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要求买“节拍器”的老师多吗?
钢琴上放一个NIKKO节拍器,应该是经典标配吧?呵呵
比起电子的,更喜欢比较传统经典的机械型了,hohoho
跟着节拍器练习基本功,应该是事半功倍吧
大概的道理是,
一个是比较随意的、自由的、自然的、半无意识的出声,一个是严格的、被要求的、有意识
的主动出声,尤其在初学阶段,差别还是挺大的,但习惯后,其实也并不难了。
尝试比喻一下是,
一个是完全自由速度的跳绳,另一个是能跟着节拍器不同速度等级,在准确时间节奏点,哒
哒哒哒的跳绳,应该可以想象到难度等级是不一样的吧
乐队合奏需要的是后者,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出正确的音。中小学乃至大学乐队,管乐首席
都不一定是音色最好、技巧能力比较强的,而是把握最大的。
尤其是初学阶段,跟过节拍器练习,应该很快就能在上大课、分声部练习、乐队合奏中,脱
颖而出,让老师刮目相看吧。
想到瞎说的,供参考,请大家多多补充指正吧,嘻嘻
--
修改:flyingmoth FROM 111.192.205.*
FROM 111.192.205.*
一直没想明白节拍器发明也就近百年吧,说明在乐器的演奏历史上肯定不是必需品
【 在 flyingmoth 的大作中提到: 】
: 钢琴上放一个NIKKO节拍器,应该是经典标配吧?呵呵
: 比起电子的,更喜欢比较传统经典的机械型了,hohoho
: 跟着节拍器练习基本功,应该是事半功倍吧
: ...................
--
FROM 125.33.206.*
这东西没什么技术难度啊,历史肯定早于钢琴
【 在 zhujindou (猪金豆)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直没想明白节拍器发明也就近百年吧,说明在乐器的演奏历史上肯定不是必需品
--
FROM 27.91.71.*
嗯
除了学钢琴的,家里有节拍器的比例,稍微多点。(其实,实际用的也不太多,太闹腾,太吵了,hohoho)
好像大部分学其它乐器的,家里有节拍器的比例,不会超过20~30%吧
当然,肯定不是必需品了
上小课,老师会拿着小棍或弓子,敲着谱台或桌子,打拍子
自己在家练琴,用脚打打拍子。(乐队合奏的,还听说过用大脚趾头在鞋里打拍子的,哈哈哈)
1~2年下来,基本的节奏感也就差不多了吧
现在很多小学,动不动就比较“随便”弄个教乐器的兴趣班,上大课
每周上一次大课,那么多孩子,时间又不长,老师又要维持秩序,又要组织安排,又要指导,很难顾得上来吧
每周小孩回琴的压力又不大,回家八成更是瞎练一气,家长也只能忍受噪音折磨
如果这种情况下,买个节拍器,应该能比没有,稍微能强那么一点点吧?呵呵
【 在 zhujindou (猪金豆)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直没想明白节拍器发明也就近百年吧,说明在乐器的演奏历史上肯定不是必需品
--
FROM 111.192.205.*
佩服佩服!
搜了一下:
1696年巴黎人E.卢列创制第一架节拍器
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 在1709年发明了钢琴。
【 在 xiaoju (可爱的龙猫)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东西没什么技术难度啊,历史肯定早于钢琴
--
修改:flyingmoth FROM 111.192.205.*
FROM 111.192.205.*
呵呵 hoho 嘻嘻 始终没看明白笑点在哪
【 在 flyingmoth 的大作中提到: 】
: 钢琴上放一个NIKKO节拍器,应该是经典标配吧?呵呵
:
: 比起电子的,更喜欢比较传统经典的机械型了,hohoho
:
: 跟着节拍器练习基本功,应该是事半功倍吧
:
: 大概的道理是,
: 一个是比较随意的、自由的、自然的、半无意识的出声,一个是严格的、被要求的、有意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R」
--
FROM 114.253.39.*
手机节拍器app
--
FROM 101.24.103.*
开完乐谱版,办得不怎么样被这里合并后,就很多年没来过了。最近回来看了看,多少感觉好像版面风格还挺“严肃”的?至少不太轻松吧
因为琴童家长多?学乐理,学乐器,问题多,困难大?
那几个嘻嘻哈哈的词,是因为写到那句时,勾起了一些个人记忆和情绪吧
比如,钢琴上放节拍器,回想起,大概30年多前的琴童们,每人都会有一两张,在钢琴前的“傻”照片,钢琴上会盖着白色镂空蕾丝或红丝绒盖布,那时候家里一般不舍得在钢琴上放东西的,所以红色、黄色、白色塑料壳的机械节拍器就会在照片上显得特别显眼
百度图片搜到了几张类似感觉的,想到这里,所以,呵呵了一下
http://img2.doubanio.com/view/group_topic/l/public/p459468513.jp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4/9805833132c847d1851ddce746964502.jpeg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ic2.zhimg.com%2F50%2Fv2-39efc32a426f3caa07f31288a8584c21_hd.jpg
30年前,钢琴、节拍器,对于家里还都是挺贵重的东西,家里挺在意的。(Nikko节拍器好像那时候还不好买,还要从展销会或友谊商店才能买到吧?记不太清了)。
虽然,现在电子节拍器,又能调音量,又便宜便携,但对“Nikko机械节拍器”还是有种特别的情结吧。所以,hoho了一下
都比较个人吧,可能有相近经历的朋友,或许能有点类似体会?望理解吧,不好意思了~
【 在 gogogjj (gogogjj)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 hoho 嘻嘻 始终没看明白笑点在哪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R」
--
修改:flyingmoth FROM 111.192.205.*
FROM 111.192.205.*
本人吗?哈哈,可爱。
【 在 flyingmoth (交响无际)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完乐谱版,办得不怎么样被这里合并后,就很多年没来过了。最近回来看了看,多少感觉好像版面风格还挺“严肃”的?至少不太轻松吧
: 因为琴童家长多?学乐理,学乐器,问题多,困难大?
: 那几个嘻嘻哈哈的词,是因为写到那句时,勾起了一些个人记忆和情绪吧
: ...................
--
FROM 111.196.56.*
不是不是,百度搜的
我那张是抱着个充气小老虎,歪着个脑袋照的,哈哈哈
印象比较深的有一张是,女生穿个大红毛衣,钢琴是深棕色,白色镂空盖布,明黄色节拍器
【 在 blowg (吹哥)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吗?哈哈,可爱。
--
FROM 111.192.205.*