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规自委发布,《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年-2035年)》获得市政府正式批复。那么,最终版来了!
1
最开始还是要解释一个很多人都会问到的问题,这个规划和最近热门的地铁三期建设规划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的。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框架下的专项规划,是北京在这段规划期限内轨道交通的全面规划。
而轨道交通分期建设规划则更具体,是具体到分期要建设的具体哪些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
根据今天发布的《规划》,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由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组成,规划线网总规模约2683公里。
这要比之前公示时的约2673公里,增加了约10公里。
其中,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包含市郊铁路线路及新建区域快线,里程约1058公里。比公示时减少了37公里。不过规划的区域快线网仍是由15条(段)线路构成,就是线段没有减少,只是里程略少。
城市轨道交通包含地铁普线、地铁快线、中低运量、机场专线等,里程约1625公里。比公示时增加了47公里。
这意味着最终版与公示版相比,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增加了,市郊铁路和区域快线则有所减少。
2
城市轨道交通部分是大家最关心的,这部分的线段数量也没有变化,仍是由38条线路构成,不过里程增加了。
其中,地铁快线(R线)是中心城区与副中心、多点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快速联系的主导轨道交通方式,线路以服务通勤客流为主,提供大站快车式服务。
此前公示时,地铁快线一共有6条线路。不过最终版并没有公示具体数量。
地铁普线(M线)强调尽可能覆盖城市主要功能区,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此前公示时,M线一共有24条。
机场专线共2条线路主要服务机场客流,中低运量作为地铁普线辅助服务线路。
机场专线就是两个机场的专线,中低运量此前公示时有6条线路。
3
枢纽方面,北京规划了8个铁路全国客运枢纽和2个预留客运枢纽。其中,8个铁路全国客运枢纽为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站、丰台站、北京朝阳站、城市副中心站和清河站。
区域级客运枢纽依托城际铁路和区域快线打造,主要布局在中心城区与多点新城地区,用于承担京津冀核心区域和首都圈地区客运功能。
中心城区的区域客运枢纽主要功能为加强重点功能区对外辐射力,带动区域协同发展,如金融街站、北京东站等。多点新城的区域客运枢纽主要功能为提升区域发展动能,如昌平站、顺义站、黄村火车站等。
城市级客运枢纽依托区域快线、地铁快线和地铁普线打造若干个轨道交通换乘节点,服务城市集中建设地区客运需求、支撑城市功能区及主要就业中心发展,如丽泽站、望京站、霍营站等。
此外,“轨道微中心”是与轨道交通站点充分融合、互动,具有多元城市功能,具备场所感和识别性的城市地域空间。
北京市第一批共划定了71个微中心,涉及14个区、28条线路。
--
修改:liucamcom FROM 123.118.78.*
FROM 123.1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