是,共产主义这种意识形态除了用于直接引爆世界革命,还有其它重
要价值。其中的阶级分析理论,可以用为遏制近代民族主义这种烈性细菌的病毒(某种程
度上,我认为共产主义出现之前,是宗教提供的普世观念,以及封建主义,这一类东西在
扮演类似角色)。只有让二者共同传播,才能保持一个意识形态领域的生态平衡
而平衡,是政治的真意。现在的世界,意识形态领域正在失衡,民族主义过于繁盛,其结
果必然是所有人一起付出惨痛代价来恢复平衡
【 在 newmorning (齐鲁布衣) 的大作中提到: 】
: 民族属性、阶级属性社会中一个人同时具有的特性
: 现在很多人都不讨论阶级属性,而一些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又过分强调了阶级属
: 性,而忽视了其他属性。这都是片面的。
: 民族之间是存在矛盾和利益冲突的,阶级之间也是存在矛盾和利益冲突的,但是在不同
: 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情况,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
: ...................
--
FROM 123.11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