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创造性意见如何答辩?复审委网站案例评析
说得对
现在实审到复审都不管这些
等着无效才认
这些玩意以前好用
现在审查员 压根不搭理这套
主张构思主张没动机?
人家审查员根本不给你讨论这些的机会
直接公开即效果 公开即启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看本申请说明书时候就是二傻子
你说你有新效果?抱歉没看见
你贴出来说实施例有效果?交个对比数据说有效果?
抱歉本领域幼儿园人员不能预期实施例以外都有效果
你发明反正就是没效果
你方案没效果
三步法
问题就是替代,公开即启示,答复即驳回
【 在 roewe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审审查员 and 兼职复审不学这些案例,发布再多有啥用?
--
修改:Ulofi FROM 124.64.19.*
FROM 124.64.19.*
意见陈述环节赶紧取消吧
真没什么意义了
陈述啥呀对比文件都公开了
现在要提升专利质量
相应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得具有一定创造性嘛
要不然不能反应创新性社会科研人员的平均水平
以后应该叫本领域普通科研人员
你说数值范围不一样,人家说科研人员看到这个数值就按耐不住地想调节
你说相反启示,人家说科研人员看到这个都不信邪
就乐意反着来,我们科研人员都有打破常规的思维
你说效果没公开,人家说我们科研人员
每天就想着提高各种效果,你这全是常规的
【 在 fixfox 的大作中提到: 】
: 到这儿一般是没办法了。
: 结构不同,解决问题,技术效果不同,且世界上都没有几家做这个,但审查员就是用容易想到打发你。
: 另外,我觉得有的审查员完全不看意见陈述,凭第一印象出意见。我曾经遇到过四次通知,意见没改几个字的。不管怎么答,我就车轱辘话应付。
: ...................
--
修改:Ulofi FROM 114.242.249.*
FROM 114.242.249.*
现在一视同仁的
外内pct也这么评
【 在 fixfox 的大作中提到: 】
: 哎,国内这么评也就算了
: 现在不少PCT都这么出报告。这些人也不想想,会增加中国企业去国外的成本的。
: 瞎评的结果就是国内去国外至少增加一次答复,欧美基本万元起。
--
FROM 114.242.249.*
问题不是答复,而是驳回
以前发通知书就是任务
大家答复也是完成任务
遇见不靠谱的,火力全开效果很好
现在很多你觉得按照复审委专家思路答复
应该没问题的
现在随便找点理由直接驳回
到了复审不修改也基本维驳
这个增加申请人的程序和负担
在18年前是少见的
这两年确实很多乱评驳回的
【 在 sc1209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不喜欢答这些评述得不好的审通呢?审查意见浑身是错多好啊,随便拎出一点批评,只要理说透,就能逼着审查员换对比文件啊。这种几乎属于送分,答到复审就撤驳。
: 相反,倒是那些老审,比对说理得非常充分的意见,尤其是有一点偷梁换柱但不明显,但是他论述的自圆其说得很好的审查意见,才难答。要想说服他,就得找出他的自圆其说中的瑕疵漏洞,而且你的论述还得比他的还要透彻充分,才有可能扭转。
: 补充,我说的是19年中之前,后来我答复几乎不做了,局里可能又重申xy率,近2年情况可能又不同了。
: ...................
--
修改:Ulofi FROM 223.102.69.*
FROM 223.102.69.*
说实话
你这些都是常规操作
一样免不了被搞
前一阵有个案子,一通答的非常充分
发明本身也很漂亮
审查员二通死活不认
我直接打电话说客户要求会晤
我们见面再给你详细讲一遍
这个公司还要联系你们领导挺麻烦的
结果
前几天授权了
还有个案子,本来一通答复充分
按理来说会二通补充检索
审查员二通强词夺理,我们二通不改继续刚
三通补充检索两个新对比文件
不改答复后直接被驳回
提复审撤驳
按理说二通就该授权
结果成了四通,外国申请人负担加倍
【 在 sc1209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解,我也遇到不少。他评的不对,咱就可以火力全开地逐一批驳审查员的错误,是不。审查员烂评是一个代理人能居高临下鄙视他的好机会。现在你是老师,可以礼貌而犀利地逐一批驳审查意见。批的审查员自己都不好意思再用这篇对比文件。
: 这里要保证一是你所言有理,二是要让审查员的错误要彰显得直白打脸的程度,达到让只要上过大学的非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读双方文件,只读答复意见的该段落,就觉得你说的对的程度。这一点把技术文档解释得既通俗又精准不错的确很难做到。
: 答复意见中,常用某特征在对比文件中发挥的作用与在本申请中发挥的作用完全不同,重点不是仅列出不同,而是要讲出为甚么不同,为什么不能迁移,这两篇文献的本质差异是什么,为甚不能结合。有时候需要引申至产业现状。的确,这可能需要对技术脉络了解得非常深入,才敢争。而且争得不会让审查员认为“这些说明书没有记载而不采纳”。是个度的问题。
: ...................
--
修改:Ulofi FROM 223.102.69.*
FROM 223.102.69.*
机械电学这个领域技术效果不好抵赖
按照三步法评绕不开你
化学生物很多情况下
人家就是抵死不认你技术效果,反正实施例永远是有限的
这时候讲发明本质技术构思基本就是鸡同鸭讲了
【 在 sc120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承认各地中心审查员水平良莠不齐。但复审委的水平,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低。如果代理人真的答复到位说理充分了,复审委是能虚心认可的。化学生物领域我不懂,仅以我审核时上手改过的机械电学答复为例(含交互类创造性本身很弱的专利),七成以上能让审查员换最接近文件、复审撤驳、复审第二次通知后撤驳。
: 相比而言,我看到代理人答复存在的问题更多。这是双方的事,如果答复不提高,寄希望审查员一双慧眼能看到万字文稿中的闪光点,真的是不现实的。审查员的定位就是质疑,可过可不过时倾向于不过,看看申请人、代理人就此问题怎么答。如果代理人言之不成理,审查员往往就照抄一遍上次审通。如果你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论据,审查员也会就此相应地再次更新论述。而相当多案子,代理人尚且搞不清楚发明构思,尤其是他人撰写的案子,我问代理人发明点在哪,仅会援引原文,我问他们,不要复述原文,就说原文晦涩文字背后实际说的啥意思,又答不上来。太多次我跟代理人解释一遍发明人原意,代理人说,你一说我才看出来,单独看根本不会注意到。这说明另一个问题:撰写问题,创新点不突出,许多案子只是罗列了必要方法流程1234,该突出的/引起注意的却没有在权利要求中写出来。
: 我觉得造成创造性分歧的原因在于,无论是审查员还是代理人,没有科研经历,对现在日新月异的技术了解不深,故无法准确判断一项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究竟是否是容易想到的。在这背景下,作为申请人与审查员之间的桥梁,企业IPR和代理人向审查员讲清楚的职责就很重要了。
--
FROM 223.102.69.*
对,最关键的发明点一定不要急着进
说实话,即使留着复审往进加
效果肯定比一上来直接写进去强
给审查员一次胡说八道的机会
以后再进新内容
反正审查员觉得你改了实质部分
自己也好授权
【 在 microduct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胡乱驳回。
: 有时候答复很充分,各种角度陈述理由。
: 然后会看到随便找点理由驳了。
: ...................
--
修改:Ulofi FROM 223.102.69.*
FROM 223.102.69.*
虽然不管哪个领域本质都一样
问题出在执行阶段
化学生物领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预期性差些
有时候效果和手段之间因果关系不是那么明显
审查员有时候不经过大量公知技术检索很难在因果关系上充分说理,就算进行检索,一个手段很可能在a文献是正向作用
在b文献里又说是负面作用
而且申请人在撰写时也会特意设置一些效果
虽然不清楚申请人有没有通过可预期性低的特点生编牟利
但是作为代理人肯定是假定说明书内容真实可信来答复
审查员看到这个案子,第一印象范围太大不能过
申请人描述的技术构思也无法确定真伪
然后这时审查员又要控制授权率
可能这个时候逼不得已就得搞些套路
日本审查员处理这个问题就比较简单
不好评就授权,问题留给后期
【 在 sc1209 的大作中提到: 】
: 化学生物没接触过,思路的确会跟机械电学不同。可能我遇到的机械电学通讯等部还挺谦逊的。
--
修改:Ulofi FROM 114.242.250.*
FROM 114.242.250.*
我指导学员也会强调
找到审查员的逻辑漏洞,放到最明显的地方
还有去抓发明本质,要跟审查员讲透了
但是实际上老审这些套路
对于申请人并不公平
所以如果站在申请人角度看,确实会比较不爽
毕竟答复环节只是一环
最重要的贡献还是技术方案本身
如果因为公权力的滥用,导致申请人增加无谓的负担和风险
相当于用审查员的错误去惩罚申请人
权责也不对等
也不利于我国审查机关的形象
站在外内代理人角度
反正意见越奇葩通数越多越赚钱
小时账单,越折腾越显示代理机构水平
里子面子都赚到
【 在 sc1209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不喜欢答这些评述得不好的审通呢?审查意见浑身是错多好啊,随便拎出一点批评,只要理说透,就能逼着审查员换对比文件啊。这种几乎属于送分,答到复审就撤驳。
: 相反,倒是那些老审,比对说理得非常充分的意见,尤其是有一点偷梁换柱但不明显,但是他论述的自圆其说得很好的审查意见,才难答。要想说服他,就得找出他的自圆其说中的瑕疵漏洞,而且你的论述还得比他的还要透彻充分,才有可能扭转。
: 补充,我说的是19年中之前,后来我答复几乎不做了,局里可能又重申xy率,近2年情况可能又不同了。
: ...................
--
修改:Ulofi FROM 114.242.250.*
FROM 114.242.250.*
还有个问题
代理人没有获得充分授权
很难去从技术角度去过多引申解释,而且恰恰化学生物领域
可预期性差,为了反驳审查员而引申,结果说多了搞不好后续阶段自己打脸
从禁止反悔角度看
很多情况下申请人希望点到即止
让审查员心证大于50%,足够授权即可
在后续阶段给申请人留下足够的解释回旋余地
如果在答复阶段说的太透
还有可能第一对比文件是客户自己的
对对比文件权利产生限制
另外专利权本身是为了排他
客户其实不想过多强调不同
【 在 sc1209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解,我也遇到不少。他评的不对,咱就可以火力全开地逐一批驳审查员的错误,是不。审查员烂评是一个代理人能居高临下鄙视他的好机会。现在你是老师,可以礼貌而犀利地逐一批驳审查意见。批的审查员自己都不好意思再用这篇对比文件。
: 这里要保证一是你所言有理,二是要让审查员的错误要彰显得直白打脸的程度,达到让只要上过大学的非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读双方文件,只读答复意见的该段落,就觉得你说的对的程度。这一点把技术文档解释得既通俗又精准不错的确很难做到。
: 答复意见中,常用某特征在对比文件中发挥的作用与在本申请中发挥的作用完全不同,重点不是仅列出不同,而是要讲出为甚么不同,为什么不能迁移,这两篇文献的本质差异是什么,为甚不能结合。有时候需要引申至产业现状。的确,这可能需要对技术脉络了解得非常深入,才敢争。而且争得不会让审查员认为“这些说明书没有记载而不采纳”。是个度的问题。
: ...................
--
修改:Ulofi FROM 114.242.250.*
FROM 114.24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