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前一阵看的一个开盲盒“悖论”
这个悖论来源于没有说明钱的数学期望。如果默认是“任意数值”,那么数学期望就是无穷大,所以你无论开出多少都该换。
但如果真的是任意数字,你会发现因为信息量无穷大,你根本做不出这种盲盒。
【 在 drifter777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有两个盲盒,里面各放了一些钱,只知道其中一个是另一个里面钱数的2倍,但不知道哪个盒子里更多。
:
: 现在,你随机打开了其中一个,发现里面一共100元。
:
: 如果,让你选择要哪个盒子里面的钱,你会怎么选择?
: 问题是,明明是随机打开的,两个盒子里面的钱预期是值是相同的啊。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mini 5」
--
FROM 124.64.23.*
你果然是不懂。
所以你又随随便便的更改了题目,从盒子里有一些钱变成了你放了一些钱。
你是谁啊?
如果你是比尔盖茨,我开盒子100我毫不犹豫的换,你要是一个农村失独低保老太太,我就俩盒子都还你了。
然后你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啊,那么我还是会自动生成一个期望值,100我觉得很少,可以搏另个盒子翻倍。
你要是放一千万,我就不会再搏了,因为普通人有三千万的几率很小。
【 在 drifter77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天那。。。
: 这题有这么难理解吗?
: 分布函数都出来了。。。
:
: 就是我自己拿一些人民币放进去了,只是有意的控制了倍数,仅此而已。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mini 5」
--
FROM 180.79.247.*
不给环境当然是出题错误。
我前面也说了,没有约束条件的“放一些钱”,从数学上来说就是做不到了。
再直观的给你说一下:给你一个任务,写出一个随机的自然数。
你能做到吗?你做不到,你只能在你的认知范围内个4883736284之类的,而一个原始人可能只能写2,计算机再能算,也完不成这个任务,只能根据编好的程序,自己的性能生成一个“应该够用”的结果。
而数学家就会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缺乏约束条件,错题。
而这个约束条件,你题目不给出来,就只能猜,比如猜你有多少钱,猜盒子有多大,放什么币种等等。不要人猜就认真出题,别被人笑话,也别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转着圈儿的丢人。
【 在 drifter777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就是你解题的思路和水平?你高考的时候是不是也问了出题老师出题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啊?
:
: 你要不要分析一下俄乌局势再做决定啊?
:
: 要不要分析一下美国竞选再定换不换啊?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mini 5」
--
FROM 124.6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