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婶学琴——做个记录以自我监督
全站审核中,暂不能查看本文内容...
声音这么清纯的。。大婶?其实弹唱挺难的,气息啥的容易被手上动作打乱。以前记得一个尾音想唱个颤音,左手一弹琶音,立刻变成了鬼颤。
【 在 freesw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次cybergate教的方法挺好用的,弹的时候只要集中点注意力,基本可以保持整齐。但是老师说我弹的时候手抖,我自己倒是没注意这个。因为我属于手指超级细的那种,力量还是挺欠缺的,用到35指一起用这种别扭的指型就有点不习惯,可能练久了能好些?
: 上次用真钢弹的小幸运琴声音太大把我唱歌声音都盖住了,这次用电钢录了一遍,音量貌似挺合适。边弹边唱还是挺难的,我自己都感觉自己高潮部分跑调跑得没影了……
: 说实话这首本来是练了给年会做准备的,现在这个疫情防控形势下,年会八成是没戏了,自娱自乐一下吧。
: ...................
--
FROM 113.88.81.*
这老师教学有点问题。目前这个阶段为啥要做感情,基本强弱节奏能做已经很不错了。
【 在 freesw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有段时间没更新了,这是因为我肩周炎犯了。别说练琴了,不动都疼。一个星期都要靠止痛药以及把自己灌醉才能睡着。
: 哎希望大家不管是练琴还是用电脑,珍惜生命、保护肩周。
: 这是最新学的曲子,肩膀还没全好,所以弹双音的地方使不上劲。老师还是说我的问题是没有感情,对处理曲子没有自己的感受。我说“因为我是AI啊,你要求我按什么方式去弹我还是可以照做的”。呀不小心就把实话说出来了。
: ...................
--
FROM 113.88.81.*
控制力是一方面,乐感也是一方面,缺一方面都会影响音乐表达吧。上次施坦威发布会有个小孩大概15岁,肖练啊李斯特啊弹的特别流畅。他上台弹的是那个月光第一乐章,听着好像还行,但后来柯蒂斯的老师一演示,我老婆一纯外行都觉得差距上天了。
不过初学一两年这方面都没法下结论,小孩子年级太小,乐感的潜力还没出来,同时手指控制力也有限。所以对老师的点评不用太放心上。
【 在 bai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现在的趋势就是这个?
: 娃今年考的业余一级,除了音阶以外的三首曲子点评全都是“望增强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风格再典雅些”这些
: 音准节奏速度都没问题,力度略微差一点点但也没有出现小节首音弱于其他音这种情况
: ...................
--
修改:cybergate FROM 113.88.81.*
FROM 113.88.81.*
最终落实出来是长短力度的变化,但是你不能这么去一个个量化调整,那就太机械了。。。。。大概就是你在心里这个音乐是怎么播放的,然后落实到手指上。然后出来的声音效果好像不太对,就去调整到自己想要的一种音乐效果。
这种乐感很大程度上是从模仿开始的,同一个作品会有很多版本,你喜欢哪个,你会想要实现他那个效果,有时候又会想我要是换种方式可能会更好听。不断地去实践。
比如说我自己学的第一首曲子是自己喜欢的,我就喜欢各种调整,手指实现不了的强弱我会拼命去实现。所以别人听到我弹说怎么你学半年手指就有这个控制力,但这是死磕出来的。乐感这个东西需要自己对音乐表达有某种追求。而做老师布置出来的曲目,就不一定有那个动力。
我的浅薄理解。
【 在 bai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原来如此
: 不过乐感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啊,似乎进入了我知识体系的空白领域
: 可以近似理解为对每个音的长度和力度做精细调整吗
: ...................
--
FROM 113.88.81.*
simile(简写sim.)照前方式演奏,按之前的弹法演奏。
【 在 bai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表情记号,说的是smile吧?
: 每次我弹到那里都会笑一笑:)
: 或者这么笑^_^
: ...................
--
FROM 113.91.209.*
不错啊,已经坚持两年了!可以开始叫老师帮你解决点速度问题了,挑些合适的练习曲小奏鸣曲啥的,每天练里面的技术要点,一年突破100不是问题哦。突破100之后完全是另一个新天地!
--
FROM 1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