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考级重要还是进乐团重要?
好像之前在群里看到过说,再过2~3年大学就不招文艺特长生了?
【 在 BigTTBeHappy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级重要,虽然中二的乐团是业界扛把子,全北京只有6所中学+唯一1所小学金帆交响乐团,但是重点是在中学,中学乐团排练时间短(因为团员水平高,随便排排就很厉害),不耽误学习,如果你没有9级或者演奏级的考级证书,或者没有“关系”的话,也就止步于小学乐团了。现在
--
FROM 111.192.205.*
好像就是说再过2~3年,T大也不招了吧?
现在只有20分了?实在是n多年,不了解行情了,原来不还有50分/重点线/保送?
特长生现在学习都那么好了吗?看来真是时代不同了,呵呵,值得庆祝呀
101,11,rdf乐团,现在每届能裸分上T的,能有2~3个/校?下次找机会问问看
混乐队,可不比自己拉琴容易了,hohoho,曾花了将近2年时间,成功把二提最后一个谱台,推到了乐队首席,也都是故事呀~~
强烈建议多重视试奏吧
每个曲目听过3~5个指挥/乐队版本,还是有必要的
创造些机会,多接触更多类型风格的音乐吧,柏林爱乐的演奏家们,玩起爵士也是挺牛的
学学midi,玩玩编曲?
只是照着谱子拉几个音,真是真是太太可惜了,音乐本该更有意思的
想到瞎说的,呵呵
【 在 BigTTBeHappy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年出的政策吧,今年T大还不是照样招。乐器能达到特长生水平的,学习也都好得很,不说一定能好到裸分考上T大吧,但毕竟特长生只是降20分录取而已。
: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九级或者演奏级的证书,中学乐团就不会让孩子去跟乐团的老师花钱上课,否则总挨骂,给放后面两排坐着,感觉也不爽啊。 所以打算中学继续混乐团玩,小学过9级,真的是非常有必要。
--
FROM 111.192.205.*
其实现实可能还是挺残忍的
想了想,认识的从小学乐器的朋友,一百多人应该还是有的
除了个别几个后来去搞专业的,其他人现在还有勇气敢摸乐器的,感觉10个人都到不了
乐器这东西,几天不练或放下一段时间,手就不是自己的了,想要捡起来“欣赏”自己的演奏,真的是太难了
【 在 BigTTBeHappy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5,6年级过九级就行,三四年级过的都是特别厉害的,让孩子多向乐团首席学长学习,你们也找机会多跟首席家长交流交流。
: 主要是你得让老师教孩子考级曲子,别再拉别的了,半年考一级,就应该是这个速度,我们从考六级开始,就只拉考级曲了,每天练45分钟到1小时,实在没有时间练更多曲目了,不过作为业余玩家,8级,九级,演奏级的曲目都是可以练好了,用来“显摆”一辈子的,三套下来,十几
--
FROM 111.192.205.*
缅怀黄先生、徐老师,感恩他们当年的投入付出,那时候的冬天真冷,夏天真热
翻到二小十周年音乐会视频,看到两位先生的身影,不由得还是有点激动。
【 在 BigTTBeHappy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懂你的意思,小学乐团就是小学乐团,中学乐团就是中学乐团,中小学生的交响乐团在美国也都是有钱的中小学才能搞起的,一个州也没几所中小学有这个硬件实力,即便有硬件实力,学生水平大多又差强人意,所以水平跟中二这种绝对是国家骄傲的学生交响乐团没法比,大部分连
--
FROM 111.192.205.*
到大学乐队更有意思,年级跨度正负5年,学科专业跨度几十个
不过回想一下,如果统计个5-8年,从乐队首席到声部首席,至少一半以上都不是金帆的,而且很多还都是基本没什么乐队经验的
有的是,20多年前,每周坐火车从山西来北京学琴的,很多交响曲协奏曲都听过3-5版本以上的
有的是,自幼受到当地恩师栽培,教拉琴,教如何欣赏音乐
有的是,当地专业乐团子弟
相比起来,从音乐素养到演奏水平,还是明显要高一块的,不服不行呀,hohoho
如果小孩喜欢,就多创造些条件,多引导引导吧,B站上有很多很多音乐会的视频,也有很多讲音乐课程,从耶鲁到中央院的,台湾刘岠渭老师讲古典音乐的作为入门也挺好的,大人也可以先看看,或一起听听吧,嘻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W411a7nM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Q4y1z7ZZ
【 在 apple1223 (apple122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娃在小学金帆团待了几年。吹得还行,首席,也得过几个奖。我们曾经问过声部专业老师有必要考级吗?他说意义不大,我们偷懒就没考。现在初中继续在金帆团,孩子特别喜欢这个团体,不光是演奏,很多方面都对他有激励作用。另外我看了一些高中特长生的招生简章,更看重的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11 Pro Max」
--
FROM 111.192.205.*
呵呵,没那么年轻了
金帆早就有了,88年就成立了,最开始还不在101,在海淀图书城那边的一个破楼里排练,当时还有其他中学的团员
管弦乐器的让分力度没那么大了
很多乐器的考级是后来才有的吧
【 在 BigTTBeHappy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90后吧?赶上50分加分的好光景了。
: 不过我记得我们那会儿学校的艺体特长生优惠更大,有可能是过一本提档线就如何如何,那时有乐团的学校好像还没有“金帆”这个词,特长生整体学习成绩不大好,个别学习真的很好,搞乐器特长的好多到了高中才有8级证书的,一直上课学,还好过去学费也没现在这么离谱。 不过
--
FROM 111.192.205.*
很多年前,和茅沅老师有过座谈交流,《瑶族舞曲》作者,1926年生人,土木系,小提。问到他们当年的演奏水平和排练曲目,大家还是被震撼了一下,其实解放前那时候的水平也是很高的了,hohoho
20多年前,Stanford交响乐团说要来交流,听说要合演火鸟,谢绝了,hohoho
YT上有standford交响的视频
日本的学生交响乐团水平也是非常好的,后台路过时听到了一耳朵准备练习,直接和旁边的朋友对视了一眼,下巴都快掉了,真是没想到了
另外,感觉好像和家长的关系也挺大的,去过几个拉琴好的同学家玩,一个是六铺炕工人日报社宿舍,一个是十里堡农民日报社宿舍,还有一个和平里家里都是医生的,都是一排排古典音乐的磁带
【 在 douyu (Your are my little ange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进步了呗,音乐水平也提高了。咱们还是人多,基数大,容易出人才。欧美真正牛的音乐家,好多也是成年后移民到发达国家去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台湾有的小学乐团也行,不过水平还是不如中二的,理论上日韩的应该也由很好的。我们黄皮挺厉害的,组织纪律性强,协作能力好,这
: ...................
--
FROM 111.192.205.*
大概30年前,演出中间加了一个“小不点”,好像是4岁学琴,6岁九级吧,hohoho
【 在 blackhat (芙蓉花开:帽子的幸福) 的大作中提到: 】
: 厉害的三年级央院九级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修改:flyingmoth FROM 111.192.205.*
FROM 111.192.205.*
哈哈,当年听说二小搞交响,其实看得出,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小看法吧,只不过看到黄先生都那么有热情,也就不敢说什么,多多支持祝福吧。
找机会问问统计统计,从01的二小首届团员进大学,也整整二十年过去了,感觉好像从二小-到中学金帆-到THU的,好像也不是太多吧?
其实小学打打钢琴基础,中学再玩玩管乐,也是挺好的吧。好像大学管乐各声部首席,80-90%都有钢琴基础,平常都看不出来,偶尔碰到一出手就是升c小调即兴幻想曲,还是挺吓人的,hohoho
倍大提琴、打击乐有钢琴基础的好像也不少了
“最烦人”的几个家伙,明明是一提首席、一提2谱台、二提副首席,闲的没事也给你来段钢琴,学习还都比你好~~~
这么想下来,中提和大提,好像是乐队里会钢琴比例最低的声部了,hohoho
【 在 xiaoju (可爱的龙猫)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这个道理
: 小学校内交响乐太中国特色了
--
修改:flyingmoth FROM 111.192.205.*
FROM 111.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