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末期诸帝世系
北魏末年,自孝明帝不明不白死后,政局非常混乱,短短七、八年间,出了孝庄帝、节闵帝(前废帝)、孝武帝、孝静帝、文帝五个皇帝,还有两个短期皇帝长广王元晔和安定王元朗(后废帝),如果再加上萧梁支持的北海王元颢和汝南王元悦,一共九个皇帝。本文简要介绍一下这九人的世系与即位背景。
迁都洛阳的孝文帝死后,他的儿子宣武帝即位,但宣武帝32岁就死了,只有一个儿子孝明帝。所以在孝明帝年纪轻轻就暴死后,宣武帝的直系后代已断。从亲疏关系上来看,北魏皇帝只能从孝文帝的儿子或兄弟的后代中去找。
孝文帝除了宣武帝外,还有四个儿子:
(1)京兆王元愉,因谋反被杀,四个儿子元宝月、元宝晖、元宝炬(文帝)、元宝掌被圈禁,当时政治影响力不大。
(2)清河王元怿,孝明帝时期死于政治斗争,其子元亶(孝静帝之父)、元邵,均娶了胡太后的亲戚,但能力很一般。
(3)长广王元怀,宣武帝时期被长期监禁,孝明帝时期病死。有三个儿子,元诲、元悌、元修(孝武帝)。
(4)汝南王元悦(顺帝),唯一在当时还活着的孝文帝之子,但精神有些不正常。
孝文帝还有六个兄弟:
(1)咸阳王元禧,宣武帝时谋反被杀,其年长儿子或被杀,或投萧梁,这一支在北魏基本没有什么政治势力。
(2)赵郡王元干,孝文帝没死他就死了,有四个成年儿子,其中两个孝明帝时期就死了,剩下两个,庸碌无为。
(3)广陵王元羽,有一定政治能力,宣武帝时被部下刺杀,有三个儿子,元欣、元恭(节闵帝)、元永业。
(4)高阳王元雍,长寿,当时还活着,但能力平庸。
(5)北海王元详,宣武帝时期暴死,有两个儿子元颢(建武帝)、元顼。
(6)彭城王元勰,能力强,名望高,宣武帝时被谋害。有三个成年儿子,其中第三子元子攸(孝庄帝),因母亲出自陇西李氏,与汉人士族颇有结交,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由于孝文帝诸孙年纪尚小,所以首先登上舞台的是孝文帝兄弟之后,即孝文帝的侄子辈,广陵王系、北海王系、彭城王系都有份。
孝明帝死后,掌权的胡太后从亲疏关系考虑,准备从孝文帝诸子的后代中找继承人。为了独揽大权,胡太后不愿选择已成年的清河王、广平王之后,而是选了势力最小的京兆王元愉的后代。元愉的次子元宝晖当时已死,胡太后就选了元宝晖的儿子元钊做傀儡小皇帝。
胡太后此举当然不能令北魏皇族满意,其中最活跃的元子攸(孝文帝之侄,论辈分算是孝明帝的堂叔),通过尔朱世隆与大军阀尔朱荣联络,被拥立为帝,即为孝庄帝。
孝庄帝本想利用自己在汉人士族中的影响力和尔朱荣的军力坐稳皇位,没想到尔朱荣进入洛阳后,不仅杀了胡太后和小皇帝元钊,还发动“河阴之变”,杀死大量北魏皇族和朝臣。在这场惨剧中,包括孝庄帝的哥哥和弟弟、广平王元怀的第二子元悌、赵郡王元干的一个儿子、一个孙子、高阳王元雍和他的三个儿子都被杀死。而汝南王元悦、北海王元颢,因恐惧尔朱荣投靠了萧梁。北海王元颢更是得到萧梁的军队支持,一度攻占洛阳,正式登基,年号建武。后来被尔朱荣击败,与其弟元顼一起被杀。
孝庄帝依靠北魏残余的一些皇族和近臣,出其不意的刺杀了尔朱荣,但自己又很快被尔朱氏杀死。尔朱氏先是拥立尔朱荣的外甥、也是北魏皇族长广王元晔为帝,后来因为支系过于疏远,准备找一个近支的。此时广陵王元恭主动送上门,凭借尔朱世隆、尔朱彦伯兄弟的推荐,登上了皇帝宝座,即节闵帝,元晔则退位当了大臣。
节闵帝在皇帝宝座上没待多久,但其表现还是得到了朝臣的称赞,被誉为有为之君。但拥立他的尔朱氏很快就被高欢击败,节闵帝虽然有大臣为他说情,但因为站队的问题,还是被高欢杀死,他的前任元晔也一样。
高欢起兵初期,为了正名声,也随便找了个北魏皇族安定王元朗当皇帝。等夺取了洛阳,也想找个支系近点的北魏皇族。因为尔朱氏立的都是孝文帝兄弟之后,高欢为了突出自己的“正统”,执意立孝文帝诸子之后(其实经过前期的变乱,孝文帝兄弟之后也已死伤殆尽)。
经过前期的大动乱,北魏皇族或死或逃或藏,找到孝文帝诸子之后,也不太容易;特别是尔朱氏残部还在晋阳,高欢需要尽快回到并州。焦急之中,他首先找到被萧梁送回的汝南王元悦,但发现此人精神不正常;而京兆王元愉诸子,与尔朱氏有勾搭(尔朱度律曾欲推元宝炬为帝);清河王一系,与胡太后有亲戚关系。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藏匿民间的广平王元怀第三子元修,即孝武帝。(至于那位可怜的安定王元朗,他的下场还不如类似情况的元晔,马上就被高欢毒死了。)孝武帝即位后,立刻杀死了他那位精神不太正常的叔叔汝南王元悦。
孝武帝的两个哥哥,一个死于河阴之变,一个在尔朱氏攻打孝庄帝的时候被杀,他惊恐躲到民间,不料还是被高欢找到。但既然坐上了皇位,孝武帝也不甘心做高欢的傀儡,他一方面大举提拔北魏皇族,一方面笼络贺拔岳、宇文泰、侯渊、樊子鹄等与高欢平级的尔朱旧将。在与高欢一番争斗后,自知难以获胜的孝武帝带着一帮子洛阳文武(包括京兆王元愉一系的皇族)入关投靠了宇文泰。
高欢没追上孝武帝,只能立孝文帝诸子中最后剩下的一支清河王元亶为帝。不久,又怕元亶年长不好控制,改立其子元善见为帝,就是东魏孝静帝。
孝武帝入关后,没想到刚出虎口又入狼窝,不久就被宇文泰毒死。关于继承人,有人提议以孝武帝的侄子元赞即位,但宇文泰显然不会立被害者之后,选择了与孝武帝一起入关的元宝炬,他是京兆王元愉的第三子,孝文帝的孙子,即西魏文帝。
元宝炬是个有些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父亲元愉是个多情种子,为了爱人不惜谋反,元宝炬年轻的时候也狂放不羁,但当了皇帝后,反倒表现的很不错,与宇文泰配合的也很好,在皇帝位上踏踏实实的坐了十六年,寿终正寝,算是这些傀儡皇帝中唯一善终者。
到了元宝炬儿子的时代,高欢也死了,宇文泰也死了,元氏皇族的政治地位也走到了尽头。东魏、西魏的掌权人高洋、宇文护,不久就废掉并毒死了两个傀儡皇帝,建立了北齐、北周政权。
--
修改:forgauss FROM 61.48.214.*
FROM 61.4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