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观点和你的一致,皇帝可以不直接指挥部队,但必须对部队拥有管理权和人事权。
: 简单的说就是,皇帝可以撤换军队的指挥官,可以直接对军队的战略方针下命令。
: 唐朝皇帝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具备人事权,即使征调节度使入朝,也不能决定下一任
: 节度使的人选。
sigh,名义上都有这个权利,可中央衰弱以后哪个朝代不是这样子,唐的情况突出一点而已。
: 当时唐朝面临的情况,除了重新募兵组成新军,已经没有别的办法收回军队的人事权了,
: 因为藩镇军队的中上层军官宁愿支持藩镇独立,而不愿受中央指挥。
说得容易,当时外地除了江南地区还照常向中央纳税、供应物资,各藩镇才不理你呢。中央的经济实力相对于整个藩镇体系来讲并没有优势,甚至还处于下风。这种情况下中央也不是没有建自己的军队,但一支强大的军队不是有钱就能有的,而新军的将领在掌握一定实力之后,又会成为新的藩镇,藩镇之所以顽固部分原因在于其可以世袭,于是又想用没有后代的太监去掌握新军,这样演变为新藩镇的危险没有了,却为太监专权提供了方便。
其实,关键在于藩镇这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在中央和地方的权利分配上过于倾向地方,使得中央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力,是分裂的源泉。经过五代十国的混乱人们才彻底意识到这点,到了赵宋削藩镇权力,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矫枉过正了)。
--
FROM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